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厲害了!「指尖上的醫院」獲國家衛健委表揚!快看是哪家?

厲害了!「指尖上的醫院」獲國家衛健委表揚!快看是哪家?

粵北人民醫院致力於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提升人民的就醫感受。在2015-2017年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中,被國家衛健委授予「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稱號。

記者 | 曹秋香

通訊員 | 朱偉紅(廣東省粵北人民醫院辦公室)

來源 | 中國縣域衛生

去醫院通常是人們不得不面對的痛苦時刻,但廣東省粵北人民醫院的「信息化醫院」建設卻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體驗到了「驚喜」的感覺。

今年初,36歲的歐先生親自體驗了「互聯網+醫療」的便捷。歐先生來自湖南省汝城縣,前幾天他愛人胸悶,他通過粵北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挂號,第二天直接就診。「以往,各大醫院挂號、繳費處總會排起長龍,我們到這看病要四五點鐘起床,現在只要預約成功,過來就能就診,非常方便。」歐先生如是說。

近年來,粵北人民醫院在原先上線預約挂號、預約診療的基礎上,還推出全國首家住院病歷全公開、全省異地醫保即時結算、全市首家購買醫療責任險等服務和措施,多措並舉為群眾帶來更加便捷流暢的服務體驗。

由於有了對患者的信息化管理,醫生可以通過微信等網路渠道隨時把病人找回來,並詢問其近況,動動手指就能完成。「這已經成了常態化的工作方式,醫生比之前更牽掛病人了。」粵北人民醫院院長郭偉強說。

1

推出「全時空」門診服務

說到這家醫院,不得不追溯其歷史。粵北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粵北人民醫院)創建於1886年,原名韶關地區人民醫院,前身是英國基督教會循道醫院,是韶關市規模最大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也是廣東北部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區域醫療服務中心。醫院肩負著粵北及湘、贛周邊地區1000多萬群眾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功能。

談及粵北人民醫院緣何被稱為「江湖醫院」,郭偉強告訴記者:「江湖醫院」的來歷有一些典故,首先是因為廣東省的改革開放比較早,其次韶關市作為廣東省小三線建設的城市,又是所有地級市當中工業化比較早的城市,在這種背景下韶關的專業人才來自五湖四海。改革開放後,位於江西和湖南交界處的韶關,吸引了兩省的醫務人員到粵北人民醫院工作,兩地患者也隨之引入。

近年來,粵北人民醫院門診100%號源開放預約挂號,100%住院患者分時預約檢查。門診醫技科室報告承諾限時服務,X光檢查結束後1小時,B超、心電圖、內鏡檢查結束後10分鐘發布結果……這是醫院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真實記錄。

醫院開通了微信、網站、電話、現場等多種預約挂號途徑,病人只要醫保卡或就診卡在手,挂號、診病、交費、檢查、檢驗、拿結果、取葯等原來繁鎖的多個環節得到相應縮減,排隊等侯時間明顯減少。

醫務人員可在電腦前輕鬆查詢病人歷次的就診記錄、健康資料、用藥、檢查、檢驗結果等內容,開具電子處方,通過醫院信息系統把病人相關信息輸送到各部門。

這天上午8點,在醫院門診大廳,記者發現以往人群熙熙攘攘排隊挂號、繳費的場景已不多見,群眾從醫院信息化建設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這一切都源自於2014年6月,粵北人民醫院在全國首家開通微信全流程就診平台。作為第一家「吃螃蟹」的醫院,微信智慧醫療的大力推廣,使就醫流程得到優化,為每人次患者節省了60分鐘的就診時間,極大改善了群眾的就醫感受。

微信全流程就診平台還附帶了關愛家庭功能,即一個微信用戶可綁定多張就診卡,用戶隨時隨地在自己的手機通過微信幫助家人完成相關操作,家人就能在醫院輕鬆就診。

此外,醫院還推出了「全時空」門診服務,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制約,只要患者和醫生提前預約,即使醫生當天不出診也可以為病人做診治。自該服務推出以來,有17萬人次的患者體驗了該服務。

粵北人民醫院致力於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提升人民的就醫感受。在2015-2017年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中,被國家衛健委授予「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稱號。

