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今朝55條航線連世界,武漢插上夢想之翼飛向國際化

看今朝55條航線連世界,武漢插上夢想之翼飛向國際化

位於漢口黃孝河路的武漢市交委大樓民航辦公室,抬眼可見的牆面上,掛著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上面的國際及地區航線密密麻麻,已經有55條;而就在20年前,這張地圖上,武漢連接的國際及地區航線,只有1條。

就是這間只有20多個平方米的小辦公室,不斷地拓寬著大武漢邁向國際大都市的空中通道,也見證著武漢民航國際線從「飛一趟虧損10多萬」,到如今多數航線上座率在80%以上,航線已直通四大洲。

天河機場T3航站樓開通,武漢張開懷抱迎接全球客人

過去:飛一次國際航班要虧10多萬

「以前,天河機場的國際航班數量少,而且部分航線因效益不佳一度停航。」武漢市交委民航辦主任李虎告訴記者,1998年,南航開通武漢至日本福岡航線,成為湖北民航史上首條國際航線。此後14年間,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先後在漢開通10多條直飛國際航線,但多因客源不足而停飛,最低谷時僅剩5條。

在東方航空武漢有限公司,不少人都對那段日子記憶猶新。

2006年9月15日,武漢天河機場,一架「楚燕」MU213/4航班緩緩升上藍天,兩個半小時後,它輕盈地降落在韓國首爾。這已是東航第20次執行該航線任務,而這次起飛又給該公司帶來10多萬元的虧損。

「當時,武漢到首爾這條線是飛一次虧一次。」東航相關人士稱,一般而言,一個國際航班的平均上座率要達到40%左右才能維持正常運轉,而那時武漢的平均上座率才10%左右。這意味著,每飛行一次,就要凈虧10多萬元有時達幾十萬元。

武漢最早的一批空姐、如今已是南航五星乘務長的張蓉回憶稱,當時的飛機很小,晚上10點不到機場工作人員就下班了。武漢僅有的幾條國際及地區航線,多是去往港澳台地區和韓國、越南等地,沒有開通洲際航線。

那時,武漢與日韓等地經貿往來也不少,航空旅客吞吐量也是連年增長,為何國際航線經營難以為繼?

武漢民航人士分析稱,航線是需要培育的。每開通一條國際航線,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來培育這個市場,但龐大的前期投入誰都不敢輕易來承擔,因而造成國際航線時開時停時間不固定,乘客難以安排行程,最終導致武漢本地的公商務出境人員和出境旅遊團,大多選擇了從異地航空口岸出關。

2006年8月24日,武漢市在全國率先出台了《武漢航空發展引導專項資金獎勵辦法》,對新開航線給予獎勵,湖北省政府和武漢市政府為此設立專項資金五千萬元。

天河機場新塔台

現在:多方協調加密國際航線網

2012年4月,武漢-巴黎AF139航班騰空翱翔。這標誌著我國中部首條洲際定期直達航線正式開通,武漢成為中國內陸直通歐洲的「中轉港」。

「開通這條航線給人的感覺,按現在時髦的說法就是『壕』。畢竟當時武漢定期國際航線只有首爾、中轉廣州至胡志明市等寥寥幾條,一下子開通一條如此高規格的國際大線,真的是令人難以置信,別人都覺得不可能成功。」武漢市交委民航辦副主任李亦卓說。

開通前的各種努力與艱辛,確實令人難以忘懷。

2010年,法國領事館提出能否開通武漢直航巴黎航線。那時,在漢法資企業越來越多,直航需求迫切。武漢市交委民航辦立即聯繫了南航、東航等國內多家航空公司,但得到的答覆都是不願意開,因為開一班會虧一班。但各方一直沒有放棄,法國領事館後來又找市領導,市領導交辦給武漢市交委,武漢市交委對國航、南航、東航等都做過專門調查,不斷地溝通,同時,通過武漢市政府協調國家民航總局,甚至通過外交途徑等,才談妥了航權、時刻等,終於,兩年後法航決定把這條航線開起來!

也就是在2012年,武漢決心打造一張通往全球的國際航線網路,國際及地區航線開始爆發性增長。

武漢市交委民航辦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開通首條至巴黎的洲際航線後,武漢空中對外大通道不斷拓展,至2017年,武漢民航開通了國際及地區航點45個、開行國際及地區航線55條(含不定期航線),包括武漢-舊金山、巴黎、羅馬、莫斯科、聖彼得堡、悉尼、迪拜航線等,形成直達歐美及大洋洲,覆蓋東南亞、港澳台的國際及地區航線網路。

湖北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幾年武漢民航實現了大跨越、大發展。2017年,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2313萬人次,同比增長11.4%,其中國際及地區旅客262.63萬人次,同比增長14.1%,繼續5年保持中部第一,增幅居全國前列。

航班飛離天河機場

未來:欲率先建成中部門戶樞紐

目前,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的整體客貨運量還沒有躋身全國前十,但從全國的交通布局來看,大武漢航空承擔的是湖北乃至整個中部地區邁向國際化的重任,武漢市交委一直圍繞著這一目標,不遺餘力地進行謀劃。

武漢市交委民航辦主任李虎稱:「國際航線的加密開行,不僅僅只方便武漢市民及鄰近省份旅客來漢乘機,也為全球高端產業落戶武漢及本地企業走出國門帶來了便利。其實,這種便捷的背後,更多的看不見的工作一直在穩步推進,包括進出天河機場的高速公路建設,地鐵、城鐵、高鐵規劃及建設等等。」

在武漢市交委和有關部門的協調推進下,這些藍圖正一步步實現:機場二高速建成,從武昌開車直達機場也就40分鐘左右;天河機場至陽邏港的快速通道和機場快速環線也在建設中。除此之外,地鐵進機場、武孝城際動車進機場,讓「8+1」武漢城市圈都能融入國際化。未來,還在積極謀劃武漢火車站直達天河機場的快速軌道線路,遠期還有沿江高鐵進機場。

記者從湖北機場集團了解到,2016年從武漢出發的國際及地區旅客中,約有四成旅客來自省內其他城市及臨近省份,豐富的國際航線網路配合便捷的高鐵連接,吸引不少來自湖南、河南、江西、江蘇、福建的旅客來武漢中轉,其更大意義在於將武漢打造成我國中部赴歐美的集散地。

據統計,武漢-巴黎航線開通後,進駐武漢的法資企業年增長約20%,而在漢簽證去往法國的商務、旅遊旅客年增幅達到了50%左右。至2017年底,在漢世界500強企業達254家。武漢人與世界也越走越近,如今,武漢人遠赴埃及、突尼西亞、摩洛哥等非洲旅遊目的地也很常見。

武漢市交委民航辦負責人表示,至2020年,武漢市將基本建成中部門戶樞紐機場,旅客運輸保障能力達到4500萬人次,航線直達五大洲,國際及地區航線達到70條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天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老人坐計程車落下住院費 民警一小時找回
囂張!男子在「天眼」下盜車,民警追蹤出擊擒賊

TAG:楚天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