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口渴了,咋個辦?

口渴了,咋個辦?

每天「一個喝嗐」的時間

就把成都生活整醒豁

喝(ho)嗐=哈欠

【參考文獻及注釋】

李榮.成都方言詞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321

吹殼子:同「擺龍門陣」,指聊天,扯閑話。

王婆婆,在賣茶,三個觀音來吃茶。後花園,三匹馬,兩個童兒打一打。王婆婆,罵一罵,隔壁幺妹說閑話。」為成都童謠,是一首用指頭做遊戲時唱的兒童茶俗歌,在遊戲時,邊唱歌邊扣相關的指頭。

成都茶館:竹靠椅、小方桌、三件頭蓋茶具、老虎灶、紫銅壺,還有那堂倌跑堂差不多就構成了典型的成都茶館。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茶館起源於四川。據《成都通覽》載,清末成都街巷計516條,而茶館即有454家。1935年,成都共有茶館599家,每天茶客達12萬人之多,而當時全市人口還不到60萬。在成都,鬧市有茶樓,陋巷有茶攤,公園有茶座,大學有茶園,尤其是老街老巷,走不到三五步,便會閃出一間茶館來,而且基本上都座無虛席。可以說,成都人大約有半數左右是在茶館裡過日子的。至於另外一半,則多半進了火鍋串串店,也是非常貼切了。

日期數字「初」:摘自《御刻三希堂石寶渠寶笈法帖第十二冊蘇軾發帖》之《石恪畫維摩贊》。

日期數字「五」:摘自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軾之帖《九歌》。

醒豁君和PeiPei妹兒

取法薛濤,

每日一箋,

每日一分鐘,

記錄成都人自己的

「老成都,新黃曆」。

Der啊當的

長按下方二維碼加關注

正兒八經地裝怪,假吧意思地研究。

ZU新成都老黃曆,過老成都新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個是風和樹的故事
初次見面,歡迎來到萬事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