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唐朝白江口之戰後,不敢佔領日本的國土?無非三個原因

為何唐朝白江口之戰後,不敢佔領日本的國土?無非三個原因

第一、不用攻

要知道,作為一個農業帝國,唐朝對於事宜耕種的土地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威脅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唐朝也是很樂意將其徹底消滅的。但是日本的土地既沒有價值,又不會威脅唐朝的統治。試想,唐朝連半島中部的山地都不想要,可想而知日本的重要性。在那個交通條件不發達的唐朝,想要統治日本,是必要付出數倍於大陸的精力,這對於唐朝而言,每年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前,中原王朝從來沒有以國家力量的形式,經營過這一地區。如果唐朝奪取並經營日本,是必要如同秦始皇經營嶺南那般,付出巨大的心血。關鍵是,付出心血也不會有回報。所以,對這片土地,唐朝保留意見和兵力!

第二、不能攻

如若領土不能固守或者信息通訊容易失聯,就沒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這種看似佔便宜實則沒必要的征戰和討伐。或許派出去的大將軍功成之後來一個裂土封王,從而不歸反朝廷,甚至反過來利用飛地作為基地來攻打朝廷就鬧出天大的笑話了。自從西方大航海時代開啟和工業革命,使得大規模的海戰也成為歷史的大舞台之後,才開始了海外島嶼的攻伐和佔領。這一切都是在解決了前者的諸多因素才逐漸實現的。

第三、不想攻

唐朝雖然強大,但很少主動侵略他國,只有在他國威脅到唐朝國家安全的時候,才會出手將其滅掉。就比如說唐朝滅突厥,是因為突厥人曾經兵臨長安城下,差一點滅掉了唐朝。唐朝滅高句麗,是因為從隋朝開始,上百年的時間裡,高句麗多次攻打隋朝和唐朝的邊境地區,給當地的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所以我覺得當時的唐朝統治者是非常明智的,再說當時對倭國的了解也不多,一旦登島作戰,地形什麼也不熟悉,那麼只有被動挨打的份。當時的唐軍也是無心要和日本分個高低勝負,畢竟腹背受敵永遠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同時,我們考慮在當時的情況下,陸上的威脅要遠比海上的威脅大。陸上騎馬就可以殺過來,可是海上,你不精心準備你連作戰的資本也沒有,所以,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的考慮也是對的,那就是抓住主要矛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亭鑒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自古與中國相隔如此之近,卻為何在歷史中,沒被中國吞併過?
中國歷史上沒有經過農民起義的王朝為何幾乎不能長久?四個原因

TAG:蘭亭鑒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