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晉金所扭虧背後:金融手法疑踩紅線

晉金所扭虧背後:金融手法疑踩紅線

陳嘉玲、鄭利鵬

種種跡象顯示,交易所的「清整」大火併未觸及山西省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晉金所」 )的筋骨。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交易所監管不斷加強。除了2011年《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以下簡稱38號文)、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2〕37號,以下簡稱37號文)之外,2017年新一輪清整中,監管層又再次明確禁止金交所開展資產證券化、權益拆分、均等份額公開發行、變相突破200人上限、涉嫌公開宣傳、未經批准交易信貸、票據、保險等金融產品。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清整趨嚴的2017年,恰是晉金所業績扭虧為盈的一年。財務報告顯示,2017年營收6545.17萬元,凈利潤1351.74萬元,交易額為447.12億元,共發行了2728期理財產品,發行理財產品金額為135.3億元。而前一年仍處於虧損狀態,2016年營收2586.16萬元,凈利潤虧損247.37萬元。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晉金所以定期理財產品「晉金理財」和活期理財產品「晉金寶」業務為主,其中「晉金理財」中多個標的融資主體相同,以「晉金理財1712102」為例,河北陽煤正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於5月14日以4隻同名標的直接融資,投向正元化工應收安徽輝隆尿素 1709CZ 項目1712102號,總融資金額1400萬元。這4隻標的起投金額分別為1萬元、5萬元和8萬元(兩隻),如果不是拆分,則人數很容易會超越200人。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晉金所曾於今年4月突發通知稱,將於4月16日起對接華安匯財通(000709)貨幣基金。而據晉金所客服稱,晉金所此前曾一直存在活期理財產品,但是並未對接貨幣基金。

記者曾據此向晉金所採訪核實,截至發稿,晉金所書面回復稱,一切產品都在監管要求內進行,活期產品也是客戶直接購買持牌代銷機構代銷的貨幣基金。

布局邏輯

時間回到2015年,金融控股集團曾紛紛「搶奪」金交所。當年9月,中國平安(63.040, 1.04, 1.68%)入股深圳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10月,螞蟻金服集團參與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的增資擴股。11月初,瀚華金控出資6000萬元參股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金融集團青睞金交所,既是牌照的稀缺性因素,也是金融集團進軍非標市場等金融基礎設施的需求。」業內人士分析,不良資產市場、非標市場廣闊,傍上金控大腿能讓交易所業務變得輕鬆。另一方面,一個金融集團有了交易所平台,可以做很多創新業務,如銀行表外資金項目等。不過,與其他金控入股金交所邏輯不同,山西省是先有金交所後有金控集團。

資料顯示,晉金所啟動於2015年9月29日。彼時,完成晉金所平台建設,是寫在《促進山西金融振興2015年行動計劃》的其中一項內容。之後不到三個月,2015年12月16日,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金控」 )在太原掛牌成立,晉金所成為旗下控股子公司之一。

截至目前,山西金控已成為「全牌照」的地方金控集團,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股權、產權、資產管理、再擔保、互聯網金融等。實際上,從晉金所發行的產品可看出,晉金所已經在業務上深度介入山西金控集團。晉金所的多條業務線與其他兄弟子公司均有交集,比如晉金理財151102、晉金理財1804515等均與山西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關聯。

此外,山西金控旗下子公司或關聯公司山西省融資再擔保有限公司、山西省國信融資再擔保有限公司等,多次作為項目和產品的擔保人。

另一方面,山西金控旗下子公司通過晉金所這一融資通道,發行投資資產收益權產品、直接融資計劃、短融產品等。比如,2016年3月7日,晉金所為同屬山西金控一級子公司的山投集團發行短融產品,為後者募集10億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晉金所業務、入股金交所的戰略思路等問題向山西金控發函,但截至發稿前暫未收到回復。

監管紅線

除了打通金控集團內部業務之外,晉金所在大眾理財業務上發展也頗為迅猛。

記者注意到,清整趨嚴的2017年,恰是晉金所業績扭虧為盈的一年。財報顯示,2017年晉金所營收6545.17萬元,凈利潤1351.74萬元,交易額為447.12億元。其中2728期理財產品交易金額為135.3億元。其他板塊的具體營收情況,晉金所未對記者回應。

5月13日下午,記者從晉金所官網看到,其直接融資計劃類產品「晉金理財1712102」,當時投資進度59%,截至發稿已募集完畢。

記者查詢過程中發現,同一名稱的產品共有4隻,募集時間從5月12日到5月13日,起投金額分別為1萬元、5萬元和8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10%至6.60%;總計募集1400萬元。但如果以1400萬元計算,投資門檻至少為7萬元。

另外,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官網上成立於5月1日至5月15日的產品共有192隻產品,若按名稱相同的歸為一隻產品進行統計,則共有60隻。

《中國經營報》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致電晉金所官方客服諮詢,客服稱,「每個產品的起投金額、預期年化收益率並不相同,它們是不一樣的產品。」但記者對比前述4隻產品的募集說明書,除了發行規模、起投金額、預期收益率和募集時間不同外,其他內容均一致。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張烽律師認為,募集說明書所指的「直接融資計劃」,並未明確具體的融資方式。「如果是債權融資,就類似於公司債,私募債,屬於變相發行債券;如果是股權融資,那就有違規發行證券的嫌疑。」

至於產品的基礎資產,此前曾披露為山西信託·信元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受益權 3800 份A 類份額,其中本金3800萬元。「信託計劃,就是標準的私募份額,按規定不能進行收益權拆分。」 張烽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私募產品拆分業務已經明確被證監會禁止。就算拆分,受讓人也只能是合格投資者,起投金額也要符合規定。也就是說拆分後也必須還是私募產品。

「金交所存在權益拆分是個老問題了。」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資深金融律師潘衛平表示,一些地方金交所做的資產證券化,把相關主體持有的基礎資產打包成產品,將收益權拆分後,向不特定投資者開放募集。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晉金所曾於今年4月突發通知稱,將於4月16日起對接華安匯財通貨幣基金。

據了解,晉金所在成立之初,就存在活期理財產品。關於原晉金寶對接的基金產品及資金投向,晉金所客服人員表示,原晉金寶並未對接貨幣基金,部分資金投資於銀行存款、理財產品、商業票據、信託計劃等。

「不知道對應什麼資產,這就是最大的風險。」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行業人士認為,如果平台沒有將具體的資金流向告訴投資人,這可能形成「資金池」業務。

頗值一提的是,「晉金寶」充值頁面的「匯款充值」顯示,款項是匯至交易所的對公賬戶,而非銀行的三方託管賬戶。

記者通過官網和公開報道查詢發現,山西省暫未公布交易場所驗收「白名單」。就山西省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驗收工作進展和金融資產交易所監管業務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了山西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截至稿件刊發之時,未獲得回復。

晉金所官方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交易中心已通過驗收,並且定期向省金融辦備案和彙報工作。」

(中國經營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營報 的精彩文章:

德意志的玫瑰
愛奇藝首發財報:原創內容成護城河 視頻行業未來將呈現差異化競爭趨勢

TAG: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