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其實濟公還有後半句 更戳人心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其實濟公還有後半句 更戳人心

有心向佛,卻無法割捨人間美味,這類人往往會在宴席上說一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給自己找個台階聊以自慰。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是濟公和尚說的,其實後面還有一句,很多人都不知道。

影視作品中,濟公和尚整天穿得破破爛爛,搖著一把破蒲扇,放浪形骸,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歷史上真實的濟公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濟公的生活原型叫道濟和尚,南宋著名禪宗高僧,浙江天台人,俗姓李氏,名修緣,法號道濟。

道濟和尚生於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嘉定二年(1209年)圓寂,享年六十歲。

道濟和尚才華橫溢,善於寫詩,他不像大多數僧人那樣,拘泥於吃齋打坐、誦經念佛等表面形式,而是在閑暇時間創作詩歌,寫下了大量詩作,收錄在《凈慈寺志》、《台山梵響》等文集之中。

道濟和尚還十分精通醫術,為很多平民百姓治療疾病,傾力相助,從不收取分文報酬。

做為禪宗第五十祖,道濟和尚的修為不局限於佛教,他對道教也有鑽研及修鍊。

與影視作品的形象相似的是,道濟和尚行為乖張,不修邊幅,被百姓稱為「濟顛和尚」。

道濟和尚不願受清規戒律限制,他喜歡喝酒吃肉,四處雲遊,多行善事,為百姓分憂解難。

道濟和尚曾說過:「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乍看上去,人們會認為他是在談論喝酒吃肉的問題,實際上,道濟和尚想表達的不僅僅是酒肉這等簡單的問題。

道濟和尚學佛,不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是以實際行動展示佛教的本質,諸如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普度眾生等等。

道濟和尚所說的話是在提醒學佛的人,要發自內心做善事,做實事,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

今天仍然有很多學佛的人,熱衷追求表面的形式,比方說為了做功德就大量買魚、蛇、鳥、龜等動物放生。

表面上看是仁慈的行為,實際上,抓捕動物的人不知傷害了多少生靈,造成「抓捕——放生——抓捕」的惡性循環,反倒成了一種自欺欺人的放生秀。

明朝末年,張獻忠為亂蜀地,境內匪患猖獗。一些匪徒欺壓百姓,百姓只好逃到峨眉山的廟中避難。

廟中的主持看難民可憐,就開門收留了他們,不想被匪徒發現,追到寺廟。

主持和尚認識其中一個土匪頭目,就要求他放過這些難民,土匪頭目不想輕易放手,又因主持有恩與自己,不好拒絕,因此提出苛刻要求,讓主持喝酒吃肉,才肯放過難民。

主持和尚沒有拘泥於清規戒律的表面形式,而是以實際行動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他果真喝了酒吃了肉,救了百姓的命,不求功德虛名,只求問心無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英國國王想跟乾隆稱兄道弟 派來的特使遭到了如乞丐囚犯的待遇
他是說死孔融的人 難怪大家都繞著他走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