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本文轉自學術志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最近,兩位教師,因為一篇文章吵了起來。

事件起因是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財政系教授、2016年長江學者(青年學者)范子英,在《財經智庫》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如何科學評估經濟政策的效應?》,該文章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長聘)歐陽敏指責抄襲。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范子英將改文章發到微信群里,但是沒想到歐陽敏直接做了回擊:大段摘抄還不註明來源。這下尷尬了,范子英表示不服。歐陽敏用語比較爺們:算了吧、不屑於、拉低身份、沒人知道你、二次開發專家、鄙視、我吐等等。情緒躍然紙上。

歐陽敏不僅僅在微信群里發,也在朋友圈裡發,被范子英截屏。好奇的是,倆人居然沒有互相拉黑。在截屏中,我們看到,歐陽說:某前輩罵得好:都是一群比婊子還婊子的婊子。

附截圖: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范子英被罵後,發了一篇文章,列舉自己是獨立完成的,甚至比歐陽敏還早。郵件和QQ截圖也附錄了一些。

附下:

范子英:關於房產稅一文的說明

作者 范子英

事情的起因:大概是2017年年初,中國社科院楊志勇教授辦了一個智庫的期刊《財經智庫》,這個期刊主要是面向政策界,楊老師約我為期刊寫一個科普性的方法介紹短文,我當時答應了,後來斷斷續續寫了很久。其中涉及到一個關於案例研究的方法,合成控制法,為了使得介紹生動形象,我在短文中引用了劉甲炎和我2013年發表在《世界經濟》11期的論文。這不是一篇學術論文,只是基於我個人過去做過的一些研究和思考寫的一個普及性的文章,卻引起了學界很多同仁的興趣,很多學界的師友和同學們也都在轉發,這讓我很意外,也感覺很慚愧。

讓我沒想到的是,清華大學的歐陽敏老師在多個微信群里說此文摘抄了她和李奇在JOE的內容,後來我解釋了一下,說內容是來自我們《世界經濟》。隨後歐陽老師就開始了大篇幅的攻擊和誣陷,說我們是抄襲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歐陽老師在微信等平台,持續多次攻擊我,我想把事情澄清一下,希望能夠消除歐陽老師的誤解。

一、兩篇論文正式發表時間對比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二、工作論文時間對比

歐陽老師在多個渠道說,她們正式版本出的慢,網上早就流傳了工作論文。於是我第一次到Google Scholar去找她們的工作論文,找到的最早版本如下,時間顯示是2012年9月。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於是,我找了一下劉甲炎當時與我的郵件記錄,顯示他是在2012年7月份將成稿發給我的,劉甲炎自己電腦的記錄時間顯示更早一些。如果歐陽老師需要,我們隨後可以發給她。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三、最早的會議報告時間對比

歐陽老師也提到之前在一些會議上報告過,於是我委託海外友人幫忙查詢一下會議信息,找到的最早信息是2012年6月份的NBER-CCER,當時歐陽老師報告了一個類似的題目。我沒有參加這次會議,也沒有聽過任何參會老師跟我提過類似的研究。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於是我找了一下我和劉甲炎關於這個研究的聊天記錄,見下圖,我們在2012年4月份已經把數據收集完整。實際上我們是在2012年年初就開始了這個研究。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以上這些證據是想說明,我們做研究的過程中沒有參考歐陽老師的論文。實際上,我在2014年首次看到JOE論文時還是比較意外的,還跟幾個朋友聊到兩個論文的差異。當然,如果我們寫作過程中看到了這篇論文,我們一定會在論文中引用的。

四、說一下我們當初這篇房產稅論文的產生過程

這篇論文的產生是個巧合,我在2011年下半年給華科經濟學院的博士生開了一門方法論的課程,在其中我加入了合成控制法的介紹,我之所以介紹這個方法,是因為看到陸銘老師workshop的論文中有Abadie(2003)的那篇論文。我在課上講到這個方法時,順便就提了一句,這個方法可以在中國有很多應用,比如在上海和重慶的房產稅的估計。劉甲炎本不是我帶的博士生,他課後主動來找我,說想用這個方法來研究房產稅。於是我們去找數據和程序,在評估房產稅的時候,是需要用到城市的月度房價數據,這個當時在公開渠道都沒有,我讓他找了中國指數研究院(搜房網)聯繫購買數據,對方聽說他是學生,還在價格上打了一些折扣。這個論文我寫出來之後,又反反覆復改了很多稿。初稿中我是第一作者,但考慮到我不是他的博士導師,為了達到他的畢業要求,我主動做第二作者。

