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通過三個話題,告訴茶友們「白茶容易碎」背後的真相!

通過三個話題,告訴茶友們「白茶容易碎」背後的真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平時叫囂著喜歡喝白茶的朋友,不知道你們是否發現了一個現象,有的白茶,特別容易碎,嬌氣的像個玻璃瓶,用點力就碎。

上回李麻花清洗一個玻璃茶海,活生生把把手掰斷了,她驚魂未定,一臉懵圈地望著村姑陳:「這茶海,太嬌氣了吧,我還沒怎麼用力呢。」

相同的對話,再次出現,這次,是李麻花形容白茶的。

「我發現啊,這剛做好的白茶和存了好幾年的白茶,都有個相同點。」

咦~一個是新茶,一個是老茶,能有什麼相同點呢?

「都是白茶啊。」

「不!新茶和老茶,都容易碎。你看,這是新做的白茶,輕輕一揉,葉子碎了,稱茶的時候還會發出窸窸窣窣的脆響。喏,老茶也一樣,它更直觀,打開箱子,就能看到許多碎張。」

話畢,她一臉得意地望著村姑陳。

的確,新茶,就像是剛做好的薯片,已碎。而老茶,經過常年的陳化,會出現葉片自動脫落的情況,如同秋風起,葉飄零,自然現象。

李麻花不愧是老茶友,一下就發現了規律。

然,同樣的規律,在新茶友那兒,卻不受用。有的新茶友,全憑視覺買茶,發現茶葉有點碎,就不淡定了。而後,還會發一張別人家的茶給你看看,言外之意:「你看,他家的茶,不容易碎。」

此情此景,村姑陳無言以對。

有個真相,不知道該不該說。若是說了,又怕傷害茶友們的心。倘若不說,茶友們可是要被誤導的。

內心掙扎片刻,還是決定,告訴茶友「白茶容易碎」背後的真相。

《2》

白茶之所以容易碎,與其含水量密切相關。

作為吃貨,舉個簡單的例子,薯條與番薯干。這兩種小食,各位都吃過,一定不陌生。土豆與番薯,算個遠親。

我們都知道,薯片易碎,經常在超市買薯片時,我們都會先輕輕搖晃一下,聽一聽裡頭的聲響。如果聽到雜碎聲音多,我們就會默默放下,拿起另一包,同樣的操作,再進行一遍,挑到碎片不多的薯片。

對比番薯干,它根根柔軟,根本不存在易碎的情況,甚至還會被凹成不同的形狀。

二者差異之大,全然是因含水量大不同。

薯片,含水量低,易碎。番薯干,含水量高,不易碎,在保持形狀的同時,還能凹出各種造型。

你們收到村姑陳的茶,如同薯片,含水量低,在運輸過程中,茶與茶之間難免會有所碰撞,葉片會從茶梗上脫落,甚至會一片完整的葉子會變成若干片小葉子。自然,就會看到小部分的碎茶。

再者,就是茶友們自己平時拿茶的時候,也要注意手上的力度,別太使勁兒,否則茶葉在手中「咔嗤」一聲,碎了。不信你看,喝到最後剩低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小部分的茶碎末出現呢?

避免對白茶造成二次傷害,取茶,請溫柔些。

而那些含水量高的白茶,因葉片和茶梗中殘留的水分較多,使白茶具有一定的韌性,不容易斷裂,也不容易脫落,看起來,好像是很完美,很漂亮。

尤其是茶友們收到茶,打開紙箱。發現這白茶,條索完整,葉片也很勻稱,看著心情愉悅,於是在心裡默默給白茶加分。

然,存放半年後,兩種茶的品質,高下立見。含水量高的白茶,容易出現水味。

您可別以為,外觀越美的茶,越好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3》

為什麼白毫銀針不容易碎?

再細心些的茶友,默默地發現了另一個現象:壽眉、白牡丹容易碎, 白毫銀針卻不容易碎,為什麼?

要解釋原因嘛,要用到小小的物理學。

白茶易碎與否,是因白牡丹、壽眉、白毫銀針的受力面積大小不一樣。

家裡有茶的朋友,請分別取出一根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將三者擺放在一起,看看發現了什麼?

對,白毫銀針體積最小,白牡丹第二,壽眉體積最大。

且白毫銀針沒有大葉子,只有小葉殼,白牡丹的葉片狹長,壽眉的葉片最大。這些外觀的不同,也影響了白茶的完整程度。

白毫銀針,受力面積小,故而不容易碎。

白牡丹,受力面積稍微大一些,有時候會有碎葉子。

壽眉,受力面積最大,比較容易受傷,出現碎葉子。

加上白毫銀針都是芽頭,比較有力量,不容易折斷。你看,是樹枝容易斷,還是樹榦容易斷?肯定是細小細小的樹枝嘛。在白茶界,白毫銀針的芽頭,相當於樹榦的存在,是不容易斷的。

《4》

含水量,對白茶品質有什麼影響?

含水量,是判斷一款白茶能否長期保存的重要指標。

在最新的白茶國標中,對白茶的含水量有明確要求:不得高於8.5%。也就是說,100克的白茶裡頭,水分最多只能有8.5克,多了,是不合格的產品。

不合格的白茶,是不能長期保存的。不合格的白茶,存一段時間後,會變質。

如果是在高溫炎熱的夏天,這些含水量不達標的白茶,容易發酵,出現酸味、霉味,會加速白茶變質。

對於我們喝茶者而言,含水量的差異,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

在舊版白茶國標中,含水量是7%,即100克白茶里,只有7克白茶。

新國標出台後,直接上調了1.5%,這就意味著,100克白茶,我們會少了1.5克白茶,一斤(500克)白茶,將少喝7.5克。

7.5克,擱在壽眉傷害不覺得心疼,要是稀缺的頭采米針、荒野銀針,那得少喝一泡。這筆賬,您自個人會算。

是以,這就是為什麼村姑陳反覆強調,要讓各位買含水量達標的白茶。

《5》

白茶碎葉子多=劣質茶,是一個先入為主的誤區,如同很多茶友會覺得壽眉不好看,下意識把它劃分為「劣質茶」。

然,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事實證明,碎葉子多的白茶,是含水量達標的一種體現,這種茶,是可以長期保存的,並且在保存得當的情況下,能成功蛻變為老茶,讓我們驚喜。

若是有一天,您收到的白茶,有韌性,一點兒也不容易碎,反而是要提高警惕,說不定,這茶的含水量,超標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第41篇:春茶季的主角,竟然是他們!
圖文實拍太姥山荒野白茶採摘,近距離解讀荒野白茶的採摘標準!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