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這3類爸爸最不合格!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這3類爸爸最不合格!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心理學家指出,在孩子12歲之前,往往會把父親當成自己的偶像。

對於男孩來講,父親是最初的模仿對象,他長大後,身上會有父親的影子。

而對於女孩來說,父親是女兒生命中的第一個男性形象,她對於男性的認知和理解就來自於父親。

孩子對父親往往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下意識的去模仿父親的行為方式,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徵,甚至長大以後,會努力去抵達或者超越父親的高度。

所以,毫不誇張地說,父親是引領孩子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人之一。

在中國近代史上,梁啟超堪稱父親們的典範,他給所有的父親完美的詮釋了一個道理:最好的教育,還是得拼爹。

梁啟超平時很忙,著述立書,革命研究等等,但即使再忙,他也不會忽略孩子,而是對每一個孩子的事都盡心而為,事無巨細。

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他親自探望、護理,孩子平時穿什麼衣服,他都要過問,甚至女孩子衣服的花色,他都會提出建議。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山不語,可梁啟超一直很直白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他喜歡給每個孩子取綽號,在書信里也都是直言不諱,把自己內心對孩子的思念和疼愛表達地淋漓盡致。

正是有梁啟超這樣的父親,才會有後來「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教育成果。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於嘗試,敢於突破,往往有著更高的上限。

但這世上並不是所有的父親都能像梁啟超一樣,成為一個合格的爸爸,有太多男人傳宗接代兒女成群,卻從來沒有真正配得上是「爸爸」的頭銜。

GIF

當「爸爸」這個詞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稱呼,而不再是一份神聖的責任和承諾,對於孩子而言,那簡直是一場雪崩式的災難。

曾有美國兒童教育專家做過相關調查表明,缺少父愛的孩子,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在所有無家可歸和離家出走的孩子中,有90% 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從中學輟學的青少年中,有71%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

青少年自殺人群中,有63%來自沒有父親的家庭;有72%的青少年殺人犯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

沒有父親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捲入早期性行為,概率是有父親的同齡人的2倍;成為少女孕婦的可能性是有父親的同齡人的7倍。

給孩子帶來缺愛的爸爸,往往是這三種可怕的爸爸類型。

第一種,隱身型爸爸

今年5月初,網上有一個新聞:

一位爸爸送兒子上學,沒想到竟然送錯了!突然發現多出一名孩子,這家幼兒園的負責人都懵了,只好報警。

後來民警聯繫到孩子的父親,孩子父親卻以為是詐騙電話,直到在派出所看到兒子,才知道自己確實把孩子送錯幼兒園了。

原來今天是爸爸第一次送孩子,只聽了個大概地址,和孩子原本的幼兒園在一個小區里,離送錯的幼兒園只有200米。

這件事讓我想起,成龍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平時很少有機會陪伴房祖名。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抽出時間去接兒子放學,但是在小學門口等了好久都不見人影。

他回去問兒子是怎麼回事。房祖名低著頭,說出一句讓成龍羞愧不已的話:「爸,我上中學了...」

這些「喪偶式育兒」的例子,看著像是個笑話,但又切切實實地發生在很多家庭里,讓人看著就覺得心寒,只管生,不管教,這樣的爸爸卻是中國無數家庭的縮影。

甚至很多隱形爸爸還會覺得「男主外,女主內」是天經地義的事,自己賺錢養家不已經盡到了責任嗎?偶爾還會抱怨自己工作太累,妻子不懂得關心自己。

爸爸們,你們想過那些在家裡翹首以待等著你回家的孩子了嗎?

爸爸們,你看到過孩子那明亮又天真的眼神漸漸在失望中日益黯淡嗎?

爸爸們,你想過為什麼以前一直纏著你的孩子變得不再理你了嗎?

