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明的隕落——黃河之殤

文明的隕落——黃河之殤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一首《將進酒》,不僅讓世人銘記住了那個滿懷豪情壯志卻又懷才不遇的一代詩仙,同時也使得氣勢滔天的黃河形象在人們心中激起一片漣漪。時代的變遷,朝代的更替,斗轉星移間,曾經那譜寫人類文明的大河史記早已變得模糊不清。留下的,只是一片渾濁與焦慮。

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

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皆起源於大河流域。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地以及豐富的水源,為人類的生息繁衍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人們的辛勤勞作下誕生了最早的農耕經濟,因此,大河流域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悠久的大河文明

古今中外的大河文明流淌著一種渾厚的氣息,埃及的尼羅河文明、中東的兩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及流經中國、巴西吉斯坦和印度的恆河文明,文明的衰落使他們一直保持神秘的色彩。然而,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沒有衰落的中國大河文明,更是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斑駁痕迹。國外的大河灌溉流域加在一起,不過20多萬平方公里,而中國長江和黃河的灌溉流域面積為500萬平方公里,超過其他所有大河灌溉總量的10倍之餘。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也是全人類的奇蹟和驕傲。

在中國的大河文明歷史中,國人最早記載的人類活動和留下的足跡基本在黃河流域。逐漸發展成朝代在此地建都,產生了諸子百家、政治、經濟、軍事等早期中華文明。偉大而壯闊、深沉而殘酷、神秘而浪漫、綺麗又深不可測是黃河給人們的印象,正是這份氣勢,使得黃河成為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的寄託物。

GIF

黃河之殤

儘管歷史上黃河曾幾番決堤、頻繁的戰爭迫使人口遷徙,但是它的魅力依舊不減。然而,近代以來,隨著工農業大規模發展,排入黃河的廢污水總量,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21.7億噸,增加至90年代初期的42億噸,黃河流域水質污染日益加重。加之人口劇增帶來的生活用水流量和排污量的增加,昔日的黃河已經不堪重負,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黃河流域居民的用水安全也成為危害健康的極大隱患。

黃河水體中主要污染物為氨氮、揮發酚等耗氧有機物,而有毒有害有機物如多環芳烴的污染,砷、汞、六價鉻、鉛、鎘等重金屬的污染也比較嚴重,這些污染靠自來水廠的水處理工藝是不能清除的,長期飲用這種水,對人體傷害極大,導致各種不適,嚴重時可致癌。

如今的黃河,很難讓人想起他曾今的洶湧澎湃,如今蒙上了一層歲月的滄桑。作為普通居民,我們能做的是加強環保意識、約束行為,同時,也要加強防範飲用水污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志高凈水機 的精彩文章:

TAG:志高凈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