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僅長鏡頭驚艷,還有最美的湯唯,畢贛新片究竟有多神?

不僅長鏡頭驚艷,還有最美的湯唯,畢贛新片究竟有多神?

◤聲明:本文為電影引力波(ID:movie-bigbang)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地球最後的夜晚》海報

法國當地時間5月15日,備受關注的畢贛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在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首映,曾因《路邊野餐》拿下金馬獎和洛迦諾電影節最佳新導演獎的畢贛,是當下中國最具藝術才華的年輕導演,被電影界寄予厚望。《路邊野餐》僅用幾十萬的低成本獲得超高讚譽,令畢贛的第二部長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拿下了五千萬的投資,並請來湯唯、黃覺、張艾嘉等明星主演。此次入圍戛納「一種關注」單元,被選片人福茂形容為「繼承了侯孝賢和大衛·林奇的風格」。

在首映之後,《地球最後的夜晚》驚艷了外國媒體,網路上出現不少對畢贛的讚美之詞,導致第二場放映排隊觀看的記者人數急劇上升。畢贛紮根於本土(貴州凱里)的創作反而讓他更有國際化的潛質,此次他雖然沒有被選入主競賽單元,但用一個新人姿態在「一種關注」單元出現,不用與眾多大導演爭鋒,反而會讓他獲得的評價更加純粹。

前2D後3D的特殊模式,一小時長鏡頭驚艷外媒

此次,《地球最後的夜晚》使用了一種新鮮的觀影模式。片長2小時10分鐘,前半部分是正常的2D格式,但到了中間,出現一個頗具儀式性鏡頭,飾演男主角羅紘武的黃覺進入影院坐下戴上了3D眼鏡,然後片名《地球最後的夜晚》字幕出現,提示觀眾也戴上眼鏡,正式開始影片的3D部分,而整個3D部分是一個一小時的長鏡頭。

值得一提的是,在戛納的放映條件下,3D縱深效果還比較明顯,但由於是夜景鏡頭,恐怕未來對國內觀眾的觀影是一個考驗,一方面國內銀幕的燈泡亮度標準建設還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觀眾能否理解從中間開始進入3D的觀影方式,也要打個問號。

湯唯、黃覺

記憶與夢境的來回穿插,一生一瞬的悲歡離合

《地球最後的夜晚》全片大約44個鏡頭,和《路邊野餐》有一脈相承的記憶主題與敘述方式,只不過影像上更加華麗、夢幻,沉浸式夢境的體驗更強大。

影片開場,黃覺飾演的男主角羅紘武與齊溪飾演的紅顏知己一夕歡愉後,決然離去,因為他內心始終難以忘懷自己心愛的女子萬綺雯(湯唯飾演),影片的前半部分,他一直尋找著萬綺雯的蹤跡,從她好友的監獄到她的前夫,卻始終沒有她的下落。與此同時,過去與萬綺雯相識相戀、又遭到萬綺雯老闆左宏元報復的記憶,一幕幕在他的敘述中浮現。男女主角的性情和言語擁有詩化的韻律,還充滿了想像力,「拿到槍/旋轉球拍就能飛向太空」,「在影院殺人,與電影人物同時開槍就不會被發現「等段落都產生了奇異的效果。

影片的後半部分其實可以被看作是羅紘武的夢境,也就是由那個震驚外媒的一小時長鏡頭呈現。鏡頭從進入山洞內部,調度到跟隨纜車下山,降落到山下的撞球房,再隨著人物飄到空中,接著進入正在演出的廣場,在苗嶺山麓的階梯間不斷穿行,羅紘武懷念著的人們遞次以新的形象出現,拼解出了他近乎一生一瞬的悲歡離合,最終鏡頭落在黃覺和湯唯的深吻里又緩緩離開,穿行到象徵著短暫的一簇煙花上,令觀眾如夢初醒。

遊魂一般的男主角始終在思考,人的身體是不是氫氣做的,而關於女主角的真實記憶又是否存在。正如片中台詞所說,「想起的越少,忘記的也就越少」「泥石流不可怕,活在記憶里才可怕」,畢贛似乎想要傳遞一種對記憶的哲學思辨。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的美學風格與觀眾的觀影體驗結合到了一起,因為觀影時,觀眾會不由自主地把對前期劇情和人物台詞的記憶,投射到後期的夢境里,這與主人公飛馳的神思不謀而合。

