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楊海燕:海燕往北飛,圓夢西海固

楊海燕:海燕往北飛,圓夢西海固

■2018新時代教師風采?

楊海燕,福建平潭人,中共黨員,晉江市毓英中學音樂教師。她是福建省藝術教育協會副秘書長、福建省合唱協會會員、福建省第十七批援寧支教隊隊員,一個熱愛自己專業的知性而又自信的70後性格開朗大氣的海島姑娘。

這枚標準的南方妹子,卻有著一顆北方「漢子」的心。她舍家別子,毅然決然地來到了作家張承志筆下的「西海固」——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三營中學,開始了她苦但甜著的志願支教生活。

「這是我的圓夢行動。支教是愛的奉獻,也是接受教育的好機會,更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作為一名黨員,一位中學骨幹教師,她深知自己身上應當承擔的那份責任與使命。2015年5月,為響應上級組織的號召,她主動申請赴寧夏支教。當她把赴寧夏支教的想法告訴家人、同事時,卻遇到家庭的阻力和同事的不解。

楊老師是福州人,工作在晉江,先生工作在福州,婚後生活長期演繹著晉江與福州的「雙城記」。她的身體也一直不好,心率不齊伴有雜音。何況還有最令她放心不下的兒子,小傢伙長期跟隨她在晉江求學,現在正值就讀小學畢業班的關鍵時期。

面對阻力和不解,她一度猶豫。「但支教工作對於我的年齡來說,這次應該是唯一一次參加西部的開發建設、展現自身風采、體現生命價值的難得機會,寧夏支教的經歷將會是我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黨員,服從組織工作的需要是我在黨旗下的誓言。」。

最終,她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先生主動放下手頭工作,來到晉江代替她履行一位母親照顧兒子的責任。

她順利通過層層選拔和培訓,於2015年9月1日,一個新學期開學的日子,來到了固原市原州區三營中學,成為一名美麗而光榮的西部支教志願者。

儘管書本上關於「苦瘠甲天下」的描述和前幾批支教老師的介紹,讓她對西部地區的艱苦有了一定的「免疫」,但當開始在原州三營鎮生活、工作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困難,遠比想像大得多。

楊海燕老師支教的三營,是一個人口3.5萬的回族鄉鎮,地表崎嶇不平,乾旱少雨,蒸發量大,粗礪的風沙常年漫天卷揚,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到三營一段時間後,三名支教老師都表現出嚴重水土不服癥狀,拉肚子,牙齦腫痛,手指、手掌皸裂脫皮,還有流鼻血,他們幾乎每天起床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清理掉鼻腔內淤結的血塊。乾燥、缺水、陽光灼人、風如刀割,當地又麻又辣的清真口味,一時間讓人有些吃不消,三位老師體重嚴重下降。

越是困難,越能錘鍊人。只有身心都適應了這裡的環境,才能談得上成為一名合格的支教志願者、一名真正的三營人。楊海燕老師和支教隊友們開始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她購買食材,支起爐灶,為隊友們烹飪清淡適口的飯菜;積極主動地融入學校師生、家長和當地百姓中,與他們溝通交流,逐漸適應當地的語言、了解民族風俗習慣、廣泛搜集教學資料……

「我也想家,尤其是想兒子。」楊海燕老師笑著說,每當在手機里看到兒子的模樣,聽見他稚嫩的聲音,自己既感到安慰又充滿力量,因為「他會給我喊『加油』鼓勵!」

在三營中學,楊海燕老師擔任初一年級段16個班級的音樂教學和校藝術團指導工作,還承擔著指導青年教師的任務,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學校的音樂教學帶來嶄新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她利用課餘時間教學生們唱民歌,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孩子們很可愛,再大的貧苦也阻擋不了他們的笑容。在三營中學,缺衣少書的孩子們是那樣的淳樸、樂觀,眼神是那麼的清澈、透亮。「面對他們的笑容,我有時都為自己對苦的感受,覺得矯情。」楊海燕老師動情地說,「不過,當你面對他們低落的表情和黯然的眼淚時,那種痛絕對真實,發自肺腑。」

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他們普遍表達了到沿海發達地區念大學深造的願望。在這裡雖然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國家免費向學生供應營養餐,但家庭普遍多子化,每學期大幾十元的教輔材料費,一些家庭還是負擔不起,因家庭困難,一部分品學兼優的孩子不能如願升上高中。

學生強烈的求學願望和家庭貧困的強烈反差深深觸動著楊海燕和支教隊友們。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她和隊友們走訪了周邊三個鎮十幾個村莊,家訪了幾十個困難學生家庭,並用自己的生活費為這些家庭購買了一些急需的物品,獻愛心送溫暖。

為了發動更多的愛心人士關注並且幫助這些處於貧困中的家庭,楊海燕老師建立了微信公眾號「燕往北飛」,將走訪中拍攝的數百張的照片作精心選擇,並輔以文字,製作成一則則圖文並茂的微信文章,通過公眾號進行推送,倡議社會力量助學扶困。她和隊友們通過朋友圈和各自學校,用扶貧捐贈等方式籌集了圖書、棉衣和現金,為三營中學創建了扶貧助學基金。發起倡議對口幫扶三營中學三個年段89位貧困生,解決他們的教輔費用和繼續升學的學費問題,還向社會籌集到價值5萬多元的圖書建設了三營中學的班班圖書角。

一年的時間轉眼就快要過去。與回族學生的情誼,與三營同事們的情誼,與音樂組指導幫扶的青年教師的師徒情誼都難以割捨,孩子們說:楊老師,海燕媽媽,我們是您親生的……孩子與同事都深情挽留,多幫他們一年。2016年5月21日,在向兩省教育廳領導彙報完一年支教的工作後,她果斷做出決定,主動請纓繼續報名第十八批的支教,並申請再回到三營中學,用她所學的知識和經驗把三營的藝術組和社團能再帶上個新的台階。

用有限的時間,做一生難忘的事。這是楊海燕老師的圓夢心聲,也終將成為她的人生華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實習權益當保障
書房漂浮在另一個宇宙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