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槍文化的迷思

美國槍文化的迷思

美國槍文化的最大迷思就是那些持槍權利捍衛者們,選擇性地忘記了槍說到底是一種商品,作為一種商品,槍支的製造和銷售商也會推出促銷手段,也會主動製造對槍支的需求,而這種促銷活動本身也會加入持槍權利迷思的製造流程。因此美國人對槍支的迷戀和對持槍權利的推崇,並不完全出於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高大上的理由:捍衛個人自由的權利啊,反抗暴政的權利啊,社區自治啊等等,而槍支的製造和銷售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這種文化需求和對持槍權的主張,更多是為了滿足被廣告和種種流行文化創造出來的「需求」。

19 世紀留給 20 世紀美國的遺產之一是四處擴散的槍支和日漸成型的槍支迷思。這種迷思根植於蠻荒的邊疆地區,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化象徵。這種迷思萌芽於 19 世紀,在 20 世紀的廣告、小說、電視、廣播、電影等媒介的不斷傳播下,最終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事實」。

這種迷思所賴以存在的傳奇故事,總是將整個美國和西部地區描繪成槍支泛濫、暴力橫行的世界,一些英雄人物為此與非法之徒展開了生死較量。這種思維方式幾乎成為一種文化麻醉劑,將槍支暴力行為闡釋為正義與邪惡的鬥爭,而忽略了槍支帶來的大部分自殺事件以及小部分蓄意殺人事件。

西部牛仔持槍神話的創造有很大一部分是槍支製造商推動的結果,一如煙草製造商營造牛仔吸食萬寶路香煙的形象以擴大香煙銷售量。隨著美國內戰的結束和邊疆開拓的終結,槍支的使用很自然地就迎來了一個低潮。

其實,即使在邊疆開拓的高潮階段,槍支在西部的流行程度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遠沒有人們所渲染的那樣聳人聽聞。早就有學者發現,19 世紀 70 年代到 80 年代的美國西部邊疆雖然是一片「自由」之地,但絕非槍支暴力泛濫猖獗之地,「西部歷史並不是單純的領土擴張史,它還是將所有權觀念普及到這塊土地的不懈奮鬥史」,那些令人心馳蕩漾的戰鬥和征服更多發生在小說中,真正的變革是通過商業規劃和農業試驗來推進的,其發生的場所更多在安靜忙碌的辦公室。

在西部拓荒運動結束之後的世界中,像溫徹斯特這樣的槍支製造商必須改變經營理念,將人們眼中的「工具」變成具有豐富內涵和價值的產品。槍支的用途已不再僅限於戰爭、經營牧場以及征服印第安原住民,賦予槍支新的角色至關重要,要能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要讓人們從需要槍支進化到熱愛槍支。

也因此,虛構西部槍支神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懷舊心理,而這種懷舊心理的出現和增強,是因為美國當時的現實正在以光速遠離西部牛仔那種孑然遺世孤高自立的理想生活方式。槍支製造商試圖營造這樣一種新神話:一槍在手,西部生活仍能為你所有。在這方面,溫徹斯特公司最著名的客戶羅斯福居功至偉。羅斯福始終認為農場經營者、槍手以及在美西戰爭中裝備溫徹斯特武器的「勇猛騎士」擁有美國普通民眾的思想和心靈。

其實,自從騎士時代消亡和大工業時代來臨之後,全世界實現了工業化地區的人們都經歷了某種程度的「性別顧慮」,這在世紀之交的歐美尤其明顯。這種顧慮激發了人們對「充滿男子氣概的生活」的興趣,如拳擊、足球等個人或集體對抗性項目,而在美國人們將其寄託到槍支身上,槍支是「充滿男子氣概的生活」的另一種實現形式。

