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管局陸磊:效率與穩定的權衡決定了三個層次的金融體制改革

外管局陸磊:效率與穩定的權衡決定了三個層次的金融體制改革

摘要

外管局陸磊:效率與穩定的權衡決定了三個層次的金融體制改革陸磊分析說,效率與穩定之間的權衡,決定了三個層次的金融體制改革。假如技術變革是不可逆轉的,那麼信息和數據技術對金融行業的技術衝擊,以及金融演變對經濟社會的衝擊也都具有不可逆轉性。這兩類衝擊提高了融資效率,實現了範圍經濟。但也形成了對傳統融資模式的創造性解構,和金融市場上的一系列不穩定因素。(中國證券網)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19日在「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我們當前面臨兩大衝擊:技術對金融行業的衝擊,和金融要素供給對整體實體經濟的衝擊。

陸磊分析說,效率與穩定之間的權衡,決定了三個層次的金融體制改革。假如技術變革是不可逆轉的,那麼信息和數據技術對金融行業的技術衝擊,以及金融演變對經濟社會的衝擊也都具有不可逆轉性。這兩類衝擊提高了融資效率,實現了範圍經濟。但也形成了對傳統融資模式的創造性解構,和金融市場上的一系列不穩定因素。

具體而言,一是在交易層面,傳統金融表外化和金融業績業態,導致了金融保障機制的不穩定性。由於歷史數據信息不能排除經濟環境和市場主體的不確定性,因而不能完全推斷未來。原本應該由機構承擔的表內業務風險應交易的法律關係被擴展至公眾,比如股市、匯市和債市的波動。

二是在市場層面,數據的集中是基本趨勢,這將導致原本存在防火牆的股權、債權和貨幣匯兌等不同市場被信息中介打通,而綜合化經營有風險。

三是在清算層面,在網路社會很容易形成一致性預期,一致性預期在價格上反應,可能出現劇烈和高頻的市場波動和風險。比如極端情形的下一致看漲和一致看跌。

陸磊認為,在技術提升效率和衝擊造成不穩定之間,如何權衡取捨,決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體系變革的基本方向。

他認為變革有幾個基本方向。首先,標準的一致性,這是市場主體和市場本身變革的基本趨勢。資管新規就是一種嘗試,它試圖給銀行、信託、券商、基金和保險子公司等從事同類業務機構,劃定基礎性的行業標準實施規範。這僅僅是一種邊際調整,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也應該是面向下一步技術供給和衝擊的首要方法論依據。

其次,行為監管工具箱的創新,這是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方略。陸磊表示,可以預見我們未來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信息的準確性及其濫用。而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在這種衝擊面前毫無疑問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此外,陸磊說,在中央銀行方面,越是技術進步,越需要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也就越需要最後的流動性供給方,而不是去中心化。原因在於,預期的不穩定性和極易形成的單變性和流動性浩劫。實際上這與通貨膨脹目標和貨幣政策規則無本質區別,也符合2008年以後全球中央銀行普遍把穩定金融市場和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作為新增目標選項的基本趨勢。

(中國證券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證券網 的精彩文章:

升級版「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

TAG:中國證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