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拆解:Google Home Mini音質好的原因在這裡!

拆解:Google Home Mini音質好的原因在這裡!

我得到一台「白色」Google Home Mini「智能音箱」。現在是時候深入研究上述設備的解剖了

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我介紹了我是如何搞到一台「白色」Google Home Mini「智能音箱」的(還有一台「深灰色」的,送給了我親戚)。現在是時候如前面所承諾,深入研究上述設備的解剖了。首先,下面是這一「犧牲品」的兩張照片回顧:

對於尺寸,請注意,該設備直徑為3.86英寸,高度為1.65英寸。也請注意,底部視圖中可以見到microUSB連接器(用於為設備供電),複位開關在其「上方」(即橙色橡膠底座上的圓形標記位置),麥克風開關切換在旁邊。

是時候開始研究了。第一步:把那個橡膠底座弄掉。在之前的博客文章中,我提到Google Home Mini沒有模擬音頻輸出。YouTube視頻上有個夥計給它加了個模擬音頻輸出,他是將他的設備浸入到沸水中,鬆開膠水,取下橙色橡膠底座的。我改用了新買的熱風槍,它非常有效:

我的iFixit 64合一螺絲刀套裝中再次找到了取下這四顆T6 Torx螺絲所需的起子:

將Google Home Mini筆直向後翻,將揚聲器格柵從底座上擰下,然後從連接器上拔下帶狀電纜,就將它分成了兩半:

負責處理USB電源連接(右側)、複位開關(在其上方)和麥克風使能/禁用開關(左側)的組合仍然安裝在底座上,以下是這部分的幾個特寫:

拆下另外三顆Torx螺絲,PCB就一覽無餘:

現在將它從塑料底座上提起,就看到了靈活的複位「按鈕」(以及其他東西):

將PCB翻過來,「按鈕」啟動的複位開關就映入眼帘:

現在我們回頭來關注設備的另一半。這次需要用T9 Torx鑽頭,將大塊頭的揚聲器(因此,除了外殼設計為何要做得這樣大,這也解釋我博客文章中提到的不錯的聲音輸出)從組件的其餘部分取下來:

拆下另外四個T6 Torx螺絲,就可以將揚聲器和主系統PCB之間的主要由金屬構成的屏蔽罩取出來:

這是反面,即面向PCB的一面:

下面是製造代碼貼紙的特寫:

恕我直言,這個單獨部件可能是設計中最有趣的方面了。首先,請注意,面向揚聲器一側的中心處有個圓錐形的突起,顯然,其可能是想要以全向的方式傳播來自換能器的聲音。由於其主要是以金屬製成,它可以用作散熱(因此也解釋了系統處理器上連接的那個散熱墊),並為整個組件提供額外的剛性和重量。

但黑色區域實際上是塑料的;它們與PCB中所嵌Wi-Fi和藍牙天線等的位置相對應(附近有金屬會降低RF性能)。它們也是安裝在側面的音量觸摸控制器所安裝的位置,從而提供電氣隔離: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看到主PCB了——它仍安裝在揚聲器格柵中:

PCB天線清晰可見,金屬屏蔽罩上導熱墊的輪廓也清晰可見。同樣請注意,觸摸音量控制器的兩側都有導電「膠帶」。

以下是PCB這一側的特寫——它仍安裝在揚聲器格柵中:

現在任何一側,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兩個MEMS麥克風。為什麼有兩個?我猜想,除了其他原因外,它們一起工作,可以實現波束成形和消噪功能。在正中央的是德州儀器的TAS5720 D類音頻放大器,它用來驅動揚聲器(非常感謝Justin Alvey在識別這一IC和其他IC方面提供的幫助)。

但是我敢打賭,你真正想知道的是金屬屏蔽罩下面的東西,對吧? 為此,我們首先需要將PCB從揚聲器格柵上拿出,然後剝去金屬屏蔽罩的頂部(看:下面有另一個散熱墊!):

再隔近一點看:

確實,照片中的照明不是太好,所以你必須相信我,這個特殊的金屬屏蔽罩內部,就是Marvell的88DE3006-BTK2系統SoC(也稱為ARMADA 1500 Mini Plus——也用到其他Google產品中,該業務現在為Synaptics所有)和Toshiba TC58NVG1S3HBA16 2Gbit SLC NAND快閃記憶體。拆下PCB後,下面是系統電源電路的特寫:

把PCB翻轉過來會看到:

我們去掉這些金屬屏蔽罩吧?毫不意外,考慮到接近於兩根嵌入式天線,上圖中PCB右半部分屏蔽罩的內部是Marvell Avastar 88W8887 SoC,它負責處理1×1 Wi-Fi、藍牙4.2和NFC(未來可能會添加這種初始配置選項?)任務:

另一個屏蔽罩的內部是海力士(SK Hynix)H5TC4G63CFR-PBA 4Gbit DDR3L SDRAM:

在PCB這一側的中間是一排四個LED,能夠提供全RGB輸出範圍:

但是它們上面那個奇怪的看起來像正方形金屬箔的貼片是什麼?對於答案,首先看看前面第二張截圖,特別是其上那句「We"ve made some updates to touch controls on Google Home Mini to ensure quality performance(為確保質量性能,我們已經對Google Home Mini上的觸摸控制器進行了一些更新)」的措辭。 現在,讓我們把注意力轉向沒有PCB的揚聲器格柵——具體來說,首先看它的中心:

看到LED孔洞旁邊的金屬拉環了嗎?最初,Google Home Mini還提供了頂部安裝觸摸控制,旨在為「OK Google」和「Hey Google」語音識別提供長按識別的替代選擇。不幸的是,一些最初的設備這一操作並不可靠,特別是會導致「幽靈觸控(phantom touch)」激活,進而導致不斷發生意外記錄的問題。 因此,Google通過固件更新永久禁用了這一特定功能。

在我們觀察揚聲器格柵底部的同時,我們來看看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例如,這上面還有另一個製造代碼貼紙:

以及下面這個上述側面觸摸導電膠帶的特寫:

最後,談到特寫,我們最後一次回過頭來再看看PCB。還記得前面提到的MEMS麥克風嗎?以下是其中之一頂部的特寫:

正如你可能已經知道的,MEMS麥克風通常將其輸入埠設置在其底面上,因此需要在PCB上設置過孔。過孔如下,周圍還需要加個墊圈,用來將孔與其上方的揚聲器格柵組件「密封」:

到此拆解結束!希望大家喜歡閱讀關於Google Home Mini內部的複雜工作,就像我喜歡發現和破譯它們一樣。一如既往,請在評論中發表你的看法。

(原文發表於ASPENCORE旗下EDN美國版,原文:Teardown: Google"s Home Mini,Franklin Zhao編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子商情 的精彩文章:

電阻又見漲價,麗智上調20%~30%
美國電子工程師面試時都問什麼?(中英對照)

TAG:國際電子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