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男兒有淚不輕彈」?千萬別讓兒子被這句話坑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千萬別讓兒子被這句話坑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千萬別讓兒子被這句話坑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作為一個男人,我從小就是被這句「至理名言」教育長大的。如果你也是一名男性,相信也會跟我有同樣的感悟:「就是這句話害了我們。」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鼓勵女孩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哭也可,笑亦好;但卻經常鼓勵男孩隱藏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哭,要做個勇敢的男子漢等等。其實,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有哭的權利。男孩的情感教育,也是一個容易被很多男孩家長都忽視的話題。

在傳統的教養觀念中,男性是堅強的,尤其是父母並不鼓勵男孩哭,甚至經常嚴厲制止男孩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男孩承認本身的情緒,也妨礙了男孩自身的情感發展。不允許男孩哭,就是一個引導男孩遠離自我內心的過程,是一種錯誤的情感教育,使男孩們遠離健康的溝通、情感的認知和表達。

更要命的是,從大腦結構上來說,男性的大腦同女性的大腦很不相同。儘管男孩的平均腦量比女孩要大,但是有些研究表明,他們的胼胝體(大腦中負責連接兩半球、讓左腦和右腦互相「交談」的部分)要更小。腦量更大同時意味著白質(環繞在大腦周圍、協助大腦各部分之間保持高效聯繫的膠狀物)更少。

同女孩相比,男孩大腦中灰質(承擔思考功能的腦細胞)更少、血流更遲緩、腦電活動也更慢(這意味著女孩能夠比男孩更快地轉移注意的焦點)。這些區別和男孩大腦中的其他結構差異一起,導致了他不能像女孩一樣充分地處理與情感有關的內容。研究成果已經表明,男孩的大腦在情感過程中並不算太活躍,這也導致了較少的情感識別和語言表達。

因此,我們需要幫助男孩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試著教導他們情感的表達方式,建立識別與了解情緒的能力,包括對自我與他人。在發展情感表達能力時,首先,必須能夠分辨情緒、說出情緒;第二,要體認情緒的內容,以及它所呈現出來的形式或是肢體語言;第三,要了解產生某種情緒狀態的情境或是反應,要將失落與悲傷、沮喪與憤怒、威脅與驕傲,或者自我尊嚴與恐懼相聯。

同時,一個男孩需要一個具備豐富情緒生活的男性,作為他的角色模範。從父親或是其他男性的身上,他必須學得情感表達的方法,將來,他必須建立起自己的感情生活與語言,並以男性的身份進行溝通。他必須要看到、並且相信,在男性的生命中,情緒的確佔有一席之地。

提升孩子的情緒認知能力

當別人的情緒出現以後,父母就要引導孩子察覺他們的情緒,試著理解別人的感受是什麼。我們還要幫助孩子用語言說出別人的感受,找到一些恰當的與情緒對應的詞語,說出別人的感受有利於讓孩子更清楚地識別他人的情緒。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教孩子學會識別和理解他人的情緒:

1、幫助孩子積累表達感受的詞語。父母是孩子的情感導師,我們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孩子掌握一些表達感受的詞語,讓孩子懂得如何描述他人的感受。比如,當同學遇到困難或挑戰時,可以對孩子說「他現在一定很鬱悶吧!這道題確實很難」;當別人被別人欺負時,可以對孩子說「他現在肯定很傷心吧!」;當別人被誤解時,可以對孩子說「他是不是很委屈啊」等等。

2、告訴孩子一些關於感受的身體反應。我們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基本常識,讓孩子了解當我們遭遇某種情緒的時候,身體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比如,當人們害羞時,臉會變紅;當人們憤怒時,會咬牙切齒;當人們沮喪時,會垂頭喪氣;當人們高興時,會手舞足蹈等等。

3、利用可視化材料來幫助孩子描述他人的感受。通過繪本、視頻、照片或圖片等可視化材料,聲情並茂地告訴孩子別人經歷的不同感受。比如,「這張圖片中的阿姨正在為丟了手機傷心不已,眼淚快要掉下來了」;「電視里的小朋友找不到爸爸媽媽,害怕得大聲哭了」;跟孩子一起讀繪本的時候,可以討論故事中的人物的感受,「艾瑪奶奶走了,思達是不是很難過啊」等等。

4、教孩子通過觀察別人的面部表情或身體語言來識別他人的感受。我們經常會帶孩子出去玩或去超市購物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多留意一些場景,觀察和識別他人的情緒。比如,很多人一起排隊時突然看見有人插隊,讓孩子觀察被擠到後面的人的反應,了解他人生氣的感受。

5、利用機會讓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除了識別和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我們還可以利用真實場景,或者通過玩遊戲的方式,來為孩子創造機會描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比如,「你是不是還在為弟弟搞亂了你的抽屜難過呢?你生氣了嗎?」;「如果你的金魚死了,會很傷心嗎?」等等。

2015年10月,有一部名為《頭腦特工隊》的電影上映。影片中出現了五個比較特別的角色:樂樂(Joy)、憂憂(Sadness)、怕怕(Fear)、怒怒(Anger)和厭厭(Disgust),分別對應人類的五種基本情緒——快樂、悲傷、恐懼、憤怒和厭惡;

