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女墩春秋墓是吳墓嗎?還是徐墓?我們現在都不知道

九女墩春秋墓是吳墓嗎?還是徐墓?我們現在都不知道

對徐偃王「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的說法,除《後漢書·東夷傳》外,其他一些史籍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水經注·泗水》武原「縣東有徐廟山,山上有石室,徐廟也」;

《明一統志》「徐山舊名武原山」;

《後漢書》注「武原故城在下邳縣北,徐山在其東」;

《邳州志》「徐偃王墓在徐山……石室祠在徐山,徐偃王走死武原,民間鑿山為宅祀」。

從這些記載可以清楚地看出,武原縣東為徐山,本名武原山,山上有徐偃王墓或徐偃王廟,徐山東即為偃王所遷之地。

武原縣即梁王城,城東的山今名禹王山,因山上有禹王廟而得名。按徐、禹均屬魚部,讀音極接近,禹當為徐音之轉。故禹王廟即徐王廟,禹王山即徐王山,也就是徐山。今禹王山頂部確有廟宇廢墟,許多石柱礎仍在,廢墟中除時代較晚的素麵小筒瓦、小板瓦外,還發現有漢代的大型繩紋瓦片,說明其時代是相當早的,當就是三國時仍然存在的人們祭祀徐偃王的「徐廟」。

徐山上除徐廟外,還有徐偃王墓。在禹王山北的坡地上及山腳下,發現有許多大型春秋土墩墓,當地稱之為九女墩,目前已經清理髮掘了5座。三號墓為平面呈凸字形的石坑豎穴墓,出土隨葬品400多件,以工藝精美的青銅器為主,包括禮器、生產工具車馬器、兵器等,特別是墓中出土的一套編鐘、編磬具有重要價值。

編鐘共計19枚,其中甬鍾4枚,最大者重26公斤;鎛鍾6枚,最大者重25公斤;小紐鍾9枚,刻有銘文;編磬13件。編鐘、編磬的形制與鎮江北山頂出土的編鐘、編磬基本相同,但器形明顯為大。

墓中還發現有18個陪葬人。二號墓的形制與一號墓基本相同,規模稍小,但仍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青銅禮器、兵器等,同樣也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編鐘、編磬,並有5個陪葬人。

四、五、六號墓均為豎穴土坑或石坑墓,有向東或向西的墓道,規模較大,六號墓還有二層台,並有5個陪葬人,可惜古代已被嚴重盜掘。

從這些墓葬的形制結構、規模及陪葬品的數量、特徵看,墓葬時代為春秋時期,墓主人的身份是比較高的,有的可能就是諸侯王。

關於九女墩春秋墓的性質,目前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或認為是吳墓,或認為是徐墓。認為是吳墓的主要依據是二號墓出土的一組編鎛上刻有「余攻王之玄孫」的銘文,一般認為「攻王」即吳王。

吳國在闔閶奪取王位以後其主要的目標是楚國,並於闔閭九年攻入楚國的郢都。此時,越國興起,並對吳構成威脅,闔閭也被射傷,不久病發而死。吳王夫差即位後,開始主要是要報越王勾踐的殺父之仇,根本無暇北顧。吳國真正地經營淮河以北是打敗越王勾踐之後。

夫差七年,北方的霸主齊景公死,國內混亂,夫差認為有機可乘,遂率兵北上討伐齊國,並取得勝利,從此開始「留略地於齊魯之南」。夫差以「齊魯之南」為基地,多次攻打齊國,並於十四年與眾諸侯舉行黃池之會,意欲稱霸中原。

就在這時,越王勾踐乘吳國後方空虛之機攻入吳都,吳國從此衰落,再無能力北上。不久,吳國為越所滅。由此可以看出,吳國在徐淮地區的活動主要是在夫差七年至十四年,總共不足十年的時間。雖然說十年時間築一座規模不是很大的城沒有問題,但十年時間有如此數量的高等級墓葬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九女墩春秋墓雖然受到楚文化及吳文化的影響,但與中原地區傳統的土坑豎穴墓更為接近,墓葬多帶有斜坡墓道,有的還有二層台;陪葬品中雖然也有幾何印紋陶器和原始青瓷器,但主要的仍然是青銅禮樂器。

在九女墩及附近地區發現的春秋墓,墓主的頭向幾乎都是向東,這顯然是東夷族墓葬形制的延續,與吳墓中的多頭向是不同的。

在九女墩三號墓出土的9枚小紐鐘上均刻有「徐駒王之孫衍,擇其吉金,鑄其和鍾」等銘文,明確指出其為徐駒王之孫。二號墓出土的一組6枚銅編鎛上有「余攻王之玄孫」的內容,一般認為「攻王」即吳王。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諸侯國的墓葬內出土另一個國家的器物是很常見的,有的出土數量還比較多,如吳墓中就曾出土過大量的徐器,但不能以此認為是徐墓。

九女墩春秋墓也是這樣,不能因為發現有吳器就認為是吳墓。另外,也有人考證認為,「攻王」即狗王。駒王是徐國歷史上一位顯赫的君王,曾經給周王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綜上所述九女墩春秋墓群應為徐王的家族墓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史上死得最搞笑的六大名人: 生的偉大, 死的奇葩!
100期成語故事——五羖大夫 物極必反 溫故知新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