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之後為何無法實行擴張戰爭,主要在於這3點!尤其是最後一點

宋朝之後為何無法實行擴張戰爭,主要在於這3點!尤其是最後一點

原標題:宋朝之後為何無法實行擴張戰爭,主要在於這3點!尤其是最後一點


中國古代王朝的軍事實力,彷彿唐宋就是分水嶺,唐朝之前,各個朝代都尋求開疆拓土,軍事處於擴張狀態,而宋朝之後,大多處於「內緊外寬」,把過多的經歷都放在了國內,而無心發動大規模擴張戰爭。


當然,這種說法也太絕對了,宋朝河湟拓邊可是持續進行的開疆的,明朝下西洋算不算對外用兵,盡滅馬六甲海盜,宋剛開始也是想開疆拓土的,可是幾次對外戰爭都以失敗告終,其中最慘的一次讓,將士全部都死在了戰場上,從那以後,宋基本就不在擴張了。明也是,南方的貴州,雲南都是明打下來的,明中前期,明軍過幾年就會進入蒙古草原進行掃蕩,只是後來花錢太多了,就不了了之了。



管理維護成本遠遠高於收益,這就是大多王朝一直對邊疆地區沒有興趣的原因,除非是有戰略威脅。另一個原因就是古代的交通導致中央行政管理的範圍基本發達極致了,中央王朝打下來地盤,維護還需要大量的資源財政支援,最後培養出一個半獨立狀態的軍閥。你看蒙古帝國那麼大,成吉思汗也沒辦法直接統治那麼廣闊的地方,最後還不是當地藩王自治。


總的來說,造成這種情況發生主要有以下三點,1,得國不正者,守內而虛外,宋朝揚文抑武,導致武人地位低下且處處受朝內文人掣肘,因此對外鮮有勝利,兩宋皆亡於外,正是最極致的體現。2自古以來一般都是開國一,二代君主開疆拓土(因為一有能力二來兵鋒較盛三有將敵人消滅殆盡的願望),往後有守成者已然不錯了,像漢武帝,唐高宗之類的比較少,宋朝時太祖對契丹已無必勝的決心,其後每下愈況。



3,宋時契丹女真等因學習漢民族政治形態,形成了向封建制度過渡的政治形態,無論其固定的生產方式,還是軍事組織結構都較以往時期的單純游牧民族有了極大提高,在佔領漢地後還可以進行生產補充和據守。跟以往的游牧民族只搶掠不佔有的形態完全不同,在其佔有燕雲之地後,進行了有效的統治,因此無論是糧食,兵員補充都可以就地補充,為據守此地打下基礎,反過來,就可以以此為根據地跟中原叫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末戚家軍因何衰落,是根本算不上精銳,還是一個女人造成的?
晚清可以造軍艦,為何民國連大炮都造不出?不僅僅是缺8000萬銀元

TAG:塵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