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老師組織了一場不公平的競賽,卻扎了所有父母的心!

老師組織了一場不公平的競賽,卻扎了所有父母的心!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雨霏

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聯繫授權

朋友圈裡有人轉發了一條國外的視頻短片,看到後頗有感觸。

短片的場景是一群大學生新生模樣的孩子們,站在草坪的跑道上準備一場比賽。

比賽的主持老師對著這群參賽者說:這場比賽的勝利者,將得到100美元的獎勵。但是在我說開始之前,我有幾個條件要說。如果你符合這些條件,就向前邁兩步。如果你不符合條件,就呆在原地不動。

在宣布完這條規則後,主持老師說了第一個條件:「如果你們父母的婚姻持續到了現在,向前兩步。」

參賽者直接最初的差距開始顯現出來,接著主持者說出第二個條件:「如果你的成長環境里有個父親般的人物,向前兩步。」

如果你有機會得到私立學校教育,向前兩步。

如果你請過家教,向前兩步。

如果你從來不用擔心手機欠費,向前兩步。

如果你從來不用和爸媽一起擔心賬單,向前兩步。

這個時候,參賽者之間的距離已經逐漸拉開了。很多參賽者可以在每一個條件宣布時,都開心的向前跨越兩步。也有些參賽者,從最開始到現在,一步都沒有移動過。有位黑人男孩,看著大家一步步接近終點,已經有些迷茫了。

條件還在繼續,主持老師高聲宣布著:「如果你不是因為體育成績優秀,才免交學費的,向前兩步。」

如果你從不擔心下一頓飯,向前兩步。

當這些所有的條件宣布完,還是有人在起跑線上一步沒動。而也有一部分幸運兒,離終點已經不到40米了。

主持老師對所有參賽者說:「站在前面的人回頭看一下,我說的每一條,和你們個人的能力都無關。和你所作的決定無關。我說的每一樣都和你自己做過的事無關。」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前面的人拿到這100美金的機會更大。那意味著後面的人不能比一下嗎?不是。但我們不會傻到意識不到我們贏面更大。我們不想承認我們的起點就是比別人高。但是現實就是這樣。」

「現在,沒有借口,他們還是要完成他們的比賽。你們也要跑你們的。但是贏得這100美元的人,要是沒有利用這個機會學到什麼,那他就是傻瓜。因為事實上,如果這是公平競賽,起跑線一致,我保證那些黑人小哥完虐你們。」

「只是因為你們的起跑線更靠前,你們就可能贏得這場叫做人生的比賽,這就好像是人生。你能站在現在的位置,不是因為你的作為。」

「我說開始的時候,準備好。準備,開始!」主持老師喊完開始,所有的參賽青年同時起跑。

從短片可以看見,那些起跑線在後方的孩子們,被遠遠的甩開了。儘管也有幾位黑人男孩迅速的起跑,加速,可是在他們衝到隊伍中間的時候,排在前面的孩子們,已經衝破了終點線……

這條短片讓我想起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樣一段話: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 」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公平,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這世界就是存在差異的,父母、學校給孩子提供的環境好壞,在日積月累之中,可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人生走向。

父母捨得在教育上投入,

孩子起跑線提前兩步

說到起跑線,一個沒辦法迴避的一點就是「錢」。不可否認,錢很重要,錢能帶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更優秀的教育資源,但是僅僅是有錢,又遠遠不夠。對孩子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父母對孩子教育上的投入:金錢方面、時間方面、情感方面,缺一不可。

一位把家裡3個孩子都培養出斯坦福大學高材生的媽媽,總結了一些教育心得分享出來,其中有幾條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她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她說要是被比較得多了,小朋友就沒有信心,孩子的潛力不敢給父母看到,而自我肯定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這位媽媽還講,要讓孩子看得到感受得到,孩子們就會學得很快,也會覺得學習不是辛苦的。

比如有一次下雨了,她帶著3個孩子去公園裡玩,跟孩子們把葉子放到水裡面,看誰的葉子在水裡流得快。然後讓孩子們思考「為什麼會下雨」,孩子們在玩得開心的時候,也帶著自己的好奇心,去積極的尋找答案。

而孩子們帶著好奇心問她什麼問題的時候,她也絕對不會說「等一下」。她笑著提起,有時候自己在家裡煮菜,孩子們就走過來問她:「媽媽,媽媽,媽媽,天為什麼是藍的」,而這些問題她根本回答不了。

可是,她還是會把火關了,然後很熱情的對著孩子誇獎,「哎呀,你問得真好,一會兒我們一起去找一個答案」。哪怕自己是在炒菜,也絕對不會讓孩子們等一等。

這位媽媽說,她認為「教育就是教給孩子們一點工具,去尋找夢想,要是孩子們失敗了,也不會氣餒,繼續找別的夢想。要是他們成功的話,也要先謙虛,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這樣的教育就是我的目標」。

