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話會│分享一個審評岩茶的泡法

茶話會│分享一個審評岩茶的泡法

茶樹姑有話說:

春茶季結束,一大波岩茶即將上市,這期茶話會不寫詩了,要分享一個簡單實用的岩茶審評方式,讓大家在接下來買買買的時候避免入坑。

相信我,很簡單!

如果你喝茶只是圖個愉快,不想喝得那麼複雜,那麼該怎麼泡就怎麼泡,隨性一點也是沒問題的。

需 要 准 備 的 :

電子克稱與蓋碗是主要需要用到的器具,為的是使得評茶更精準。

蓋碗容量大小建議最好選擇在120~130ML左右。

開 始 審 評 :

為什麼是5g?基本上喜好岩茶的茶客平日里沖泡岩茶都是投茶量8克左右的量,而今天介紹不一樣的審評岩茶方法中,8克不適用,至於原因,下面會講到。

沸水沖泡,沖泡岩茶必須使用沸水,尤其在審評時,若水溫不夠,其滋味難以完全展現出來。

重點來了,敲黑板,看這裡!

2、3、5泡法顧名思義就是第一泡茶葉坐杯(浸泡時間)2分鐘、第二泡3分鐘、第三泡5分鐘。由於坐杯時間比我們平時正常沖泡茶葉的時間長,所以8克不適用2、3、5泡法,容易將茶葉沖泡過濃,5克的投茶量就比較適合。

在茶葉坐杯過程中,可以拿起蓋碗的蓋子聞茶香,看看茶葉的品種香有無制出,這是茶香基礎,其次有無更層次豐富的香氣表現,以及香氣的高低、持久程度,每泡之間的變化如何等等。

(上圖為演示,沒必要如圖這樣三個不同坐杯時間的茶湯擺一塊對比品飲,這樣一來第三泡倒出來,前兩泡可能茶湯就涼了,按順序沖泡品飲就好。)

然後是茶湯滋味,這也是2、3、5泡法的重點部分。比起我們正常品飲沖泡,這樣長時間坐杯浸泡茶葉,茶葉充分舒展,能夠讓茶葉內含物質釋放出更多,簡單點說就是茶葉的優缺點也會被放大,便於我們清晰判斷一款茶。

岩茶滋味審評要求是,滋味要重(厚實),不能單薄寡淡,有的茶即使坐杯浸泡這麼久,喝起來滋味依然是「空空無物」,這就叫單薄。而滋味厚實的茶,入口可以明顯喝到茶味的厚重、濃釅,並且到了第三泡5分鐘之後,茶味厚實程度落差小,從這方面也可推斷出該茶的耐泡度如何。滋味單薄的茶,耐泡度自然也就遜色於滋味厚實的茶。

由於茶味濃度比平時高了不少,口味清淡的茶客可能剛開始不是很適應這種泡法,會覺得苦,所以這裡要注意區分是泡濃了帶來的苦感,還是工藝缺陷造成的苦感,不可混淆。泡濃了帶來的苦感是正常的,這種「苦」很快會在口腔中化開,轉為回甘。

除了滋味表現,湯水口感表現也可在一探究竟,岩茶焙火水平怎麼樣都反應在茶湯口感上,焙火的目的是將茶焙透,湯水焙到平穩順滑。焙火不到位的茶,入口粗澀、麻口,審評泡法之下,這種粗澀感更加明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被品飲才得其所
「茶涼了,就別再續了」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