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治療月經不調常用的一首方

我治療月經不調常用的一首方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有一方名溫經湯,是治療月經不調的首選方。

其原文如下: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溫經湯方,吳茱萸3兩、當歸2兩、芎?2兩、芍藥2兩、人蔘2兩、桂枝2兩、阿膠2兩、生薑2兩、牡丹皮2兩、甘草2兩、半夏半升、麥門冬1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臨床用於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的漏下不止,月經不調,或前或後,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入暮發熱,手心煩熱,唇口乾燥者。亦治婦人久不受孕。

治一病人,女,流產後出現月經量少,3天就沒了,月經顏色黑,嘴唇乾,小肚子涼,脈無力,處方:溫經湯5克,一天兩次。天天吃,上火了就停幾天再吃,或者停幾天再減量吃(用溫經湯的中藥顆粒容易上火,口腔潰瘍),第一個月月經量稍增多,有血塊。第二個月月經就正常了。

一病人,女,生孩子後出現月經量少,色黑,有血塊,嘴唇乾燥,小肚子不涼,脈無力,處方用溫經湯2克,一天兩次。天天吃,上火了就減量。第二個月經周期月經恢復正常。

這樣的病人有很多,女性生孩子後或流產後,月經不調,口唇乾燥,用溫經湯治療。

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

1、用藥後第一次月經一般都不正常,一般第二次月經就正常了。

2、溫經湯原方顆粒有的病人吃後上火,一般停葯幾天就好了。如病人容易上火可以減少溫躁藥用量或者再加滋陰清熱的葯,或配合知柏地黃丸。

如我治療一女,劉某,31歲。主訴:痛經,月經時間長,每次來10-12天,周期准,月經量中,月經色鮮紅,做艾灸以後血塊少,痛經減輕。經前小腹痛,經期小腹痛,經期結束以後小腹兩邊的少腹痛,腰酸五六天。經期乳房不脹,喝紅糖水有點便秘。嘴唇冬天乾燥。白帶不多,白帶黃綠色。月經期小肚子不涼,經期痛經痛到想大便,有上火的感覺,大便以後疼痛減輕。

前兩天吹空調有點感冒,現在喉嚨癢,乾咳,無痰。

問之不怕冷,沒有惡寒,不怕風,能吹風扇,吹空調,左側肩周炎。

這幾天上午口苦,有點頭暈,胸不悶,脅部不難受,晨起乾嘔。

口不渴,不是很愛喝水,飲食可,平素更怕熱,容易出汗。平素大便一天一次,大便偏干一點,時難解,時容易解。小便因為天熱有點灼熱感,小便其餘時候無異常。能吃涼的。手腳不涼。睡覺好,但容易做夢,精神好。兩髂骨窩無壓痛,兩脈沉力度中等偏弱。舌淡紅(偏紅一點),苔薄白微膩有齒痕。

先用了小柴胡顆粒解少陽表,服用三天後訴口苦沒了,輕微咳嗽,然後囑用調月經的葯。

因為病人整體狀態容易上火,但脈沉無力,艾灸後減輕,月經淋漓不盡,考慮虛寒瘀伴有虛熱,處方用溫經湯,減少溫燥藥物用量。

處方:吳茱萸2g,當歸8g,川芎8g,白芍15g,党參4g,桂枝4g,阿膠4g,丹皮18g,甘草8g,法半夏8g,麥冬16g,益母草12g,桃仁6g,大棗1枚,生薑1片 ,5劑。

處方的第二天就來了月經,於是月經期吃的葯。服3劑以後訴這次來月經肚子沒以前疼,就是有打瞌睡乏力。服完5劑後訴目前月經來了第八天了還沒幹凈,肚子沒有疼了,腰有點疼。

囑第二個月經周期經前服藥,第二個月經周期服藥時因為經前6天吃壞了東西有腹瀉,囑咐腹瀉好了以後服前方5劑,因此於經前3天服的葯,一直服到月經來潮的第二天。

處方:吳茱萸2g,當歸8g,川芎8g,白芍15g,党參4g,桂枝4g,丹皮18g,甘草8g,法半夏8g,麥冬16g,益母草12g,桃仁6g,大棗1枚,生薑1片, 5劑。(因為病人訴平素吃了阿膠就不舒服,考慮阿膠假貨多,去掉阿膠。)

幾天後訴,此次來月經經前經期經後均無痛經,月經來了5天就停了,量也正常,就剩下輕微的腰酸(腰酸也比以前減輕)。囑下個月經期經前再服五劑。

(月經不調,這首方出現的機率最高,臨床還需具體辯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經 的精彩文章:

女人月經量少別不在意!常吃這3種食物,幫你調理月經,保護卵巢!
月經一旦出現這5種異常,說明你的身體很可能出問題了,別忽視!

TAG:月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