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趣讀神魔小說:《西遊記》——六年級語文必讀書推薦

趣讀神魔小說:《西遊記》——六年級語文必讀書推薦

「……又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惚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智慧導讀台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一首耳熟能詳的主題曲,一個個婦孺皆知的故事,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歷險,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這就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遊記》。

在我們所閱讀的名著中,《西遊記》是定要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它以其充滿神魔色彩的內容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成為神魔小說中最為傑出的代表作。

本領高強的孫大聖、貪吃幽默的豬八戒、勤勞肯乾的沙和尚……大概就是因為書中那些像極了孩童心性的有血有肉的神魔精魅,才使得我們如此著迷。

曉啦品書韻

這是一部很有趣的書,魯迅先生稱之為「神魔小說」,林庚先生稱之為「童心之作」,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富有想像力的作品之一。小說圍繞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前往西天取經的主線,寫了許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其中尤以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形象最為人們所熟知。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

這一段文字語言簡練,句式短小,節奏輕快,透露出孫悟空在山中生活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它行走山間,以地為廬,以天為蓋,與動物為友,悠閑自得,不知人間幾何,快活之至。可聯繫他之前的經歷,又感到這種生活狀態雖看似快活,卻讓人覺得很是值得憐愛的,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作者吳承恩文字功底深厚,是個很會講故事的古人。全書中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的情節都扣人心弦。例如在《三借芭蕉扇》這個故事中,主角們窮盡智慧,「借扇」的過程曲折起伏,最終「三借」方得成功。在敘述情節的過程中,也同樣著力刻畫了出場人物的性格特點:孫悟空機智過人的特點就展現得淋漓盡致,鐵扇公主與牛魔王也各有各的個性。

「孫悟空只好又來到翠雲山,這次他變成了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樣子。 鐵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進去。說到孫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麼就把那寶貝給了猢猻?"鐵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給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兒了?仔細看管好,那猢猻變化多端,小心他再騙了去。"鐵扇公主說:"大王放心。"說著將真扇從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葉兒大小。悟空大喜過望,連忙抓在手中,問道:"這般小小之物,為何能扇滅八百里火焰?"鐵扇公主道:"大王,你離家兩年,怎麼連自家的寶貝也忘了?只要念一聲口訣,這扇就能長到一丈二尺長短。"孫悟空記在心上,將扇兒噙在口中,把臉一抹,現了本像,徑自出了芭蕉洞。鐵扇公主氣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變成牛魔王的樣子去借扇,這真是一條妙計。這一小節就詳細描寫了孫悟空是如何去智借芭蕉扇的。文字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態、動作,如"故意捶胸""笑""大喜過望""連忙"等, 通過生動的語言,如"可惜,可惜,怎麼就把那寶貝給了猢猻?"等,形象展示了孫悟空的機智和鐵扇公主的愚笨,自始自終貫穿著一個"智",借扇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這樣精彩的情節,細膩的描寫在《西遊記》中數不勝數。作者以恢弘的筆墨,構建了「西天取經」的故事框架,再以細緻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無論是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人物,還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角色,都寫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令人難忘。

慧讀小訣竅

我們對《西遊記》的興趣源於兒童時期的動畫片、圖文並茂的故事書,興趣點在故事情節中孫悟空與眾妖精的搏鬥。但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的內容最為龐雜。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

同時,《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西遊記》讀來的確好玩,那麼如何讀西遊不是只看「熱鬧」,而是看「門道」呢?

通讀全書——盤點矛盾

我們在通讀全書後,面對對書中的一些情節安排上的矛盾之處,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這時可以在書中將自己認為的矛盾處作記錄,或列一張「矛盾清單」,等到再次精讀時,就有跡可循了。

矛盾清單:

1.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連玉皇大帝、十萬天兵天將都奈何不了他,可為什麼後來在西天路上反而還鬥不過一些妖怪呢?

2. 孫悟空一個筋斗就是十萬八千里,完全可以飛到西天把經書取來,為什麼還要慢慢吞吞地走過去呢?

3. 妖精抓到唐僧後,總是不急著吃掉,他們究竟在等什麼呢?為什麼就沒有一個急性子搶了就咬一口吃的?

4. ……

比照原著——批評文字

蘇教版十二冊根據《西遊記》改編的課文《三打白骨精》中有這樣一段:

師徒們吃了桃子繼續趕路。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

這段主要講白骨精二變老婦騙唐僧,在教學此段時,教師會帶領學生品讀動詞「閃」,體會文中白骨精所變的八旬老婦的敏捷動作,說明她的行為與正常人不同,寫出白骨精的狡猾。

《西遊記》原著中這樣描寫:

假變一婆婆,兩鬢如冰雪。走路慢騰騰,行步虛怯怯。弱體瘦伶仃,臉如枯菜葉。顴骨望上翹,嘴唇往下別。老年不比少年時,滿臉都是荷包摺。

對比原著,白骨精是一個真正的八旬老婦形象,而書本上用看似矛盾的寫法來揭示白骨精的狡猾,實則是一個敗筆。白骨精裝得越像,才愈能顯示其險。不管是原著,還是改編的課文,我們在閱讀中都要能培養科學的態度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舉一反三——體悟反覆手法

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開始,作者吳承恩多次使用「三」的形式來展開寫作,在寫法上存在相似之處。

我們可以通過三打白骨精中反覆敘事的方法,感悟作者由每次「變」「打」「責」的內容不同,使讀者讀來不覺重複,反而感覺一波三折。

進而發現《西遊記》中多回故事皆因妖怪想吃唐僧肉而起,以孫悟空降妖勝利而終,結構相似,從而舉一反三。

改編劇本——合作表演

由閱讀而引發思索以至創造,即創造性閱讀。創造性閱讀就是閱讀主體根據自己的認識、經驗和審美感受等對文本的重新加工和再認識,從而使文本在作者原有意圖的基礎上獲得新的感受和意義。

簡而言之,創造性閱讀就是要「出得書來」,會得其義,化為新義,而不至「毀在言下」。

讀完《西遊記》,如何「出得書來」,如何將優秀的語言吸納到自己的語言庫中,從而獲得閱讀的新的感受和意義?我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改成一個獨幕劇。

閱讀小策略

繪製小說情節圖

長篇章回體小說情節曲折,人物眾多,有時一個章回內的出場人物便多達十多位。這種情況下,藉助圖譜,繪製人物關係圖、情節發展圖是幫助理清故事脈絡的好方法。

如有其他情節曲折的故事,大家也可以和夥伴們共讀,一起畫一畫情節圖。甚至,隨著閱讀故事的推進,還可以大家一起繪製整幅西遊圖,以地點為線索,嘗試在圖上標出八十一難,這樣,整個西遊記的故事情節就在圖上顯示出來啦。

拉小點燈人

第一次讀到一本好書,就象找到了一個好朋友;再一次讀這本好書,就象和朋友重逢。多讀書,讀好書,享受以書為伴的樂趣。 --張怡文

喜歡讀書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一定是有趣的,但他們的有趣不是天真,不是不諳世事,而是身處泥淖卻能詩意地活著。願我們在閱讀的浸染下,都能成為一朵奇幻的花,一棵有靈魂的樹! --虞丹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拉小 的精彩文章:

TAG:智慧拉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