自成體系的審美邏輯,魔幻又曖昧的空間製造

如今,畢贛被認為是年輕導演中最有希望成功晉陞中國最好的藝術片導演的人選,這與他擁有自成體系的審美邏輯分不開,在他的審美邏輯內,光影呈現近乎無可挑剔。

此次他的靈感來源於夏加爾的畫作、莫迪亞諾的小說和保羅·策蘭的詩句。深紅與墨綠形成了本片的主色調,既擁有強烈的衝突,又充滿超現實感。構圖上,畢贛十分注重道具的運用,內景有圓形的鏡子,多種形態的燈具,時明時暗,帶來不同的氣氛,《路邊野餐》中重要的符號性道具時鐘,也在本片里數度出現;外景則利用凱里地貌,打造出來回穿行的空間感。而他的「廢墟美學」依然存在,岩洞地下室倒映的粼粼波光,顯得曖昧而又魔幻。

影片的音樂由與侯孝賢多次合作的林強,以及台灣音樂人許志遠共同完成,使用了不少電子樂的元素,旋律和質地非常搶耳,而身為八零後的畢贛也使用了伍佰與莫文蔚合唱的《堅強的理由》、陳慧琳的《花花宇宙》、南方二重唱的《墨綠的夜》等同齡人熟知的歌曲。

湯唯誕生最美銀幕形象,明星表演融入導演風格

由於《路邊野餐》大多是非職業演員演出,此次《地球最後的夜晚》請來湯唯等大明星出演,曾被質疑會影響導演的原生態意境。不過事實證明,畢贛還是將明星演員們成功融入了自己的風格當中。

這是最適合湯唯的一種電影了,她在片中飾演兩個角色,身著墨綠裙子的「電影迷」萬綺雯擁有和香港明星一樣的名字,神秘艷麗、吹氣如蘭,卻無根無源,飄忽不定,象徵著愛情由鼎盛到終結,另一個是一小時長鏡頭中穿著紅色皮衣的凱珍,人如其名,如「凱里的珍珠「一般天真活潑,對世界還抱有夢想,象徵著愛情初生的甜蜜。這也堪稱是湯唯最美的一個銀幕形象,完全符合她唯美的氣質。

張艾嘉也飾演了野貓母親和紅髮女子兩個角色,後者也出現在一小時長鏡頭中,她的幾句台詞無意中點破了記憶與夢境關係的主題。男主角黃覺是故事的講述者,也是帶觀眾入夢的領路人,他略顯沉重的形象讓影片內容有了深入的基礎。飾演「野貓」的李鴻其出場雖不多,但一個邊吃蘋果邊流淚的長鏡頭幾乎重現了他在《醉生夢死》里的演技時刻。「升哥」陳永忠此次雖然只有兩場戲,但陰狠莫測的大佬形象突破了過往民間詩人的狀態。

此外,齊溪、明道也在片中各客串了一場戲。其他幾位非職業演員都各具特色,正好和男主角黃覺形成一種對應感,尤其是飾演童年野貓的羅飛揚,小小年紀充滿了原始的力量感。

鳳凰網評分:8分

畢贛用《地球最後的夜晚》帶我走了一段慢而穩的過山車之旅,帶我們穿過記憶、悲傷、以及他獨特的影視魔法。直到影片結束之後,依然餘味悠長。而其中那個長達50分鐘系列鏡頭,將在電影圈裡被久久談論。

—— JordanMintzer《好萊塢記者》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一場感官的盛宴,片中的一切都是由氣氛、印象、情緒而演繹出來的。 儘管一個男人在父親去世後回鄉的情節聽起來平淡無奇,但在畢贛眼裡,沒有任何一種旅程是平淡的。在他的鏡頭下,電影就是造夢,而在夢裡,哪怕再稀鬆平常的故事也必然都是夢幻多彩的。

——Mónica Delgado《Desis FIim》

如果我能把自己關在一個小屋子裡,反覆看《地球最後的夜晚》,一直到戛納電影節閉幕,我都願意的不得了。

——CedricScccivali《ICS FIlm》

畢贛導演了一部既風格獨特、又情感充沛、美輪美奐的原創作品。從電影的第一分鐘到最後一分鐘,我都被故事緊緊抓著,不管是節奏、風格還是原創性,這都是一部挑不出毛病的作品。

—— PapayaFilms

《地球最後的夜晚》向我們展示了它的極高品質:從演員、畫面的色彩、舞台的置景、到導演,都是百里挑一的。而當畢贛最終抖出他那個天才長鏡頭的時候,你立即就知道,這部電影是純粹的魔術。

—— CasparSalmon

回復關鍵字,查看熱點推送

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妖貓傳/芳華

王牌特工2/正義聯盟

天才槍手/星戰8/奧斯卡

張艾嘉/馬丁·坎貝爾/肯尼思·布拉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大爆炸 的精彩文章:

《頭號玩家》主演專訪:斯皮爾伯格在片場最像孩子
靠堆積彩蛋締造狂歡的《頭號玩家》真的很完美嗎?

TAG:電影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