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黑不吹,日本戰國是否真為村長械鬥?

不黑不吹,日本戰國是否真為村長械鬥?

說到戰國時代,我們先想起的肯定是中國東周時諸侯爭霸的年代。那是一個名將輩出,禮樂崩壞,以下克上的時代。但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同樣有一個名將輩出,以下克上,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但由於日本國土狹小的限制下,日本戰國的戰爭規模與中國戰國的相比有很大的區別。這就導致如今對日本戰國了解不深的人認為日本戰國實為村長械鬥。而現實是否真為如此?歷史會給我們答案。

一般來說,日本戰國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終於1615年豐臣氏的滅亡,將近150年。應仁之亂之所以為日本戰國的開端,是因為這場戰爭後幕府大權旁落,再也控制不了地方大名。這個情況是不是感覺很熟悉?當年周天子亦是如此。

早期戰爭規模小似械鬥

大名不受幕府控制,兼并戰爭也在日本各地出現。戰國初期,各個地方的「國」的守護轉變為大名。但當時的徵兵制度仍以封建時代的「兵農合一」為主,即農民在戰時有受徵召入伍。農民雖為戰爭隊伍的主力,作戰的主力卻為大名的家臣集團。家臣為忠於大名的下一級領主,大名分封其土地,其可以擁有軍隊,而這些軍隊便是大名對外作戰的主力。固戰國初期各大名間作戰的大多是家臣在前作戰,農民則是在助威。同時,日本耕地面積小,糧食產量低。日本戰國以石為計算糧食產量,其中一萬石大約為四五百士兵的口糧。而當時一國石高多為二三十萬,一國中還有多個大名,所以戰爭規模小,戰爭時間短,戰損率低都是日本戰國早期常出現的狀況。如戰國初期典型的以下克上的大名」北條早雲」,攻佔伊豆半島時只用了500人,其中300人還是借的。總體來說,日本戰國初期的戰爭可以說為似村長械鬥,但仍有一些較大規模的戰役。

河越夜戰:八千破八萬的奇襲戰

中後期說械鬥已是黑

正如中國春秋戰國的發展軌跡一樣,日本的大名經過多年征伐,到中後期,地盤大都在少數幾個大名的手上。這地盤一大,糧食產量就多,養的軍隊也多了。但這些都是客觀因素,主觀因素還是因為戰國大名們實行「兵農分離」的趨勢。其中典型的代表為織田信長,在此政策的推動下,信長手下的職業化軍隊比其他大名的軍隊素質更高,戰鬥力也更強,才有天下布武的資本。中後期的戰爭規模已多為萬人以上的合戰,戰損率也更高。

織田信長

中後期的戰爭規模已經不是村戰的程度了。關原和戰雙方動員近十五萬人,長筱之戰近六萬人,而戰國最慘烈戰役為第四次川中島之戰 ,武田軍以20000人對上杉軍13000人,戰後傷亡率傷亡率上杉方72%、武田方88%。這在國土面積相當於湖南的,當時人口只有1000萬的日本,已經是將戰爭潛力發揮最大了。

川中島之戰

關原合戰

雖然說日本戰國是村戰多為調侃,從歷史的客觀事實來說。日本戰國前期總體似村戰,中後期已不是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益叔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益叔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