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存神機慮息,養氣語言遲,白居易詩中的養生之道

存神機慮息,養氣語言遲,白居易詩中的養生之道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早年體弱多病。他曾自敘:二十以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來老而齒髮早衰白,瞥瞥然如飛蠅垂珠在眸之中也。」(《與元九書》)四十歲時,已是「老色頭鬢白,病形肢體虛。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沐浴》)未老先衰了。可是,他後來竟然活到了七十五歲。「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在當時,已是不可多得的高壽了。

那麼,白居易長壽的秘訣何在呢?原來,這與他的養生之道有關。

白居易從壯年時期起就開始練氣功,他三十九歲時作的一首詩寫到:「身適忘四肢,心適忘是非,既適又忘適,不知吾是誰。百體如槁木,兀然無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無所思。」(《隱几》)於此可見,此時他的氣功已有相當功夫,能達到莊子所說的「坐忘「的程度了。

白居易練氣功能持之以恆,坐卧起行,時時堅持練功,這在他的詩文中有大量的反映。例如:「盡日松下坐,有時池畔行,行立與坐卧,中懷淡無營」(《詠懷》)寫的是他坐與行時的練功情形。「抱枕無言語,空房獨悄然,誰知盡日卧,非病亦非眠。」(《晝卧》)寫的是他練卧式氣功的情形。「厚薄被適性,高低枕得宜;神安體穩暖,此昧何人知?睡足仰頭坐,兀然無所思;如未鑿七竅,若都遺四肢。」(《晏起》)又寫的是他睡與坐時的練功情況。

白居易練功不輟,直至晚年仍然「每夜坐禪觀水月」,(《早服雲女散》)「中宵入定跏趺坐」,(《在家出家》)「閉目常閑坐,低頭每靜思。存神機慮息,養氣語言遲。」(《不與老為期》)可見他練功之勤。

白居易對氣功頗有研究,他涉足佛道兩門,既曾「別來老大苦修道,煉得離心成死灰」,(《夢舊》)又曾「賴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晏坐閑吟》)通過練功實踐,他體會到佛道兩家氣功的實質是相同的,「本是無有鄉,亦名不用處,行禪與坐志,同歸無異路。」(《睡起晏坐》)

白居易平時用氣功來保養身心,得病時也用氣功來治療。他曾說:「予年六十有八,始患風痹之疾,體癏(音關,病的意思)首眩,左足不支,蓋老相乘,有時而至耳。予棲心釋梵,浪跡老莊,因疾觀身,果有所得。何則?外形骸而內忘憂患,先禪觀而後順醫治。旬月以還,厥疾少間。」(《舊唐書白居易傳》)毫無疑問,氣功在白居易治病療疾、延年益壽的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練氣功的同時,白居易還非常注意精神調養。在這個問題上,他曾經有過深刻的教訓。四十歲左右時,因母亡女夭,使他常常陷於憂傷悲苦之中,因而大大損害了健康。曾經「朝哭心所愛,暮哭心所親;親愛零落盡,安用身獨存?幾許平生次,無限骨肉思;結為腸間痛,聚作鼻頭辛。悲來四肢緩,泣盡雙目昏。所以年四十,心如八十人。」(《自覺二首)》「四十未為老,憂傷早衰惡,前歲二毛生,今年一齒落。形骸日損耗,心事同蕭索。夜寢與朝飧,其間味亦薄。」(《自覺二首》)

後來,他從別人身上得到了啟發,認識了心境與健康的關係,「同歲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與貌,衰盛隨憂樂。畏老老轉迫,優病病彌縛,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葯。」(《自覺二首》)從此,他就非常注意精神調養,保持良好的心境:「誓將智慧水,永洗煩惱塵。不將恩愛籽,更種憂悲根。」(《自覺二首》)「閑談勝服藥,稍覺有心情。」(《病中友人相訪》)「不須憂老病,心是自醫生。」(《齋居偶作》)「莫對月明思往事,損君顏色減君年。」(《贈內》)「枕上愁吟堪發病,府中歡笑勝尋醫。」(《歲暮夜長,病中燈下,聞盧尹夜宴、以詩戲之,且為來日張本也。》)

調養的結果,使他的心情經常處於平靜狀態,身體也隨之安康。「以道心治氣,終歲得晏然」(《雨夜有感》)「百憂非我所,三樂是吾師」(《不與老為期》)「心靜無妨喧處寂,機忘兼覺夢中閑」(《閑居)》「心未曾求過分事,身常少有不安時。」(《自問此心,兼呈諸老伴》)當然,白居易的物質生活是比較優裕的,晚年時期也較悠閑,常以詩酒自娛,這都是促成他長壽不可缺少的條件。

總之,白居易是善於養生的,他主要依靠氣功鍛煉與精神調養的方法,使自已從一個羸弱漢變了長壽翁。直至今天,他的養生經驗,對於我們仍然有著可供借鑒的作用。(連登崗)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是大詩人,可他還是一位很有品位的茶客
唐詩宋詞丨杭州春望-白居易:青旗沽酒趁梨花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