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糧網考察:政策攪動東北玉米種植結構調整

糧網考察:政策攪動東北玉米種植結構調整

考察調研背景:

2017/18年度,農業供給側及市場化改革持續發力,玉米種植面積連續第二年下降,而深加工產能擴張極大的刺激了消費,產需缺口放大,去庫存進展順利,市場主體參與熱情高漲,價格同比抬升,種植收益明顯好轉。在此背景下,2018/19年度東北玉米春播即將啟動,面積爭奪再度成為焦點。在比較收益作用下,玉米種植攻城掠地,還是在政策加持下,大豆面積穩如磐石?在新形勢下,市場心態又將發生哪些變化?中華糧網於2018年5月14日――18日將通過一線調研為您解開疑問。

01

PART

吉黑中部旱情持續 不利玉米出苗

5月14日中華糧網考察團一行,從長春出發,開始2018年度春播調研行程,我們途經吉黑中部主產區,終到綏化,對沿線玉米種植、企業生產等情況進行調研。

榆樹某深加工企業,當前廠門收購價格新糧1590元/噸,陳糧1570元/噸,日收購量1000噸左右,約三分之一為新糧。收購期18年1-2月上量最大,期間價格持續上漲,企業搶糧意願較足。(整個收購期價格從1400元/噸,最高上漲至1680元/噸),補貼收購期間(3月13日-4月30日)收購量約12萬噸,預計這部分糧源可使用至5月底。目前已參與拍賣四次,共拍回玉米10萬噸,均為2等以上,到廠成本在1540-1600元/噸。後期還會繼續拍賣,預計將陳糧庫存儲備至10月中旬。

受比較收益影響,當地農戶玉米種植積極性較高,租地成本從去年主流的3000元/公頃,上升至目前的8000元/公頃,漲幅明顯。其次化肥費用上漲10%,預計公頃投入在3000元左右。當地已下達《關於迅速落實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任務的緊急通知》,且對大豆種植補貼額度較大,但由於下發時間較晚,多數農民已完成播種(4月22日開始,目前基本完畢),因此影響有限,預計大豆面積會出現小幅增加。目前基層仍有待售餘糧,預計總數在10萬噸左右,當地收儲企業收購價格在1660元/噸,質量要求嚴格。

呼蘭地區農戶李大哥:

今年共計種植玉米7.5公頃(自有地1.5公頃),因去年玉米種植收益較好,租地成本上漲明顯,今年主流在9000元/公頃,較去年上漲4000元/公頃。當地4月25日開始玉米播種,目前已基本播完,多數未出苗,已出苗地塊出苗率偏低,缺苗、三類苗現象明顯,據了解當地從播種期開始至今持續無有效降雨,由於普遍沒有灌溉條件,農民等雨心情急切。其他成本方面,化肥變化最為明顯,複合肥價格155元/袋,較去年上漲15元/袋,尿素價格100元/袋,上漲20元/袋;種子、農藥費用變化均不大,柴油費用上漲20%。當地正常年景單產在22000斤/公頃,去年屬於平年偏豐,農民對今年形勢不樂觀。李大哥去年在元旦前出售玉米,價格0.54元/斤,水分30%以上,後期價格上漲迅速,其認為玉米價格波動難以把握。另據其介紹,當地種植結構保持穩定,去年窪地已基本改成水田,面積無變化,玉米種植仍是當地主流。

小結:

1.長春-德惠-扶余-榆樹-哈爾濱-綏化一線旱情較明顯,今年農民播種較去年略有提前,播種期到目前為止,上述區域基本無有效降雨且灌溉條件有限,不利於玉米出苗,春播開局總體不利。

2.種植成本上漲趨勢明顯,其中地租成本上漲幅度最大,化肥、柴油等均有不同程度漲幅,種子、機械費用變化不大,農藥基本穩定。

3.所經區域基本為吉林、黑龍江玉米主產區,玉米面積變化不明顯,整體保持穩定。

4.沿線仍時常可見未出售的棧子糧,總體餘糧水平較去年偏高;個別貿易商仍有新糧庫存,但處於虧損狀態。

02

PART

綏化以北春播順利 政策攪動種植結構調整

5月15日中華糧網考察團一行從綏化出發經海倫終到北安,對沿線玉米春播情況進行調研。

海倫地區某農場,共有耕地24萬畝,去年種植結構是玉米4萬畝、大豆16萬畝以上,其餘為水稻和雜糧,今年玉米計劃播種面積為6萬畝,目前統計實際播種超過8萬畝。因去年種植收益玉米較大豆有明顯優勢,因此農場承租者種植玉米的意向較高。此外農場較地方播種時間早、播種速度快,該農場4月20日開始玉米播種,5月5日基本播畢,由於國家要求擴大大豆種植面積的政策公布時其播種已近尾聲,所以基本未對種植選擇造成影響,但農場工作人員預計海倫地方種植結構將受到影響,因地方播種進度明顯慢於農場系統。

海倫地區屬於黑龍江第四積溫帶(2100-2300℃),農場種植品種是德美亞1號,因該品種水分低,適宜大型機械化收割,地方種植品種較雜,農民種植德美亞意願低。農場自有烘乾能力1500噸/天,收割期一般在9月20日開始,去年與中糧合作,烘乾後直接集港,全部糧源基本在11月初銷售完畢。種植成本方面和其他地區變化趨勢一致,化肥成本上漲明顯,租地成本農場給自有職工在4875元/公頃,較去年提高900元/公頃,而地方租地成本主流在7500-8000元/公頃,較去年提高2500-3000元/公頃。

北安市耕地面積約329萬畝(不包含農場),去年種植結構為大豆150萬畝、玉米150萬畝,其餘為高粱等雜糧品種,今年目前已統計上來的面積為玉米70萬畝、大豆220萬畝,其餘39萬畝暫未上報。當地種植時間較海倫地區偏晚,5月初大豆種植政策下達後,農業部門組織動員推動大豆種植,將大豆補貼提高到5350元/公頃且承諾回收玉米種子,對農民種植意向改變較大。當地玉米種植品種基本為德美亞2號,正常年景單產在22000斤/公頃。到目前為止,當地土壤墒情良好,春播進展順利。成本方面,租地成本在8000元/公頃,較去年提高1500元/公頃。當地種植大戶介紹,北安本地戶均種植面積較大,機械收割進度較快,其所產玉米基本收割脫粒後直接賣給北安象嶼。據當地糧食行業人士介紹,北安北部的五大連池市今年大豆種面積將達到全部耕種面積的四分之三。

小結:

1.綏化-海倫-北安一線前期降雨及時,土壤墒情良好,春播進展總體順利。

2.玉米種植成本普遍上漲,地租農場系統幅度小於地方、生資中化肥漲幅最明顯,其他生資成本總體也較去年小幅增加。

3.5月2日國家下發《關於迅速落實2018年大豆種植面積任務的緊急通知》,以此時間為界,已完成且正在進行播種區域基本受比較收益趨動影響,玉米種植面積有擴大趨勢,尚未進入適播期的區域受政策趨動,大豆面積普遍增加,玉米種植面積受擠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糧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