電影圍繞著跟隨父母從明尼蘇達搬到舊金山的一個快樂的11歲小女孩萊利展開,但故事並沒有從萊利的視角進行講述,而是轉向了她腦中的情緒指揮官—樂樂的視角。樂樂,還有萊利的其他情緒—憂憂、怒怒、厭厭和怕怕,共同主導著萊利的行為並幫她適應新的環境;

如果想讓幼兒階段的孩子對人的情緒有更直觀的認識和理解,那麼這部電影就是最好的素材,當父母陪孩子看完電影后,可以結合電影中的情節和場景,告訴孩子關於情緒的一些基本常識:

1)你的所有情緒都有用處。你的每一種情緒都不可或缺,如同電影中提到的,害怕讓你躲避危險,厭惡讓你遠離中毒,憤怒讓你追求公正,所有這些情緒只要在正確的場景下使用,都有重要的意義;

2)情緒不分好壞。比如憂傷,每一個人感到傷心並沒有錯,正如這部電影試圖告訴我們的,有的時候悲傷會幫你獲得來自他人的支持;

3)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你不可能一直快樂,不要壓抑你的其他情緒。如果你不跟那些關心你的人表達、交流自己的感受,他們就不會知道你的真實想法;

4)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對於一個情緒穩定而健康的人來說,任何一種情緒都不會長時間駐留,它們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時,他會在腦中反覆咀嚼讓他生氣的事情,然後變得更加氣憤。電影里則告訴我們,其他情緒完全可以輕鬆地介入,然後阻止這一惡性循環;

5)你的情緒影響著你的行為。情緒對你的行為有著巨大的影響,從選擇食物的喜好到面對困難的態度,它們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你出謀劃策、指點方向;

6)你才是自身情緒的主人。儘管情緒會極大地影響你的言行,但控制權卻屬於你,是你在為自己做決定。你的情緒不能控制你,除非你自己要讓它們掌權;

7)你會對他人的情緒做出反應。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其他人也很容易生氣。萊利和她父母在餐桌上的一幕說明了這一點,你的情緒可能只是對他人情緒的一種回應,有時你會被完全控制而不明所以;

8)接納你的每一種情緒。你的每一種情緒都是你的朋友,不管喜歡與否,它們都將陪伴你一生;

當孩子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緒比較激烈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結合這部電影中的場景,跟孩子一起討論他的情緒,並引導孩子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提升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從嬰兒期開始,成功調節自身情緒的能力就需要作為一項重要能力進行培養。情緒自我調節包括控制情緒和把情緒喚醒調節到適宜的強度水平來達到個人目標的能力。對情緒的自我調節,主要體現為掌控自己的感受、伴隨感受的生理反應、情緒有關的認知以及情緒相關的行為等方面。在孩子發展的不同階段,父母需要關注情緒調節能力發展的重點和方向也不同。

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脾氣的時候,就是父母教孩子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最好機會,當我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情緒,並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調節和控制情緒,孩子的情緒表達就會向良性發展,自控能力就會逐步增強。

下面就是如何引導孩子調節和控制情緒的具體做法,分為6個步驟:

第1步,描述孩子的不當行為。用平等、平靜的語氣,簡明扼要地告訴孩子他哪裡做錯了。這時,孩子可能對你說的話毫無興趣,因此,你說多了也只是白費口舌;

第2步,告訴孩子如何冷靜下來。這一步就是為了告訴孩子他需要做什麼來讓自己冷靜下來。你可以給孩子一個非常簡單的指示,比如:「請你回到自己的房間,冷靜了再出來。」這時,就像描述不當行為一樣,你的語言也要盡量簡單。不要給出太多指示,也不要不停地重複你說的話,否則,只會讓孩子覺得你是在說教、啰嗦或者是想吵架;

第3步,給孩子冷靜的時間。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冷靜下來,這在許多父母看來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但是,如果你自己能保持冷靜,同時也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冷靜下來,孩子就會更快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簡單地說一句「我們花點時間冷靜下來吧,幾分鐘後我再來找你談談」,效果就會非常驚人;

第4步,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向孩子說明,下次碰到這種情況時,他要怎麼做來保持冷靜。可以用「不要……而要……」這個短語來描述正確的行為。比如:「不要大喊大叫地衝出門,下次你生氣時,請告訴我你很生氣,然後問我你可不可以回房間去讓自己冷靜下來。」;

第5步,練習。現在孩子已經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接下來,你應該讓他親自實踐一下正確的做法。你可以讓孩子和你一起做幾次深呼吸,或者冷靜地重複一個合理的要求,如:「我現在真的很生氣,我可以去房間里待幾分鐘嗎?」練習結束後,要告訴孩子哪些做得對,哪些需要改進;

第6步,給予消極後果。家長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忘記對孩子的失控行為給一個消極後果了。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個消極後果,並要堅決執行這個後果,因為孩子必須明白,在不順心時,他不能靠發脾氣來解決。

(本文選自最新出版的《誰說男孩不好養》一書,已在噹噹、京東、天貓、大V店等平台正式上架,噹噹網的購買鏈接,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