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滴滴公布最新整改措施:人臉識別加全程錄音!你能接受嗎?

滴滴公布最新整改措施:人臉識別加全程錄音!你能接受嗎?

21歲年輕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時不幸遇害,這一悲劇讓整個社會感到心痛。悲劇已經無法挽回,接下來最應該做的,就是盡全力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這一事件凸顯了滴滴在平台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當然也不能因此就把滴滴一棒子打死,畢竟任何行業都是魚龍混雜,百分之百安全無憂是不現實的,只有盡全力把危險概率降到最低。

事件發生後,滴滴也宣布了多項整改措施,包括車主截單前需人臉識別、下線順風車社交功能等;同時滴滴還就整改過程中長期困擾的問題向大家的徵求意見。 其中最有爭議的是,在每個行程中對車內情況進行全程錄音。滴滴表示,錄音的行為將明確告知用戶,並經過用戶授權方可使用軟體,這樣不但可以提升服務質量,同時也方便在發生車內糾紛或治安刑事案件時取證判責。整體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全程錄音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這事可以從兩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全程錄音的必要性。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要想公正客觀的說清楚、得出結論,可靠的證據都是首要先決條件,那麼證據從哪裡來呢?除了事後調查取證,最佳途徑當然是事中拍照、錄音、錄像等。

此前發生的「滴滴司機暴打投資人」一事,滴滴方面就迅速公布了事發前司機和乘客的通話錄音。雖然整個事件最終結束得有些匆忙,但是毫無疑問,通話錄音的公布在最大程度上讓外界和公眾了解到了不容辯駁的事發過程和真相,不管是司機的問題還是乘客的問題,在鐵一般的錄音證據面前,都不存在狡辯、撒謊的可能。

另外,現在很多私家車內也都安裝了行車記錄儀。為什麼?還不是為了在出現意外時可以有證據說話,尤其是碰瓷、車禍之類。很多事情,正是因為缺乏事發時的錄音錄像等明確證據,事後只能靠當事人口述或者舉證,難以讓人信服或者分辨是非,落下不少「冤案錯案」。

網約車、計程車本質都是一樣的,在其中乘客相對來說屬於弱勢群體,特別是很多人缺乏安全保護意識或者自我保護能力,有錄音這個「保護神」存在,安全係數無疑會大大增多,司機想圖謀不軌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當然司機也能同樣得到保護,畢竟大家都是人,萬一有居心不良的乘客,也不至於百口莫辯。

另一方面就是對司機、乘客隱私的保護。

雖然現代社會隱私問題泛濫,很多時候大家的隱私都被泄露得一塌糊塗,但我們仍要竭儘可能保護自己。

乘坐網約車,雖然處於半公共空間,並非自己的絕對隱私之地,但我們仍免不了期間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說和親朋好友通話、好友之間互相聊天之類的,這些如果也被錄音保存,恐怕大家都難以接受。

這種情況下,一是要看乘客的意願,如果乘客覺得自己的隱私更重要,對自己的安全有信心,那就可以也允許選擇不錄音。如果乘客能接受一定的程度的隱私損失,更在意自己安全,那就可以錄音。

當然無論哪一種情況,對平台都是更大的考驗。如果乘客不想錄音,這時候如何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保護司乘安全?如果乘客允許錄音,如何保證隱私不外泄、不被錯誤利用,讓乘客放心?這都需要平台細細研究。

總的來說,乘坐網約車全程錄音,無論對乘客對司機還是對平台,都是利大於弊,當然前提是乘客自願,平台也要保護好司乘隱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鹿幽鳴 的精彩文章:

FAANG三周累計蒸發3970億美元,Facebook、蘋果、亞馬遜怎麼了?
華為霸氣裁員,網友抵制蘋果,封殺中興的美國害怕了?反轉開始!

TAG:鹿幽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