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尿床、嬌氣、磨蹭……糾正壞習慣前先做這件事,孩子自覺配合你!

尿床、嬌氣、磨蹭……糾正壞習慣前先做這件事,孩子自覺配合你!

妙妙6歲了,可還是尿床,媽媽已經無數次警告過她了,而且半夜還會把妙妙從睡夢中拖起來去尿一次,可第二天被褥上還是一張大「地圖」。

5歲的貝貝膝蓋擦傷了一點兒,她哭著要求爸爸給她擦藥,爸爸說「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點兒傷不用擦藥」,她又去找媽媽說她很疼要求抱,媽媽也很嫌棄她「你不是小寶寶,你長大了,一會兒就好了」。貝貝經常哼哼唧唧,動不動就哭的毛病讓爸爸媽媽很是心煩。

「諾諾,你快點兒吃,要不我們就遲到了!你不怕老師批評你嗎?」這已經是媽媽今天早上的第三次提醒了,可諾諾還是慢悠悠地挑著盤子里的菜,不停地攪和飯菜,嘴裡嚼著的就是不往下咽。媽媽氣不打一處來,衝到他面前「別吃了,走走走!以後吃得慢就別吃了!」說完拽起諾諾就走!

……

這些「壞習慣」你家會發生嗎?發生以後你的反應是什麼?「這個不應該!這樣做是不對的。」或是「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膽小脆弱?怎麼就不聽我說的?總和我對著干?」……

當問題發生,我們的反應是「我們非常想糾正孩子當下的行為,因為我們覺得這個行為是不對的。」那我們的解決辦法是什麼?生氣大吼?說教講道理?還是忽視不耐煩?基本上這些辦法都不會奏效,或者當時奏效但很快又會變回老樣子。通過批評、訓斥來說服孩子糾正行為時,通常都不會成功,換來的卻是錯誤行為的延續和加強。

我們都希望孩子按照我們的期待去成長,但當遇到孩子的這些行為的時候,當這些壞習慣「屢教不改」時,父母又該怎麼辦呢?

那我來告訴你一個秘訣,當注意到孩子的行為需要糾正時,我們的第一步要做的其實是和孩子「聯結」,然後才能走到糾正行為的這一步。如果沒有「聯結」這個前提,那麼我們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真正幫孩子糾偏的。

那麼什麼是聯結呢?通俗一點講就是進入孩子的世界去理解ta,看到ta的感受並接納ta的行為,調整自己的頻道和孩子同頻。然後孩子的行為會自然糾正,我們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具體做法我來示範一下:

當妙妙又尿床了,看著妙妙難為情的樣子,媽媽上前抱了抱她,「有點難為情了是嗎?小龍頭沒有擰緊是嗎?」妙妙被媽媽的幽默逗樂了。「晚上需要我給你放一個尿墊嗎?看看明天會怎樣?」

尿床不是孩子的錯誤,相信她也不是故意的,理解她,支持到她去改掉這個「壞習慣」,她會更加有力量和勇氣去自己面對這個問題,而這就是聯結!這裡媽媽通過肢體語言 「抱抱」和關注孩子感受的言語去聯結,通過提議解決方案「晚上需要我給你放個尿墊嗎?」來邀請孩子的合作。

當貝貝摔倒了大哭要擦藥,爸爸蹲下來摸摸貝貝的腿,「疼嗎?還可以走嗎?」。貝貝的感受被爸爸關注到了,她陡然生出一股願意克服困難的勇氣,神氣地告訴爸爸「沒問題!可以走,你看!」。她和爸爸有聯接!如果她走向媽媽要求媽媽抱著走,媽媽可以看看傷口,如果媽媽想讓孩子更堅強一點,可以說「我知道你有點疼,但我不能抱著你走,不過我可以陪你休息會兒,直到你自己可以走。」

諾諾吃飯磨蹭,一定不是第一天了。早上時間緊,媽媽走到諾諾跟前,摸著他的頭和臉蛋說「媽媽現在需要你的幫助,你可以幫我嗎?」 諾諾看著媽媽點點頭,「那你能用5分鐘吃完飯嗎?或者吃不完也可以5分鐘後我們出門?」

孩子在這個有限的選擇中會做出自己的決定!當然我們不可能每次都讓孩子這樣,關於吃飯我們有別的教養工具,但這裡起作用的其實是聯結!

當我們和孩子有了聯結,糾正孩子的行為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這樣去糾正孩子的行為,不僅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同時也讓孩子滋生了內在的勇氣。

各位父母,如果你學會了這個秘訣,那麼大膽地去用吧,孩子將受益終生!記住,糾正前請你先和孩子聯結,習慣的養成就會是自發的了!

帶娃是個辛苦並快樂著的過程,馬上要到小朋友一年一度的六一節日啦,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出來放飛下吧

這個六一,超級育兒師將聯合 Club Med Joyview 度假村,在最美竹林所在地安吉,來一場摩登休閑親子游。現在報名,還免費贈送價值300元熊貓竹子博物園遊覽噢,馬上掃碼了解詳情吧!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家中這兩種關係處理不好,孩子一生都不會與人和睦相處
這種病5-7月是爆發期,嬰幼兒最易感染,危及心腦可致命!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