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關於懶惰的幾個疑問

關於懶惰的幾個疑問

關於懶惰的幾個疑問

這是你的寫真嗎,哈哈

1 關於懶的疑問?

現在,清晨6點10分,外面的雨很大,尤其是打落在陽台的鐵質頂棚上,雨聲又放大了數倍,用傾盆大雨來形容也不為過。

不過,我是歡迎這雨的,不僅一掃連日來的悶熱,而且坐在窗口寫文字,感受著濕潤空氣中的絲絲清涼,身體特別舒適,身體舒適了大腦也似乎靈活起來。

早間醒來、睜開眼,第一個動作便是打開手機,然後看到訂閱號有了一篇新推文「一個人的懶惰里,藏著他低水平的認知」。

讀罷,提煉出的中心思想是:不努力的人,總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空想未來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人,會直接用行動帶來巨大的改變,即刻享受勤奮的果實,所以人們應該拒絕懶惰,勤奮起來。

雖然作者引用了「意識」「潛意識」「認知」等心理學名詞,但是,個人認為,這還是一篇「雞湯文」。看似,滿滿的鼓勵和發人深省、催人奮進,但是,讀完之後,還是會讓人產生各種油膩膩的感覺,甚至有一些焦慮。

對照文章意思,讀者們可能會想:

我是不是那種不努力的,但是總幻想未來可以很美好的人?

我的認知水平,是不是不足以讓我真正了解自己、認清現實?

我目前的困境,就是因為之前的人生過得不夠努力嗎?

我是不是一直過著看起來很努力,但是實則碌碌無為的生活?

我到底要怎樣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呢?

……

讀者沒有受到鼓舞卻因此陷入自我譴責的泥潭:

「我為什麼這麼懶?為什麼不能像作者一樣,認認真真做事、然後有一些收穫呢?」

關於懶惰的幾個疑問

2 真正的懶人?

其實,懶這個詞,是很難定義的,據我觀察,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懶人。

例如,一些人,生活方面很懶惰,但是對待工作卻非常勤勞

有一位鄰居阿婆,今年72歲了,養育了5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很有出息,家裡的房子蓋了一幢又一幢,在我們農村,她算是一個很有能耐的阿婆。

但我每次見到她時,她都是蓬頭垢面、邋裡邋遢的;一直忙碌在田間地頭,不到中午一兩點,必不會回家做午飯,吃得也很隨意簡單,常常鹹菜配白飯,即便如今,生活條件非常優越了,她也不會去打理自己,衣服幾天不換;也不肯花心思整理家務,家裡也不大整潔,甚至有些髒亂。但是,我想,我們根本不能用「懶惰」來形容她。

一些人,在生活方面很勤奮,但是對待工作卻很懶惰。

有一位前同事,她會為了做好一道美食,而去學習烹飪技巧,也會為了幫家人改善營養攝入狀況,而去學習營養學知識,但是她的EXCEL處理能力、自動化辦公的能力一直不能提升,因為每次遇到狀況,她通常不會動腦筋,會選擇直接詢問旁邊的同事,下次遇到問題還是如此,同事們抱怨她懶惰、無能,但是我想,在家人眼裡,她絕不可能是一位不勤快的媽媽和妻子。

而另外一些人,生活、工作都很懶,但是在學習方面卻很勤快。

我認識一位姐姐,40多歲了,每年都要花十多萬元在學習上面,一個地方培訓結束,連夜搭飛機,趕到下一個培訓地點,參加第二日的學習。她在生活、工作方面的付出很少,但是對自己的專業學習卻很不放鬆。這種人,你也沒法直接稱她懶惰。

還有一些人,或許對待工作、生活、學習,都不是很勤快,但是他也有勤快的地方比如,勤快地交朋友、勤快地刷手機、勤快地聽音樂,勤快地減肥、勤快地整容……雖然這些勤快,或許不能有產出,但我們就不能因此評估這些人是懶惰的。

關於懶惰的幾個疑問

3 牛人的傲慢

那麼,作者為什麼會寫,懶惰的人,是因為認知水平比較低?

或許,在他的概念里,懶惰的人,就是指那些將勤快用錯地方,或者勤快之後沒有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名望效益的人吧。

不過,我們不能因為,他人的勤快不符合社會期望,沒有產生各種效益,而否定他的勤快。

這麼偌大的一個社會,物質資源有限、社會資源有限、名望資源也有限,大部分人不能活得出彩,只能過得普通,偏偏一些雞湯文作者,會經常炫耀自己的個人能力、財富、名望、勤奮。

而且,這些人,越來越有影響力之後,也變得越來越傲慢,他們常常給讀者們灌輸的理念是:

你混得不好,是因為你沒有付出、個人能力欠缺,你活該。

可以說,一些情況下,的確如此,

但是事無絕對,也有人就是那麼不走運,即便一直在與生活抗爭,卻還是無能為力。

(相信《平凡的世界》的讀者們,一定不會認為孫少平不努力,但是他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得到與他的努力相匹配的回報。)

其實,以前我也贊同作者的觀點,認為勤勞就能收穫,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天道定會酬勤。

可當我經歷更多的生活,見識到生活中,各種不幸運、各種失之交臂、各種無可奈何的時候,我終於相信,成功或失敗因素的複雜性。

所以成功學,幾乎都是騙人的,因為成功難以複製,中國人講的天時地利人和就是這樣,人沒變,時運變了,結果也會截然不同。

4 懶與興趣

我這麼寫,不是鼓勵大家悲觀厭世,而是想說,

在如此焦慮、快節奏的環境下,被各種成功人士包圍著的普通人,不要被「雞湯」文的隻言片語所迷惑,不要輕易否定自己。

而當我們有機會身處高位時,也不要在不經了解的情況下,就去指責別人的不努力;

畢竟做一件事情懶惰,只能證明,你對此沒有興趣。

關於懶惰的幾個疑問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悅慧心理 的精彩文章:

今日小事二則
走馬觀花游紹興

TAG:愛悅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