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森詳解智慧城市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
「2018中歐城市可持續發展暨智能科技創新論壇」18日在津舉行,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在致辭。 新影 攝
中新網天津5月18日電 (記者 周銳)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18日在天津表示,智慧城市不是一個理念或者一個概念,而是充分運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一個新模式,可以讓城市治理更為精細,讓企業發展更具活力,讓居民生活更為方便。
彭森是在「2018中歐城市可持續發展暨智能科技創新論壇」上說這番話的。在當天的論壇上,彭森詳細闡釋了智能科技和城市結合帶來的利好和未來推進智慧城市需要做的工作。
首先,智能科技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彭森表示,「互聯網+」正在深刻改變城市的發展模式和服務方式。網格化的智能管理和環境管理、智慧交通、智能應急指揮系統等都是城市治理智能化的典型體現。
其次,智能科技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中國的智能科技與實體經濟正在深度融合,智能工廠已經遍布了146個行業領域。
第三,智能科技開啟了便捷的城市生活。人們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就能輕鬆地解決衣食住行、各種生活繳費、政務辦理、信息查詢等各個問題,智慧城市的「簡生活」正在成為現實。
不過彭森也提醒說,雖然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智能應用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在建設過程中體制機制仍不到位,碎片化的問題仍比較突出,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彭森認為,要促進城市智慧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智能科技的引領作用,需要著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既要通過戶籍、土地、行政管理、規劃、投融資等領域的體制機制改變來釋放城鎮化紅利,也要通過智能科技和智慧化手段讓改革的方式更直接、操作更簡便、效果更明顯。
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更好地利用智能科技為全體城市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更多地關注中低收入人口、外來人口,包括農民進城以後的利益。
三是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學校、智慧醫療、智慧電力、智慧工廠等。
四是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要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分工。突出企業在科技創新和智能創造中的主體作用,加快人工智慧科技成果的商業化應用,更好地發揮政府在規劃引領、市場監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是務實地推進國際合作。要積極引進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在生態環保、城市治理、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完)


※2018中國山地馬拉松系列賽利川站六月開賽
※台灣2空服員感染麻疹仍出勤 虎航:絕無知情不報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