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請明星的錢省下來好好拍戲,這才叫良心國片

把請明星的錢省下來好好拍戲,這才叫良心國片

誰能想到,在新片寥寥無幾的五月,除了十年一役的《復仇者聯盟3》外,居然還能看到如此優秀而富含深度的國產片——

《荒城紀》

上映時間:5月18日

正片里找不到當紅的明星大咖,選角要麼是新人,要麼是醉心於戲的老戲骨。

每個人「顏面全失」,把自己捯飭得灰頭土臉,徹底融化在戲裡。

不可否認,過分低調與樸實,容易讓部分觀眾錯失它。

也因此,院長在提前看片之後,立刻決定要好好推薦一番。

它可能是五月院線最大的一份驚喜。

影片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講述了一個非常荒唐的故事。

荒唐到可笑的程度,卻在笑過以後,會讓人禁不住冷汗直冒……

《荒城紀》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山西渠縣一名叫「李庄」的偏遠山村。

活在李庄的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沒受過教育不會識字,過著看天吃飯,朝不保夕的苦日子。

雖說當時有政府的救濟糧,卻也在保長的中飽私囊下,只得很少很少到百姓手裡。

饒是如此,保長卻仍舊不滿足,嫌救濟糧太少了。

直到某天,他當初嫁(賣)去縣長家的女兒找上門,告訴他國民政府正在開展所謂的「新文化生活運動」,只要順應號召建一個「禮義廉恥堂」,不但能得更多救濟糧,還能得到三十萬大洋。

可壞就壞在——

不識字又講方言的保長,把「禮義廉恥堂」空耳成了「李憶蓮祠堂」……

這李憶蓮,是個早幾年被拐進李庄,嫁為人婦的女子。

後來她丈夫去世,便成了寡婦。

所以保長和族長猜測,上頭給她建祠堂,是為了紀念其忠貞不渝,守身如玉。

至於「給活人建祠堂不合規矩」的問題,誰在乎呢?

一行人商量一番,很快就敲定錢款,找算命的找好堂址,籌備起建祠堂的項目了。

可如此「運籌帷幄」,卻唯獨算漏算一件事——

李憶蓮本人的意願。

一旦建祠堂,她下半輩子都得守著活寡,不能改嫁,更不能生養。

而且實際上,在保長、族長看不見的地方,李憶蓮已經跟一個名叫林硭的獵戶「打得火熱」,林硭的母親也挺待見李憶蓮,兩家甚至連婚期都敲定好了。

但在李庄保長看來,李憶蓮一旦再婚,便意味著「失貞」。

給她建祠堂,豈不是打臉嗎?

所以,這婚,結不成。

在這般不公的情形下,身邊相處十多載的父老鄉親,非但沒出頭幫著林硭。

反而積極響應保長的號召,扛著鏟子舉著鋤頭,浩浩蕩蕩去林硭家,打算平了他的地。

所謂的是非對錯,公道正義,這群人顯然並不在意。

他們只在意幫保長做完這趟工以後,能不能分到更多救濟糧,填飽肚子。

在這荒謬的事件中,最可憐的,還數李憶蓮。

本以為孤苦伶仃的日子要到頭了,卻不知在她前方等著的,是更大的不幸與恥辱。

她不願被建祠堂,不想守活寡,便稍稍做了些抵抗。

可這份抵抗換來的不是自由,而是保長的一句話:

這祠堂,本來不需要活人。

接下去的發展,院長就不多劇透了。

一方面是不能劇透,一方面是真的很心塞,感覺透不出來……

故事說到這裡,你再仔細想想:

這一切絕望的起頭又是什麼呢?

不過是電影最開始所呈現的,一個愚蠢到近乎可笑的誤傳而已。

必須承認,這部《荒城紀》是導演徐嘯力執導的首部院線電影,卻優秀得不像一部處女作。

與漫天黃沙的陝北丘壑相似,《荒城紀》的畫面似乎永遠蒙著一層沙,荒涼、灰暗。

與蒙住李憶蓮雙眼的紅布相比,更形成巨大反差,看得人心頭一緊。

GIF

融物於情。

破舊卻極盡考究的服化道十足還原,能引領觀眾親歷那個蠻荒的時代,踏上那片貧瘠土地:

攝像構圖、調色、風格渲染也非常成熟,即使拋開劇情不談,這也是部非常「美」的作品:

更令院長訝異的,是本片的攝影師並非業內大佬,而是位剛畢業不久的學生!

不管是攝影師本人的才華,還是徐嘯力看人的眼光,都相當牛逼!

片中跳大神那段戲尤其真實生動,看得人背脊發涼:

演員們也各個都敬業入戲,主場景對話全部都用山西方言溝通。

飾演李憶蓮的新人演員郝星棋,眼角眉梢,一顰一笑里全都是戲:

希望能趕緊看到她未來的作品。

整部戲裡,她是院長最令人心疼的角色。

心疼在於她不是被迫做出不喜歡的選擇,而是根本沒有選擇。

飾演林硭的也是位新人,叫李暢:

戲裡有一段,得知自己父輩留下的房子要被霸佔,一時變得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為了保住那塊地,堂堂七尺男兒跪在廟堂李家祖宗像前,哭嚎著磕頭磕了一整晚。

那撕裂般的吶喊聽來,真的很心酸……

還有飾演林硭母親的演員,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老戲骨斯琴高娃:

片子里,她是第一個站出來反抗的女性角色,為阻止保長收她家的地,毅然獨自一人收拾包袱,闖去南京「告官」。

雖說整體戲份極少,卻把一個極其彪悍,又剛烈護短的村婦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其他人的表現,同樣也都非常可圈可點。

保長、族長、算命師傅、路人村民……

乃至院長看的時候,會產生莫名的錯覺:

彷彿看的不再是一部編排導演好的「戲」,而是真真實實地,一群活在那個年代的農村百姓的尋常人生……

他們平日時常會目光空洞望著前方,因為苦寒而抄著手,畏畏縮縮,動作遲緩……

可但凡村裡有新鮮事兒發生,這群人又變得起鬨喧鬧,看熱鬧不嫌事大。

在他們身上,觀眾將很透徹地領會兩個字:

麻木。

循著集體意識,自甘墮落順著浪潮的方向而去,不會思考,也不願意思考。

即便他們親手戕害林硭,戕害李憶蓮,也絲毫不覺愧疚,只因「法不責眾」。

沒有同理心,也從來未曾考慮過:

如果有一天,同樣的事情落到我們自己頭上,我們又當怎麼做?

這便是「蒙昧」。

未曾從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掙脫過,你會覺得這群人,簡直不像真的活著。

然而電影更諷刺的在於——

暴露村民與保長蒙昧的契機,居然是國民政府提倡的「新」生活運動。

這本是提倡「改造社會、復興國家」的自救活動,卻始終保持一種形式化與高高在上的態度。

國民政府的人,壓根不知道百姓的生活狀況與教育水平;

百姓溫飽都是問題,更沒心力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兩方彼此割裂,互不對話,社會仿如被一塊水泥板冷酷割裂,永遠無法滲透。

使這場偽善的「禮義廉恥」運動,最終淪落為一通不禮、不義、不廉、不恥的空談。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時間追溯到今天,當我們走進電影院觀看《荒城紀》時,我們究竟在看什麼?

相信當你看到影片結局,應該會跟院長一樣,感受到什麼叫「會心一擊」……

能用荒唐卻真實的故事引發觀眾諸多思索,也許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所在。

雖不完美,但我們需要這樣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歡一笑 的精彩文章:

TAG:清歡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