當一個孩子幼年極度缺乏父愛的環境下長大,往往就會缺乏安全感,都說父愛如山,孩子身邊沒有一個堅實的依靠的時候,就會變自卑、焦慮。

長大之後,哪怕成為一個健壯的大人,孩子也無法擺脫這種不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上經常表現出唯唯諾諾、自卑膽小的性格,在事業上很容易墨守成規,恐懼失敗,不敢突破創新,不敢做出新的嘗試。

所以無論再忙,身為父親也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父親的關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一個足夠堅強的後盾,產生安全感,做事就會自信很多,而不是畏手畏腳。

第二種,手機型爸爸

前段時間,有一位小朋友在作文痛斥自己的爸爸:

「你就只會玩手機,

你已經快不是我爸了,

你快是手機的爸爸了。」

當媽媽們千呼萬喚地把爸爸的責任從工作一點點拖回到家裡,讓他認識到陪孩子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時,也許爸爸們想著,不就是陪孩子嘛,我陪。

然而現實經常是:爸爸的確和孩子呆在一起,但眼睛卻始終在手機屏幕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就成了爸爸和孩子之間的障礙。

拿著手機一邊玩一邊陪。從隱形爸爸變身為手機型爸爸,這樣的轉化,有意義嗎?

都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這話一點不假。

親愛的爸爸們,你可曾想過你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一點也體會不到來自於爸爸的愛和溫暖的陪伴。

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一些極端的負面影響。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發育行為兒科學專家珍妮·拉德斯基曾經對一些「手機迷」父母的孩子進行過跟蹤調查。拉德斯基認為,相比起父母少玩手機的孩子,「手機迷」父母的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煩躁、冷漠等性格。

手機迷父母們一方面會阻止孩子玩手機,另一方面又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可能會出於好奇或者想讓父母注意力轉移的心態在父母面前搗亂,比如說搶父母手機,在旁邊不停的問問題,父母通常都會阻止或拒絕。

加之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機,對孩子的忽視讓孩子感覺缺乏安全感。孩子在一邊爭取卻未能如願,一邊卻又為安全感忐忑。長此以往自然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在新聞里,經常看到很多媒體在報道:

某某孩子玩王者榮耀沉迷,偷偷支付幾萬塊錢買皮膚沖會員;

某某孩子沉迷手機,被媽媽搶走手機後,一氣之下跳樓身亡;

某某姐姐因弟弟舉報自己玩手機,半夜砍殺弟弟,埋屍荒野;

GIF

這些血淋淋的現實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我們,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一旦沉迷在手機(或者網路、遊戲等等)里,將會變得多麼可怕。

而這些莫過於網癮型爸爸不負責任地育兒帶來的後果,在孩子最會向你學習和模仿的年紀里,這類爸爸卻給了最差的榜樣行為。

手機可以50年如一日陪你,但和孩子的親昵時光卻會一去不復返。

所以,那些陪伴手機多於陪伴孩子的父母們:請把手機放在一邊,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地體味,真正擁有孩子的這些年吧。

第三種,粗暴型爸爸

你不讓我隱形,又不讓我玩手機,那我認真管教孩子,總該可以了吧?

但對於孩子而言,最可怕的就是這類以前從來沒認真陪伴孩子,在以後某一刻突然不管不顧地冒出來亂來的粗暴型爸爸了。

這類爸爸,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急,恨鐵不成鋼的急切心態讓他們對待孩子總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手段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例如,此前在廣東浮雲,一名女孩因為哭鬧著不想上學,就被她爸爸用粗暴地手段,仰面綁在摩托車尾,強行把孩子送到學校。

對於父親的行為,公安機關給予了教育批評,但是,新聞一上線,網友們吵翻了。

有的網友表示很理解父親位孩子操碎了心的心情,也有網友明確反對父親過於粗暴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更加負面的影響。

很多理解這位父親的網友,可能也是為人父母的,對於家裡不聽話的「熊孩子」估計也是充滿無奈吧。

但粗暴的教育方式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為什麼家長們不願意聽一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呢?

可以理解這位父親期盼孩子能好好學習,不願讓孩子落下課程的心理,但孩子出現反常行為、厭學情緒從不會是無緣無故的,簡單粗暴的手法往往只會起到反效果。

GIF

學會換位思考,試著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和行為,這樣不是更好嗎?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採取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

希望父母們都會透過孩子問題的表面,深入去了解孩子的內心,真正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趁一時之快,簡單粗暴地「欺負」孩子。這樣,可能快速達到了目的,卻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和性格發展。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水平,永遠不要成為這三類不合格的父親。

▍標籤:讀書、努力

▍圖片來源: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長實驗班 的精彩文章:

北海自殺女生:「我很早就已經死過一次了,這次只是再死一次」
榆林米脂殺人事件:別因為這世間的惡,就放棄相信善良

TAG:家長實驗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