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認為自己賺越多的錢就是對孩子越好。至於教育,不如就交給學校、交給老師。殊不知,這樣的想法就已經是耽誤了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教導,絕對是對孩子影響最為深遠的。父母只有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捨得在孩子身上投入時間和精力,盡里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孩子的成長之路,才會更加平穩,更加開闊。

父母情緒平和,家庭幸福

孩子的起跑線提前兩步

美國家庭關係分析專家赫斯伯格說過一句話:「作為父親,你能為你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愛他們的母親;作為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並不是說單親家庭或者父母感情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就無法獲得幸福,但是跟那些從小就生活在父母情緒平和,彼此欣賞,彼此珍愛的家庭中的孩子相比,他們要學習和承受的,明顯要多得多。

今年6月份的時候,「小龍女」吳卓林被爆出與媽媽發生矛盾自殺住院,之後有媒體拍到她出門逛街的時候,胳膊上從手腕到手肘內側滿滿都是傷痕。

真的很心疼這個孩子,按照常理說,她的媽媽吳綺莉是亞洲小姐冠軍,美貌無雙,爸爸是國際知名影星成龍,她應該是有理由幸福和快樂的。但是在吳卓林自己看來,她的生活則是:

「我從小在一個布滿負面和封閉的環境下長大」「對於世界和未來感到非常無助和迷惘」「我從來沒有意圖愛或被愛」……

最簡單的「生活下去」,對這個現在也才17歲的小姑娘來說,竟然是那樣的艱難。

其實很多家庭不太幸福的孩子,都有過類似消極的想法。小孩子的世界非常的單純也非常的脆弱。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最主要的來源,孩子們最擔心的事情也莫過於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擔心自己成為家庭中不受歡迎的人。

所以當父母吵架、冷戰以及當著孩子的面,彼此指責抱怨的時候,孩子就會感覺到特別緊張無助,恐懼害怕。當父母雙方走向分離,又沒有能夠很好的安慰孩子的時候,孩子就容易產生各種心理上的壓力和困惑。

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最核心的基石,父母之前彼此讚美,相互扶持,才能給孩子提供更大的安全感,孩子會通過父母的言行知道,自己被深深的愛著,自己背後有一個幸福的有力的家庭做後盾。這樣他的內心就是安穩的,成長的路上也更容易變成一個充滿自信,善於與周圍人溝通的人。

父母有格局有遠見

孩子的起跑線提前兩步

中國民國時期,曾有過著名的「張氏四姐妹」,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個個蘭心蕙質,秀外慧中,作家葉聖陶也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而這4姐妹的出眾,都離不開父親張武齡的悉心教導。

最初張家是住在閉塞落後的安徽老家的,辛亥革命後,張武齡為了避開龐雜的宗族事物,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特地舉家搬遷到了上海。因為上海更加進步,他希望孩子們能在觀念上,更加開放和先進。

張武齡還特別注重對女兒文化素質方面的培養,自己家中所有的藏書都分好類目,其中不但包含經典古本,也有不少五四後的新作品。家中的孩子們,無論年齡大小,都可以隨意取閱父親的藏書,他也會極為耐心的聽取女兒的讀書心得和天真的想法,給女兒答疑解惑。

他也不僅僅是教孩子們古文,在那個年代,他甚至就讓女兒們學算數、唱歌、體操以及崑曲。他從不干涉老師的教學,給女兒們最大限度的自由,盡量讓她們挖掘自己的喜好,以及個人發展的空間。

毫無疑問,張武齡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既有格局,又講方法,既最大限度地給孩子自由探索和個性成長的空間,又懂得在關鍵點上提綱挈領。有這樣的父親,孩子們又怎麼會差呢,到什麼時候,開闊的眼界和高雅的志趣,都是核心的競爭力。

可能我們每個人,都辦法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收入或者改變階層,但成長不應該單純的逼著孩子一個人的努力,我們做父母的,最該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和「合伙人」,盡量給孩子提供最大的幫助和引導。

當我們焦慮著孩子不該輸在知識的起跑線上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忘記,自己也是孩子的起跑線。好的家庭教育,拼的其實也是爹媽。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 小學生必背唐詩解讀 -

……

- 英文有聲繪本 -

…………

- 中文有聲繪本 -

…………

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故事

成長樹

關注收聽上千部兒童有聲繪本、唐詩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蔣方舟:饒了乖孩子吧,討好的人生不會快樂
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總能找到巧方法?看看這些腦洞大開的手繪圖就知道了!丨開團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