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中蔣介石為何堅持不抵抗政策呢?網友指出三大原因讓你明白

抗戰中蔣介石為何堅持不抵抗政策呢?網友指出三大原因讓你明白

大家都知道,在抗戰前期,蔣介石是堅持不抵抗政策的,知道西安事變後,張學良來了個兵諫,才改變了這種情況。今天虎臣要帶大家看的,就是抗戰中蔣介石為什麼堅持不抵抗政策?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網友怎麼說。

第一位網友表示:不抵抗的原因要從多方面考慮。第一,從軍事實力上看,當時中日軍事實力相比就好像鴉片戰爭的清政府和英國侵略者的差距,這一點從一二八淞滬會戰時期就已經體現出來了。第二,從政治上看,蔣介石不是不想抗日,他是不想這麼早抗日,不想這麼早跟日本人消耗軍力而給紅軍喘息和壯大的機會。第三,他在等美國人幫他,而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前,美國人給蔣介石提供的幫助力度並不大,而蔣介石自知不是日本人的對手,所以他堅持不抵抗政策。事實證明不抵抗政策是愚蠢的。

第二位網友表示:軍閥割據的狀態,名義上的大總統,並沒有太多話語權。當然這時候老蔣還不是大總統的,你可以稱之蔣主席、蔣委員長。老蔣自己格局太小,仍然是軍閥思維,並沒有把自己上升到國家元首的高度。而且,私下裡想,九一八事變對老蔣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東北一直是仰日本人的鼻息過日子,張學良又在中原大戰中控制了華北各省軍政,實力不在老蔣之下,遲早是要翻臉的。但是呢,張學良在中東路事件得罪了蘇聯,現在又和日本人撕破臉,丟了東北老窩,閻錫山乘機東山再起,又光明正大的控制晉綏。小張立刻夠不成威脅了,反而只能依靠中央活命,讓他去大別山就去大別山,讓他去陝西就得去陝西。

最後一位網友表示:對比日本武裝設備之先進,中華民國國軍當時並無單獨對日作戰之條件。加上各國未納中國為盟邦,因此面對日本進逼(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2年一二八事變等),國民政府只能一方面由國際聯盟力促各國干預日本之威脅,另一方面盡其所能延後中國全面對日開戰之時間表,以爭取時間備戰。其表現在於盡量疏導國民情緒,在軍事上盡量做有限度對抗,以和談為主軸,以避免日軍挑釁期間,軍民的傷亡擴大為戰端。(「九一八」之後的正確國策:攘外先安內)

不知道各位網友怎麼看呢?歡迎關注虎臣,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給虎臣投稿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臣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三國中的兵神,一生沒有過敗仗!陳壽都感嘆諸葛亮不如他!
他用13副甲胄起兵,打下萬里江山,延續幾百年!

TAG:虎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