羅斯福給槍支使用者賦予了剛強不屈的男子漢品格,繼而將這種品格視為美國普通民眾的基本情感品質。他為槍支注入了靈魂,一種現代化的、認可度高的精神,他堅信這種精神可以幫助美國減少甚至消除現代生活中的不和諧因素:人們過著都市生活,但是吃苦耐勞;雖然公司經濟繁榮發展,企業聯合與壟斷組織成為日常存在,但公民的個人自由不受影響等等。其實當時的槍支工業的發展軌跡本身就對羅斯福這種自以為是的想像構成了諷刺:溫徹斯特等槍支製造商靠現代產業經濟發明並大批量生產槍支,並靠廣告來營銷槍支,而羅斯福卻將這種情形下生產出來的槍支當做革除現代產業經濟的弊病。

當然,歸根結底,像任何神話一樣,槍支神話之所以流行,是因為人們從內心深處需要它,除了懷舊之外,除了化解現代化的張力之外,人們希望能夠在對神話的信仰和傳播中解決現實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些問題當中,美國夢內含的對平等的嚮往,與因為財富和種族而導致的不平等鴻溝之間的巨大落差,尤其為人們所關注。也因此,一部分人們希望通過擁有槍支,來化解對平等的嚮往和平等無法實現之間的張力。

槍支製造商們精準地把握住了這種訴求,通過簡短有力的槍支廣告來承諾平等的神話。「上帝創造了人類,而柯爾特(槍)讓人類平等」的廣告語無疑深入人心,而一則關於溫徹斯特 M1873 式步槍的流行廣告語這樣寫道:「不要害怕任何人,無論他多麼高大魁梧。身處險境,不要忘記我,我給你公平!」

不僅如此,社會地位、性別吸引力、成就感、自豪感的獲得,以及對偏見和恐懼感的預防,似乎都可以通過擁有槍支來加以解決,至少能獲得加持。問題在於,那些深信持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們,註定只能會收穫失望乃至損害,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而這在黑人等弱勢群體當中更為常見。

黑人一度認為擁有槍支會更好地賦權於自己去反抗白人的暴政,然而血淋淋的現實告訴人們,就槍支暴力事件而言,其在黑人間發生的頻率遠遠高於黑人反抗不公正對待或壓迫時發生的頻率,換言之,槍支暴力事件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針對其他黑人的。人們總是認為黑人會將槍口指向白人,但現實是黑人將槍口指向了配偶或鄰居,或者暴徒將槍口指向了受壓迫者。人們愛槍,以為它能保障我們的個人權利和平等地位,但事實上,槍支的使用很多情形下是由衝動和一時糊塗引起的。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女性槍支持有者身上。槍支產業很早就將目光瞄準女性消費群體。溫徹斯特公司專門向消費者灌輸槍支能提升自衛新的思想:「有多少次你在晚上獨守空房、徹夜難眠?買把手槍或步槍吧,有了它你就可以高枕無憂。」史密斯&威森公司呼籲女性樹立「家庭防衛」意識,成為「左輪手槍世界訓練有素的戰士」。該公司在美國《戶外運動》雜誌上刊登廣告指出:「當今社會沒有哪位女性不需要保護。史密斯&威森手槍簡單易學,只需幾個小時,任何女性都可以成為神槍手......即使家中沒有男性,你也不會有孤單無助之感。」

從理論上講,槍支可以給予女性以同等的地位,使其不受暴力行為的傷害,然而很多案例表明,女性在家持槍只會增加被害的概率,根本起不到預防暴力的作用。據《槍的合眾國》引用美國司法統計局 2007 面的數據顯示,死於槍口之下的所有女性受害者中,有 57% 被親密伴侶所殺,而被配偶所殺的受害者中,有 71.5% 死於槍殺。

或許將槍支迷思的出現完全歸因於槍支生產和銷售商的嗜血本能有點太誅心之論了。美國槍支產業積極「發掘」和營造槍支的無形價值,是槍支作為一種消費品與其他普通商品、休閑用品和奢侈品相互競爭的自然結果。這就是市場經濟,槍支產業也需要利潤。然而那些堅定捍衛持槍權的人們,會完全對槍支營銷在槍支文化迷思中的推手作用視若不見,這確實是令世人感到困惑不解的「美國例外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斯蒂芬·金小說改的《奪命來電》將上映,評價不怎麼樣
泰國再提同性戀」人生伴侶」草案,但還是備受爭議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