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國每8對夫妻中就有1對被不孕不育困擾,怎麼回事?

我國每8對夫妻中就有1對被不孕不育困擾,怎麼回事?

之前,有新聞報道指出,上海市人類精子庫緊急招募捐精志願者,同時把學歷條件放寬到高中及中專。新聞一出,人們一片嘩然,不禁有了疑問:合格的精子這麼稀缺嗎?不孕不育的患者在求精這條道路上走的到底有多艱辛?

目前我國合法獲得精子的渠道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家熟知的人類精子庫。但是根據上海市人類精子庫2013-2017年的數據顯示:捐精者的精子合格率的確是呈逐漸下降的,這個數字已經從2013的40%逐年下降到2017年25%,而不育人群中等待用精的數量卻在逐年上升。我國目前不孕不育的人群比例佔到了10%-15%。更直觀點來說,每8對夫妻中就有1對夫妻被不孕不育困擾,而他們其中不育的患者在生殖中心用精的需要等待1-2年時長。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如果女性過了36歲甚至是41歲,她們的生育能力就會呈現斷崖式下降,受孕會變得更加艱難,成功率降低。

當然,這裡所說的捐精者精子不合格並不代表精子絕對有問題不能生育,只是沒有達到捐精標準。捐精時對精子要求比較高,是正常精子下限值的四倍。但是從捐精者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國男性,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男性,精子質量情況著實令人堪憂。精液常規的正常範圍也是一降再降,從20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二十年間,精子密度標準正常值從六千多萬調整到兩千多萬,最新的已經降到了一千五百萬個。

大家都知道,正常的精液是實現生育的必備條件也是基本條件之一,上述說到的精子密度只是其中一個判定指標。除此之外,射精量、精子的液化情況、向前運動精子所佔比例等等都是影響懷孕的因素。在這個快節奏、壓力山大的現代社會中,上班族中的大多數每天都是久坐電腦前,再加上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和熬夜,缺乏時間和精力鍛煉,導致了精子質量的下降。所以生育期的男性朋友們更應該注重自己的生活習慣,防患於未然。日常生活中避免長時間騎行,騎行後做縮肛動作達到按摩前列腺的作用,穿衣和飲食各方面均應留心,多運動,保持良好體質,避免成為無精症的易發人群。對於其他方面如生精障礙、性功能異常和免疫因素導致的不育,一定要擺正心態積極面對,規律治療,早日完成造人計劃。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高嘉,醫學碩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花島 的精彩文章:

眩暈一定會導致耳聾嗎?
如何正確戴耳機,減少對聽力的損傷?

TAG:杏花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