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南亞最具觀賞價值的人文景觀——布施

東南亞最具觀賞價值的人文景觀——布施

在中南半島腹地,有這樣一處佛國凈土,每每寧靜清爽的早晨,一隊隊身著橘紅色僧袍的僧侶,腰挎籃、手捧缽,赤腳緩緩行進在古樸的街道,路旁的布施者跪在街旁,滿是虔誠地將食品舉過頭頂恭敬地奉於僧人...這便是小乘佛教盛行的國度——寮國,在寮國觀禮這一震撼的人文景觀則必選琅勃拉邦。

清晨4點,清麗的睡蓮剛剛悄然綻放。大批遊客和各國信徒便迫不及待守候在在寂靜安祥的琅勃拉邦街頭,當地佩證的管理人員也不停向大家宣講布施的注意事項。

單身遊歷的老外皮特也喜歡往美女堆里扎,一張地墊、一筐糯米飯、一條斜披的圍巾、一雙祈盼的眼晴,然後剩下一片靜靜的等待......

布施,寮國語叫「塔芭」。隨著旅遊業的興起,許多精明的商家做起了遊客布施的生意,除了席子、布墊,還有各種用於布施的餅乾、糖果、水果、花塔和糯米飯,通常10萬基普一份。

天色微明,古老的香通寺晨鐘開始敲響,新一天的布施又將開始!興奮的遊客們終於盼到從各個寺廟魚貫而出的僧人們。

僧侶們的腳步喚醒了沉睡的琅勃拉邦,也喚醒了人們的善良?遊客們開始捏拌飯糰準備布施。

當僧侶行至身邊接受布施時,這一刻,你會相信:信仰多麼美好,世界多麼美妙!

布施在東南亞各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小乘佛教徒以修行為主,生活靠布施,回報靠誦經果報。

你會發現:施者眸子里真愛盈動,受者肅穆莊嚴,整個儀式散發著純潔的光芒!真誠、善良、小小一簇糯米團,千百年來將信眾、僧侶、佛祖緊緊聯繫在一起!

法國美女也不停地用鏡頭捕獲這一幀幀令人感動的畫面。

參加布施的大部分都是中國和歐美遊客,在當地商販買些糯米,水果等,選個地方跪在那裡,當僧人經過時就可以布施了!

佛教信徒一般用跪式布施,而普通遊客則採用坐式,為了表示對僧侶的尊敬,在布施時,頭部不能高於僧侶的錫缽。

而僧侶們一直保持著每天就靠清晨化緣得來的食物充饑的習俗,並且周而復始地為人們祈福。

沙彌們靠布施得來的食物一日吃兩餐,午後一般不再進食,所以並無葷素禁忌。

琅勃拉邦 其它主要街道,也可看到來自各個寺廟的僧侶們身著橘紅色僧袍,按照長幼排序,挎著缽盆,赤腳走上琅勃拉邦的大街小巷。

許多到過琅勃拉邦的人都說,這裡最讓人難忘的不是美景和美食,而是這神聖莊嚴的布施,是僧侶們這道橙色為這座靜謐的佛國古城增添了最亮麗最祥和的色彩。

布施是學佛中簡單、易行、契理、契機的修學法門之一。所以菩薩六度法門的第一門就是布施門。而廣大佛教信徒亦是以此歷煉自己的身心,增長自己的福慧。

不僅僅只是受,僧侶們只保留基本的果腹食品,而將遊客布施多餘的餅乾、巧克力、水果等物品,則放回其它信徒們的竹筐內,留給需要的人,施受角色瞬間互換,那一切是如此的神聖。

布與施,沒有憐憫也沒有乞討。一切都那麼平和,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著。整個過程神聖而寧靜,讓人明白了寮國人民為何這麼善良淳樸。

來自柬埔寨的老婆婆手捧金缽,臉上滿滿的仁愛慈祥,她微笑著等待僧侶們的到來。

東南亞的許多孩子們從小就要出家為僧,歷經這些,善良便紮根於心。置身此地,你會覺得這是天地間人與人、人與神、信念與信仰最直接、最和諧、最完美的融合!

晨曦灑滿街道,在陽光的照射下,投射出琅勃拉邦人對宗教的虔誠以及人性的善良。

信徒們通過布施,與佛祖進行著一次完美不染塵纖的對話。

無論風吹雨打,僧侶們每天都光著腳,背著錫缽,穿著橙色的僧袍,按照固定的路線,坦然安靜地接受著信徒和遊客的布施。

街頭圍觀布施的各國遊客依然不少,信眾的虔誠、僧人的堅忍、遊客的圍觀...旅遊觀光帶來的現代商業衝擊還能讓琅勃拉邦這道不純凈質樸的風景線保存多久?

雖然有遊客們圍觀和拍照,僧人們依然步履如舊,心無旁騖。

布施的過程遊客可以拍照,但是一定不能打擾到僧侶及整個布施過程,更不能靠近僧侶。

不過當布施逐漸成為俗人眼中的表演,這失落的佛國天堂還能否繼續留存久遠?

日頭漸漸升高,遊走的橙紅色也慢慢消失在街巷盡頭,獨獨留下一份悵然若失的感動於心!與佛同行,善良永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巍不至883 的精彩文章:

為啥說認識台灣,台南這條老街才是真正的開始
泰國這座可能永遠不會完工的偉大建築竟是華人所建

TAG:無巍不至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