2

向患者開放病歷

「醫患糾紛的產生,很多時候源於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等。」2016年8月中旬,粵北人民醫院陸續推進了這項工作,在院病人簽訂病歷開放知情同意書後便可即時查看住院運行病歷,了解包括醫囑、檢查結果、病程記錄、手術記錄、醫療費用情況等病歷的所有內容。經過患者本人授權,患者的親友也能通過手機APP客戶端查看該病人的病歷。在開放病歷的同時,也保護了病人的病歷隱私。

「一開始,醫生會有些擔心,因為病人可以看到醫生寫的每一個字,怕因為醫學知識的不對稱或理解岐義而帶來麻煩,但至今沒有病人因為病歷開放來『找茬』,我們調查發現,病人包括病人的家屬對此項工作百分百滿意,而且病人家屬非常感謝開展這樣的工作。」郭偉強說。

因此,在郭偉強看來,向患者開放病歷,能降低患者的不信任感,從而改善醫患關係。而且,開放病歷對醫生從更高標準上提出了規範診療、提高病歷質量的要求。

心血管內科的白大爺告訴記者,其遠在湖南的兒子現在通過手機APP就能了解到父親的病情,看到父親得到專業細緻的治療,心裡踏實多了。

據了解,粵北人民醫院率先開展的胸痛中心享譽四方,醫院實行致命性胸痛病人優先就診和先診療後繳費,零押金住院,繞開挂號、繳費等非醫療程序,目前搶救成功率達到省內領先水平。

據心血管內科主任唐良秋介紹,白大爺是兩天前從臨省縣醫院轉上來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白大爺兒子是一名教師,不能天天過來詢問病情,通過手機就能開到他父親的病情,既方便又放心。」唐良秋如是說。

郭偉強說:「一直以來,我們希望從病人的角度審視醫療服務,提高患者獲得感,改善就醫體驗。」

醫院醫務科科長黃湛表示,醫生最主要的職責是牢記質量與安全是核心,是基礎,是生命線,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嚴格按照相關指南與規範,儘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把醫療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為此,醫院近年來相繼推出「全年無假日」,對候診時間較長的X光、CT、MR等檢查科室實行彈性上班。創新服務模式,推行「診療卡」和韶關醫保卡一卡通服務,在門診設置46台自助檢驗報告印表機和自助發卡充值挂號繳費機,建立「門診一站式」全程自助服務模式,高效服務患者。

3

「98%的病人不出市」的聯合體目標

以往,雖然常見病在基層醫院就診的報銷比例高於在三甲醫院的報銷比例,但不解決醫療資源如何下沉的問題,患者並不買賬。

粵北人民醫院是廣東韶關市規模最大的三甲醫院,由醫院聯合8家基層醫療機構組成的粵北人民醫院醫聯體是在新醫改背景下做出的積極探索,2016年8月,韶關市人民政府印發《韶關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提出「改變醫保資金定額管理模式,在總額控制的基礎上,結餘留用、超支分擔」,同時「加大醫保政策向基層醫療機構傾斜力度」。

醫療聯合體實施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過也有些需要探索的地方。郭偉強在解讀醫聯體發展之路時指出,醫聯體面臨的最大之一障礙就是群眾對基層醫療的不信任。

有患者表示,不去小醫院主要是擔心「看不了病」「治不好病」,導致大部分患者都擠到三甲醫院。但是在唐良秋看來,現在很多基層醫院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及急救等是完全可以應付的。因此,推行醫聯體分級就診的重點在於改變居民的慣性思維,讓居民遇到常見的疾病優先選擇基層醫院。

郭偉強強調,粵北人民醫院醫聯體成立後,促使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人才技術、信息等縱向延伸下沉到基層,以技術支持為紐帶,開展專科共建、綠色通道、資源共享,以達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目標。

同時,醫院安排專家到成員單位巡診、坐診、教學查房帶教,為成員單位醫務人員,尤其是學科帶頭人、技術骨幹提供定製式培訓,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服務能力;由此,把病人留在基層,真正實現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逐步實現「90%的病人住院不出縣」,「98%的病人不出市」的聯合體目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作為大醫院,應該肩負起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責任。醫聯體單位內,如果碰到疑難病患者,基層醫院可以通過「綠色通道」直接到我院門診、檢查和住院,極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就醫便捷度。」郭偉強如是說。

——大家都在看——

覺得不錯,點個贊吧!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縣域衛生 的精彩文章:

TAG:縣域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