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睡前玩手機易使生物鐘紊亂 增加抑鬱隱患

睡前玩手機易使生物鐘紊亂 增加抑鬱隱患

據英國《獨立報》5 月 16 日報道,一項大規模監測人體生物鐘紊亂的研究發現,深夜玩手機可能會增加發生抑鬱症、躁鬱症和神經質等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可能性。睡前玩手機不利於睡眠,這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目前,一項研究對象超過 91000 人的研究發現,深夜躺床上玩手機可能會增加發生抑鬱症、躁鬱症和神經質等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指出,深夜玩手機只是破壞性行為中的一種,他們將上述的心理問題歸結於生物鐘紊亂。

此前的研究表明,出於倒班的需要,工薪族常常會上夜班,夜間上班打亂了人體自然的 24 小時身體周期 (又稱為晝夜節律),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這項由格拉斯哥大學教授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研究是第一個大規模監測人體生物鐘紊亂的研究。研究對象年齡介於 37~73 歲之間,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需連續七天穿戴智能手環來監測他們的活動水平。通過監測數據,研究人員便能估量在這段時間內他們的晝夜節律受到干擾的程度。

研究結果也給了我們一些提醒。考慮到研究對象只接受了一周的監測,並且都是中老年人,研究人員進行了橫斷面檢查來估測研究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大約每 25 人中就有 1 人有不同尋常的活動習慣,因此他們在晚上要比在白天活躍。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人患躁鬱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 11%,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 6%。此外,他們還發現這些研究對象幸福感較低、孤獨感較強。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格拉斯哥大學丹尼爾?史密斯 (Daniel Smith) 認為,這些研究對象的「睡眠衛生健康很差」,他們喜歡在深夜玩手機或者喝茶之類的活動。

「這個研究結果很重要,它是普遍適用的,」史密斯補充說,「因此對於這些負面的心理健康和認知結果來說,這個發現是與之相符合的。」雖然史密斯主張晚上 10 點以後限制使用手機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但他同時也認為,白天的活動也有助於解決問題。在他看來,健康的睡眠模式通常是白天多活動和晚上少活動相結合的結果。「我認為這對於人口健康問題非常重要,我們中很多人生活在晝夜節律紊亂之中。」史密斯最後說道:「目前社會運行的方式不太可能對健康有益。很多人生活在不夜城的氛圍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考古學家在伊拉克發現消失千年的馬爾達曼城遺址
你知道嗎?「宇宙大爆炸」最初竟得名於它的反對者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