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晚年時 因何事私闖太后禁地 還被罰了款?

李鴻章晚年時 因何事私闖太后禁地 還被罰了款?

一代名臣李鴻章的命運,是跟晚清的命運緊密交織在一起的。

李鴻章的前半生,先是高中進士,後因太平天國動亂由文轉武,又恰好碰上曾國藩這位生命中的大貴人,繼承曾的衣缽,當上疆臣之首,此時,恰逢晚清的「同光中興」之時。

而在其後半生,一場甲午戰爭,把李鴻章半生裱糊的紙窗戶撕得破爛,清朝陷入被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李鴻章因此被革職,此後也幾乎無所作為,只是在生命的最終時刻與洋人簽訂了恥辱的《辛丑條約》。李鴻章的末路,也預示著大清的命運幾乎走到了盡頭。

對自己一生的命運,李鴻章曾經感慨:「予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遭遇不為不幸,自問亦未有何等隕越;乃無端發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業,掃地無餘。」

甲午中日戰爭,可謂李鴻章命運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李鴻章官途事業順風順水;在這之後,不僅辛苦經營的北洋水師毀於一旦,還落得漢奸國賊的罵名。

而且,人倒霉起來,連喝涼水都塞牙。結束《馬關條約》談判後,李鴻章調入內閣,明升暗貶,是個沒有實權的職務。有一天,李鴻章心血來潮,跑到圓明園裡隨便逛逛,結果還被人告了一狀,罰了一年工資。罰款數目不小,三萬九千兩白銀。

處罰李鴻章的諭旨,是這樣寫的:

「本月十五日,李鴻章擅入圓明園禁地遊覽,殊於體制不合,著交部議處,尋議革職。得旨,加恩改為罰俸一年,不準抵銷。」

看來,罰款還是小事,李鴻章擅闖圓明園禁地,本來是應該革職的。我們不禁猜測,圓明園裡有什麼地方那麼神秘,連李鴻章這種一品大員進去逛一逛,都要罰這麼重?

根據《李鴻章年譜》的記載,李鴻章去的這個地方,叫做萬壽山,原本是皇家宮苑三山五園之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燒毀,後來重修頤和園時,這個地方也沒有整葺,只剩下一堆殘垣斷壁。不過離慈禧住的地方,倒不是很遠。

李鴻章作為朝廷高官,若明知萬壽山是禁地,為何膽敢去闖?這是很不符合邏輯的。

所以我們可以猜測,李鴻章根本不知道萬壽山是禁地,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大。因為被罰之時,李鴻章剛剛結束他的環遊世界之旅,可能正式在這段時間裡,光緒將萬壽山列為禁地,李鴻章只是倒霉,不小心撞槍口上了而已。

而萬壽山既然是禁地,李鴻章卻能大剌剌地走進去遊覽,說明當時並沒有看守,李鴻章是被人告發的。

至於告發李鴻章的人是誰,實錄沒有記載,倒是《清稗類鈔》有一節,說李鴻章是被慈禧的太監李蓮英陷害的。不過清朝家法特嚴,禁止太監干政,而李蓮英雖貪,卻不是這種好出風頭的人。所以李蓮英告發一說,當屬無稽之談。

李鴻章私闖萬壽山一事,許多史料記載都語焉不詳,不過我們可以推斷,這件事應該與光緒皇帝有關。

在甲午戰爭中,光緒是堅決主戰的。這是因為在光緒看來,國家投入那麼多財力人力給李鴻章操辦北洋水師,不至於連日本都打不過。雖然說,甲午戰爭的失利,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李鴻章治下的北洋和淮軍軍紀敗壞,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自甲午之後,光緒一直對李鴻章非常不滿。

李鴻章停職之後,適逢俄國皇帝加冕,李鴻章作為大清使者前往慶賀,又在光緒不知情的情況下,私下與俄國簽訂《中俄密約》,給予了俄國在我國東北的大量特權。

李鴻章與俄國訂立密約,雖是慈禧太后的旨意,但對光緒來說,卻是越權。只是苦於李鴻章是慈禧一黨,無法將其治以重罪,於是挑了他擅闖禁地的小錯誤,對其敲打一番,也算是一瀉自己的心頭之忿。

參考資料:

《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八

《李鴻章年譜》

《庚子西狩叢談》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民間會有雍正「無頭下葬」的傳說?雍正真實死因是什麼?
天空出現異象 人人都說是大吉兆 康熙為何就是不信?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