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制度施行是有一定的條件,到了宋代再談恢復封建

制度施行是有一定的條件,到了宋代再談恢復封建

證史傳之是非,即使是一言一語也果面錄之。另一部分是馬端臨的議論,全書有總序,每考之前一般都有序文。《文(通考》二十四四考,包括田默、線幣、戶口、職役、征征権金士、N用、選選舉、學校、職官、鄧社、宗廟,王禮、樂、兵,刑、經舞,音系、封建、象緯、物異、地、四裔(yi)。這包言封建社會政治,、經經濟、文化、軍事、地理、民族、邊鄰、風俗等各個方面,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的剖視圖。《文獻通考》比《通典》加重經濟生活的內容的記載,並且把「田賦考」放在首位,這很能顯示馬端臨的見解。馬端臨認為社會是不斷前進的,制度也隨時代而變革的。宋朝滅亡以後,他對南宋小朝廷的腐朽,極為憤慨。馬端臨強調「古今異宜」,應當按照時代的需要,變革各種制度。因此,他認為古代的封建、井田等制度施行是有一定的條件,到了宋代再談恢復封建、井田,是書生之論。但他又把封建、井田的施行歸之於三代有「公天下之心」,這又看出他思想的局限。

他也認為歷史發展有階段性的的區別。對王安石的變法他基本上是贊同的,但對某些措施也有批評。馬端臨生活在宋末元初的歷史大變動時期,他通過文獻的綜羅,來思考歷史的興衰。《文獻通考》也是兩宋三部通史鉅(j)制(另兩部是司馬光《資治通鑒》、《鄭樵《通志》)之一,與《通志》、杜佑的《通典》一起合稱為「三通」。 宋代的史學家還編纂(zuan)了以歷史事件為中心的紀事本末體酒史著作。曾經擔任南宋國史院編修官的袁樞(公元131年-1205年),編了一部《通鑒紀事本末》,共四十二卷袁樞頗愛史學,精研《資治通鑒》,但苦於《通鑒》卷恢(xhi)浩,難以檢尋史事起訖,於是以《通鑒》為藍本,另加編排,以事分類,區別事目,將重要事實分類編纂,撰成《通鑒記事本末》書。書中以一事為一篇,自立標題,詳其本末。起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征准南》,共四十二卷,二百三十九篇。取捨裁勇,為精當。《通鑒紀事本末》是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的通史著作。

以前史書只有編年、紀傳兩體,互有短長。袁樞創立紀事本末體,因事命命篇,別創一體,不循常格,是對歷史編纂法的一個重要突破南宋花鳥畫方面,基本沿續著北宋宣和時期的工細寫實的作風,生生動用有加,畫風/加出現重大的轉變。世的南宋院體體花鳥數量顧多,但但其中大幅的捲軸畫較少,多是圓形、方形或少量異形的小幅,主要用為團房明、室內裝修傢具上貼路和燈片子等。這些小構圖生動簡潔,主題突出,描繪精密,是南宋花鳥畫中富有特色的部分。從畫法上看,雖都是是設色畫,仍可區分為以敷粉暈色為主,軸以色勻描,不露墨筆蹤跡的近於沒骨花的畫法和顯示墨筆勾勒之美的畫法兩類。南宋著名的花鳥畫家有林、吳柄等。吳炳是昆陵(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在他的傳世作品《竹雀圖》中,棘(ji)竹勁秀,雀鳥閑逸,畫的是宮廷流行的安詳閑適的情調。畫面景物聚於下側,構構圖已受到南宋院體山水新風的影響。南宋畫院名家多兼工各體,一一些不以花鳥名世的面家,所作花鳥也可觀。著名名山水畫家馬遠的花鳥畫有《白(q6rng)圖》和《雲仙否圖》傳世,近於「沒骨花」的的畫法,風格纖麗秀關。

他的兒子馬有《層疊冰(xi0o)圖》和《綠圖》傳世。《層疊冰納圖》是一幅畫梅花的立軸,其疏枝冷艷的風度成為傳世南宋花鳥畫中的名作此外,在傳世宋人團扇或方幅中,有大量花鳥畫,其作者已不可考。雖都是設色之作,其勾勻動筆法,各具其妙,絲毫不亞於前述名家之作,反映了南宋時期花鳥畫長盛不衰,名手如林的情況。南宋還有一種以畫近景山水中的禽鳥為題材的作品,性質介于山水畫與花鳥畫之間。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寒鴉圖》《松潤山禽圖》天文學是我國歷史上一門古老的科學。北宋時期,由於農業經濟的發展,更需要有完善的天文曆法來指導農將。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正月,宋朝行楊忠輔創製的《統天曆》宋朝曾在公元1075年頒行了由衛朴創立的《天曆》;公元1107輔製成《紀元歷》,首創利用觀金星以定太陽的方法。

慶元年(公元1198)九月,因所用《紀元歷》「占候多差」,寧宗下今更造新曆。五年(公元1199)五月,楊忠輔創製新曆,呢名為《統天在《統天曆》中,天文學家楊忠輔首先使用365.2425日的精密歲實數值,這與現代所測數值只相差26秒,面與現行的公曆所採用的數據相同,比西歐《格里曆》的頒行早383年,並認為回歸年長度呈古大今小的變化狀態。但因推測日食等不驗,《統天曆》只使用到開三年(公元1207年),開禧三年又造造《開禧歷》,附《統天曆》,於世45年傳,至宋時,其內容已有不少錯同之處再加上陸續發現,《修本草》已遠不能適應物新的)待整理相修口會對所以物的案開室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出的葯本劉、醫馬乙,命體因張素,(x0),王從值,人復主、王光,陳阻,安自良等九人,修T《新修本草》,後成《開寶新譯定本草一,房正錯誤,增2寫文之外,在該書中還增收了一都分新葯,使子,威風仙、何首烏等常用藥物。趙親自為序,刻印開寶新詳定本草》印行後,發現仍有部分不安之處,於是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宋政府又命王光右.李防(沿ng).電蒙等重文加修訂,對某些歸類不當的藥物加以調整,再次增收一些新葯,成書化二十一卷,名為《開寶本草》。

《開寶本草》比《新修本草》新增葯術物139種宋時還有一些私撰本草並行於世,其中許多經驗和知識為官修藥典所不備,嘉右二年年(公元1057年),宋仁宗又命增修《開寶本183草》,在《開寶本草》的基礎上,附以《蜀本草》《本聲草拾遺》《日華子本草》《藥性論》等各家之說,又選錄其他醫藥著作及經史請書中有關藥物的知識,於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編成《嘉祐補註本草》,簡稱《嘉佑本草》。《嘉本草》比《開寶本草》新增藥物近百種唐宋流行的本草藥書,葯圖多為手繪,長期傳抄,以致原觀難,品類混雜。太常博士蘇頌對本草素有研究,深感圖經混亂,不宜適用,遂上奏朝廷,建議對本草圖經進行重新整訂。朝廷接受了蘇頌的建議,並於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下令各州郡,將所產各種植物、動物,礦物等地道藥物,製成標本,並繪製成圖,註明生長情,採集季節、效用用功用等,呈送京師,進口藥材則命令關稅機關及氧人拼清來源,說明出處,並選送樣品到京,以供繪圖之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皇帝主持殿試,一考生第一個交卷:皇帝大怒: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理宗登基傳奇 (上)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