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邵長榮教授運用三桑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邵長榮教授運用三桑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多種肺病後期,由於反覆的慢性炎症和氣道高反應狀態,引起氣流受限,肺內壓增高,肺泡膨脹、彈性減弱,從而出現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屬中醫「咳嗽」、「喘證」等範疇,其發病多由痰、瘀、虛作祟,且與肺、腎、肝多臟相關。臨床常見咳喘、胸悶、氣促氣短、痰多等,為肺實痰壅之證;因久病及腎,腎虛不納,患者多伴有程度不等的腰酸腿軟、耳鳴、小便頻數、畏寒肢冷、動則喘甚等腎虛之證。且病程遷延,病情反覆,久病多郁,或長期使用激素,患者多見煩躁、潮熱、口乾口苦、失眠多夢,甚至大便乾結等肝鬱化火之證;肝失疏泄,氣滯血瘀,又可見唇青舌暗等瘀血之象;肝鬱克脾,脾虛濕盛,又可表現為神疲納少、痰多、苔膩,甚至水腫。多種病因混雜,互為影響,最終形成肺實痰壅、腎虛不納、肝鬱脾虛、氣滯血瘀之虛實寒熱錯雜證,臨證又當辨痰盛、濕阻、血瘀、肝鬱、腎虛的輕重緩急。《醫學三字經·咳嗽》曰:肺為臟腑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只受得本然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干之則嗆而咳矣;只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干之亦嗆而咳矣。《醫學心悟》中也指出:肺體屬金,譬若鍾然,鍾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而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今內外交攻,咳喘豈有寧時?

三桑組方

鑒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錯綜複雜的病機,治療方葯宜寒熱補瀉相互為用。但是,如脾腎陽虛而用附子、肉桂,大溫大補則助肝火;補腎填精,養血柔肝宜用阿膠、龜板、鱉甲,易滋膩生痰;因肝鬱化熱而用黃連、黃柏、牡丹皮、梔子,過用寒涼則重傷脾腎。為此,邵老主張用瀉肺化痰、活血祛濕、補腎納氣法合用,並自擬三桑湯,基本藥物組成為桑白皮、桑寄生、桑椹子、平地木、功勞葉、青皮、陳皮、半夏、赤芍藥、白芍藥、川芎、石菖蒲、茯苓、豬苓、薏苡仁。全方輕補輕瀉,補腎不生痰,不助熱,瀉肺不傷脾,不伐腎,使痰濕去,肺氣清,腎氣實,氣血通利,則咳喘可平。因方中三桑———桑白皮、桑寄生、桑椹子為主葯,意在平補平瀉,寒熱溫涼並用,為補不助邪,瀉不傷正之法,故名三桑湯。

方解

瀉肺化痰

方中桑白皮甘寒,專入肺經,能瀉肺中痰熱,瀉而不峻,合陳皮、半夏、薏苡仁瀉肺化痰。痰多黃稠,仿《千金》葦莖湯義,加蘆根、冬瓜仁、桑葉、黃芩、連翹、開金鎖、魚腥草、六月雪等清化熱痰;痰多色白,胸悶明顯者,仿瓜蔞薤白半夏湯之義,加瓜蔞、薤白、竹茹、桔梗、蘇子等燥濕化痰;痰液稀薄量多、伴胃寒者,可加吳茱萸、畢澄茄溫胃斂痰,取培土生金、溫中固澀之義。對於色深質厚,不易排出的頑痰,可加海藻、海浮石、海蛤殼軟堅散結;老痰不去,喘息難平者,可加鵝管石化痰平喘;止咳可酌情加紫菀、款冬、前胡等;咳嗽劇烈,可加江剪刀草、佛耳草等;若外感起病,表證未罷,惡寒明顯者,可加桂枝。

方解 疏肝健脾,活血利濕

方中桑寄生苦平入肝腎,能祛風濕,活血通絡。肺泡黏膜水腫造成換氣功能障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胸悶、呼吸困難的原因之一,濕盛是其重要病理,由此利濕亦是邵老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水液代謝的改善,使肺內黏膜水腫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氣喘、呼吸困難的癥狀也可相應減輕。桑寄生合豬苓、茯苓、薏苡仁能祛濕以平喘。水腫不明顯,表現為納少、苔膩者,可酌情加厚朴、蒼朮、白朮、藿香、蘇梗等;水腫明顯者,當加陳葫蘆、車前草、防己加強利水作用;周身酸楚,肩胛板滯明顯者,為寒濕困表,宜仿荊防敗毒散義加羌活、獨活。血行不利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病理。現代醫學發現,肺泡膨脹,彈性減弱,內壓增高,微血管障礙,肺動脈壓增高,肺循環阻力增大,換氣功能隨之減退,導致呼吸困難的進行性加重。桑寄生合川芎、石菖蒲能行氣活血以平喘。瘀血明顯,伴胸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邵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中還非常重視病人情緒和睡眠的異常。因肝主疏泄,氣、血、水的通利有賴於肝的正常疏泄;且情緒的激動和睡眠的不足,可增加氧耗,加重呼吸困難;肝鬱克土,脾虛生痰,痰濕上壅勢必加重咳喘。現代醫學也認識到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之一。治療中佐以舒肝理氣,寧心安神,可以更好地改善癥狀,提高療效。平地木苦寒,入肺肝經,能平肝清肺,止咳平喘,合青皮、柴胡,肺肝同治,尤其適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木鬱金壅之咳喘。對於易激動、易焦慮,夜寐不安,潮熱汗出者,用甘麥大棗湯化裁。若肝鬱脾虛,伴便溏神疲者,用甘麥大棗湯原方,取甘溫的大棗溫中健脾,實大便;若肝鬱化火,伴見便干便秘者,改甘溫的大棗為甘平的酸棗仁,平肝安神,潤腸通便。平肝性燥之柴胡和化痰潤肺之前胡,舒肝活血之赤芍藥和養血柔肝之白芍藥,入肺化痰的陳皮和入肝行氣的青皮都是邵老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用的肝肺同治的葯對。桑寄生攻中有補,還能補肝腎,柔肝益腎,補腎納氣以平喘。

方解補腎納氣

方中桑椹甘寒入肝腎,養陰血,益肝腎,納氣平喘,補而不膩。對腎陰虛,口乾內熱明顯的患者,可酌情加女貞子、黃精、枸杞等補腎之品;對痰白、怕冷、腰酸、耳鳴、尿頻等腎陽虛,寒象明顯的患者可酌情加補骨脂、杜仲、淫羊藿、巴戟天等溫腎壯陽、納氣平喘之品。喘甚,仿七味都氣丸義,加五味子斂肝納腎平喘,胡頹葉斂肺平喘。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疾病診療方法及用藥經驗,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交流,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及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撰筆:邵長榮工作室 鄭敏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醫傳薪 的精彩文章:

海派中醫流派特色技術范氏眼科
【製劑的故事】復律寧顆粒

TAG:龍醫傳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