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周策:趙取周之祭地

東周策:趙取周之祭地

當趙國把東周國的祭祀之地奪走後,東周公憂心如焚。要知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我連祭祀祖宗的地方都守不住,再沒有比這更丟人的了。

祭祀祖宗之地被人奪走,等於被人家刨了祖墳。中國人從來就崇拜祖宗,先秦時代中國人認為國家只有兩件大事。一個是戰爭,剩下的就是祭祀祖宗神靈了。當時不管在哪個國家,祭祀活動都非常隆重。明朝皇帝每年去天壇祭天,必須走著去,以示虔誠。即使是在三十年前法治觀念沒普及的時候,你跑到偏遠地區的農村刨人家祖墳,那你很可能沒命活著走出村子。

在先秦時期,要是怠慢了祭祀,很可能會釀成嚴重的外交事件。

公元前656年,正是齊桓公春風得意的時候。當時楚國不斷向北蠶食中原腹地,被華夏諸國視為蠻夷,而不斷受到中原國家的打壓。齊桓公作為「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頭號霸主,楚國自然成了他的打壓對象。但是楚國當時實力雄厚,真的要在戰場上對決,成本太大,還不一定能打贏。於是在這一年,齊桓公率領諸侯聯軍進攻楚國。楚國一時氣短,沒有派出軍隊迎戰,而是派屈完作為使者去和齊桓公交涉。齊桓公也不是真的想和楚國打,於是找個些理由在外交上打壓楚國,藉此讓楚國與中原各國訂立盟約,互不侵犯。從而阻撓楚國北進的野心。齊桓公找的理由之一就是:包茅不貢。

包茅是楚國境內生長的一種水草。在周天子祭祀的時候被用來過濾酒糟,往年一直是楚國進貢給周王室的貢品。齊桓公責備屈完,楚國包茅斷貢了,周天子祭祀時都沒有了過濾酒糟的東西。我是特意來徵收貢品的。各位注意屈完的反應,他並沒有覺得責備楚國包茅斷貢是很無厘頭的事情,反而很認真地做了回應,承認了這是楚國的過錯,並且鄭重作出承諾,以後會繼續向周王室進貢包茅。齊國在看到楚國服軟後見好就收,和楚國訂了召陵之盟。這是一次外交上的勝利,齊國挫敗了楚國北進的銳氣,也鞏固了自己的霸權地位。可以說是一波神操作。

可見古人對祭祀的重視程度,斷了祭祀的貢品,可以作為征伐他國的罪名。東周公被趙國奪了祭祀用地,他要是實力強大,也可以藉此對趙國發起軍事行動,別的國家也不會怪他。畢竟是趙國理虧。可惜東周公沒有挑戰趙國的實力。想把地要回來,又沒有實力,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東周公叫來鄭朝,請他出主意。鄭朝說,你給我三十斤金子,我幫你把這事辦了。鄭朝拿著金子去找了趙國太卜。希望他能在這件事上幫幫忙。太卜,是當時每個國家都有的官職,供職於太廟,掌管占卜。由於先秦時期人們敬奉鬼神祖先,遇到猶疑不決的事情,都會舉行占卜,以問吉凶。他們相信占卜是溝通鬼神祖先的媒介。等一下!不只是先秦時期的人相信這些,有些現代人也迷信占卜,其中還不乏一些唯物主義者。總之,太卜和後世走江湖的術士差不多,大多都可以歸為騙子一類。騙子歸騙子,但是迷信的人聽來,騙子的話尤其管用。

趙國太卜收了鄭朝的三十金,叫鄭朝把心放肚子里,這事好辦。後來趙王生了一場病,就叫太卜佔一卦,看看是哪裡出了問題。趙太卜逮到機會說,這是周的祭地在作祟。趙王驚出了一聲冷汗。什麼叫現世報,這不就是現世報嗎?趕緊把祭祀用地還給了東周,就當是「花錢消災」了。

鄭朝告訴我們,靠買通半仙做場戲,往往也能解決棘手的問題。部分有錢又要去疏通關係的人,想必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盡量不要用別的方式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逃無垠 的精彩文章:

東周策:溫人之周

TAG:逃無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