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魚的鰓部發黑髮紅爛掉,這些都要引起重視,一不小心就感染其他魚只

魚的鰓部發黑髮紅爛掉,這些都要引起重視,一不小心就感染其他魚只

爛鰓病是由柱狀黃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本病對金魚和錦鯉危害較大。國外報道,鮭科、鯉科、亞口魚科、叉尾鯝科、棘臀魚科、鰺科等數十種魚都可發生本病致死。從魚種至成魚均可受害,對成年魚危害最大。當水溫達15℃以上時,該病開始發生;在水溫15~30℃範圍內,水溫越高越易暴發流行致死時間也越短,致死時間的對數與水溫成直線關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4~10月)多見,尤其7~9月發病最為嚴重,常常造成魚大量死亡。

病因

國內對魚類細菌性爛鰓病病原的報道有魚害黏球菌( Myrococcus piscina)、柱狀屈撓桿菌( Fleibacter columnaris)、柱狀噬纖維菌( Cytophaga colunaris)等。目前,將黏球菌、柱狀屈撓桿菌和柱狀噬纖維菌列稱為柱狀黃桿菌( Flavobacterium columnnre),該菌生長最適溫度為28℃。

柱狀黃桿菌大量存在於帶菌魚、被菌污染的水及塘泥中。病魚在水中可不斷如赤散布柱狀黃桿菌,而柱狀黃桿菌在水及塘泥中存活的時間與水溫、水質等有關但至今尚未完全查明。據報道,水的硬度越高,柱狀黃桿菌在水中的存活期越長。柱狀黃桿菌通過直接接觸感染魚體,尤其鰓受損(如被寄生蟲寄生、機械損傷或有害物傷害等)時特別容易感染。

主要癥狀和病理變化

病魚體色發黑,尤以頭部為甚,俗稱「烏頭瘟」。病魚遊動緩慢,對外界刺寄生激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食慾減退;病情嚴重時,離群獨游水面,不吃食,對外界刺激失去反應。發病緩慢,病程長者,魚體消瘦。將病魚捕起來,可以看見鰓蓋內表面的皮膚往往充血發炎,病魚鰓絲呈粉紅或蒼白,繼而組織破壞,黏液增多,帶有污泥,嚴重時鰓蓋骨的內表皮充血,中間部分的表皮亦腐蝕成一個略成圓形的透明區,俗稱「開天窗」。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鰓小片壞死脫落,鰓絲末端缺損,呈「掃帚狀」,並附有雜物,鰓絲軟骨外露;在病變鰓絲的周圍常常溫達附著壞死脫落的細胞、黏液、病原菌和水中各種雜物,當這些附著物主要是黏液了,和病原菌時,則呈淡黃色,鰭的邊緣色澤常較淡,呈「鑲邊狀」。由於鰓絲組織生,被破壞後造成病魚呼吸困難,常游近水表面呈浮頭狀,病情嚴重的病魚,在換清水後仍有浮頭現象。病魚往往因呼吸受阻,窒息而死,死亡率較高。

診斷要點

1、現場診斷用肉眼觀察,可見魚體發黑、鰓絲腫脹、黏液增多、鰓絲末端腐爛缺損、軟骨外露等該病典型癥狀,結合流行病症可初步作出診斷。

防治措施

預防措施

1

清除塘底過多的淤泥,以減少高溫季節淤泥耗氧。

合理飼養,避免因養殖密度過大造成魚池/魚缸水質惡化。

投喂營養均衡的膨化餌料,以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因投餌造成的水質污染。

適量補充維生素,以提高魚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魚池的話春季嚴禁使用未發酵的有機肥,高溫季節最好不施用有機肥。

在易發病季節,及時投喂防治爛鰓病藥物及提高免疫力藥物,以防止細菌性爛鰓病的發生。

魚缸/魚池潑灑枯草芽孢桿菌、光合細菌,以促進水體有機物的分解利用,減少有害水質的形成。

及時更換魚缸/魚池中部分老水,以保證水質的肥、活、嫩、爽。

保證水體充足的溶氧,保持魚缸/魚池內水環境的穩定,以減少因應激造成的魚體免疫力下降。

定期給魚的身體健康狀況和水質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及時殺滅鰓上的寄生蟲。鰓上寄生蟲儘管並不很多,寄生蟲的寄生並不直接引起魚死亡,但寄生蟲寄生後,損傷魚的鰓組織,這為柱狀黃桿菌的侵入打開了方便之門。

治療

2

疾病早期,體外噴洒消毒藥即可治癒;疾病嚴重時消毒藥與內服藥飼相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1)外用藥任選下列一種,外噴洒1~3次

漂白粉(含有效氯30%),每立方米水體施入1~1.2克,先將漂白粉溶於水,濾去殘渣後再全池均勻遍酒。

漂粉精(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體施入0.5~0.6克

二氯異氰脲酸鈉(含有效氯60%),每立方米水體施入0.5~0.6克。

三氯異氰脲酸(含有效氯85%),每立方米水體施入0.4~0.5克。

用青黴素或慶大黴素溶於池(缸)中,用藥量為青黴素80萬-120萬國際單位或慶大黴素16萬國際單位,溶於50千克水,全池潑灑。

每立方米水體0.4克聚維酮碘,於黃昏時全池潑灑消毒。

大黃,每立方米水體放2.5-3.7克,先將大黃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後,再連水帶渣進行全池均勻遍灑;或每立方米水使用1.5~3克的五倍子煎汁,全池潑撒。

(2)內服藥

每千克飼料中加復方新諾明2~3克攪拌均勻後,製成水中穩定性好的顆粒葯飼投喂,連喂3~5天,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每千克飼料中加磺胺6-甲氧嘧啶2~3克,拌勻後製成水中穩定性好的顆粒葯飼投喂,連喂4~6天,第一天用藥量加倍。每天投喂1次。

診療注意事項

1、鑒別診斷爛鰓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種;

一是細菌引起細菌性爛鰓病;

二是真菌——鰓霉引起的鰓霉病;

三是寄生蟲引起的各種鰓病,包括黏孢子蟲、指環蟲和中華鯴引起的各種鰓病。要注意鑒別診斷。

(1)看病灶部位

細菌性爛鰓病鰓絲腐爛,嚴重時鰓軟骨外露,並且常帶有污泥,鰓蓋內側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蝕成一個圓形透明小洞,俗稱「開天窗」。

真菌引起的鰓霉病,病魚鰓部呈蒼白色,有時有點狀充血或出血現象。此病常以暴發性的急劇死亡出現,如鏡檢會發現鰓黴菌絲。

由寄生蟲引起的鰓病其病原有原生動物、黏孢子蟲、指環蟲和中華鯴等,其中:

1、原生動物,它的大量繁殖和騷擾,使魚的鰓部產生大量的黏液,嚴重影響魚的呼吸,因此浮頭時間較長,嚴重時體色發黑,離群獨游,漂浮水面;

2、黏孢子蟲引起的鰓病一般在鰓的表皮組織里有許多白色的點狀或塊狀包囊,肉眼容易看到;

3、指環蟲引起的鰓病顯著浮腫,蓋微張開,黏液增多,鰓絲呈暗灰色;

以上防治措施魚缸魚池均可適用,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前輩指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賞魚 的精彩文章:

航泰水族:魚缸噪音,都是這幾處產生
各種觀賞魚的吃法,你get到了沒?

TAG:觀賞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