這個論文寫出來之後,我在國內幾個會議上講過幾次,後來投稿出去,來來回回折騰了一年多,到2013年11月才正式發表。

五、說一下兩篇論文的異同

相同點:非常直接,就是都討論了房產稅政策的效應。

不同點:1,數據上,我們使用的是城市月度數據,歐陽老師使用的是省級數據;具體的,我們用了全國40個大中城市(包括31個省會)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的月度房價和土地出讓數據,由於房產稅試點是2011年2月,因此剛好覆蓋了政策之後1年;歐陽老師使用的是31個省級數據,時間跨度是1998年3月至2012年3月。2,方法上,我們使用的是合成控制法,歐陽老師使用的是Hsiao的方法,這兩個方法的差異很大,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確),前者在擬合的時候,對照組的權重是0和1之間,因此這個方法不能用來評估極端城市的政策效應(例如上海);由於方法的差異,我們的論文僅研究了重慶,歐陽老師的論文則同時研究了上海和重慶。

總結一下:首先,我們的論文版本在時間上沒有更晚,同時我們在寫作過程中沒有看過歐陽老師的論文,也沒有聽過她在其他場合的報告,我們是各自獨立展開的研究。其次,這兩篇論文差異很大,沒有相互借鑒的地方。

六、說一下我這次的感受

我自己從事研究工作12年來,一直對學生和自己有基本的原則要求。歐陽老師指出的問題,我是不可能讓學生,更不可能讓自己去觸碰的。我希望這個回應,能夠消除歐陽老師的誤解。如果可能的話,也希望歐陽老師能夠刪除她朋友圈發表的針對我的攻擊言論。

附件:(這裡僅放上歐陽老師和我在500人香樟微信群的對話,為避免影響其他無關人群,我這裡沒有將他們的對話放上)。

此處略,上文已附。

兩位「爭吵」的老師都算是「大牛」,經濟學界Top類:歐陽老師2011年在Top 5的經濟學期刊之一《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發了獨作文章,還有不少其他層級的英文論文。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范老師論文以中文為主,至少包括8篇《經濟研究》、3篇《管理世界》、6篇《經濟學(季刊)》

清華歐陽敏和上財范子英陷抄襲之爭 兩教授爭論成熱點

由於兩人用語直接,這兩個青年教授的爭論成為熱點。

有匿名網友這樣評論歐陽敏:

首先,就事論事,歐陽敏沒有實錘證據,僅僅因為文章主題相同就控告別人抄襲。同一個課題的研究多得去了,理工科更是習以為常,最古老的比如萊布尼茨和牛頓的公案。就目前范子英的舉證來看,有文獻調研不充分瑕疵,但這種審稿人和編輯也要把關。不過也說明國內經濟學研究確實交流不暢,特別是海歸和本土學者之間。

其次,就事評人,歐陽敏張揚跋扈,上來就有罪推定,毫不客氣,出口成臟,後面更是一鎚子掄倒所有本土學者,充滿優越感,毫無學者風範。即便她所說的現象可能存在,如此出言不遜實在有損清華門面。

最後,歐陽敏此人向來就不是善茬,當年海歸剛剛回國就在微博上以雙色玫瑰為名,搏出位罵許小年,李稻葵,私下見到他們又奴顏卑膝。此人罵聲在外,不想在此太多八卦,但范子英沒有必要和她一般見識,惹一身騷。

對於范子英的二次開發問題,也有很多網友跟進品論,稱其套用外國論文 ,開發成中文發到國內期刊。

有網友評論到:

不少范的支持者以及範本人,顯示出以下幾點:

1. 對國際優秀論文工作強度以及發表周期缺乏基本常識。

2. 把借用現有idea,換數據換方法(甚至把校準燈光數據當成是「大量工作」)改寫的三流文章真當成好文章。對學術對原創性的價值缺乏認知。

3. 喪失做人的基本道德素養,居然會有「徹底搞臭她,就沒人信她指責范老師了」這樣的文革流氓說法。

4. 寫三流文章混飯沒問題,哪裡都大把。絕大多數是大牛挖坑小牛灌水,但自己心裡拜託有點B數,這樣搞拉關係發幾篇經濟研究、世界經濟就得了,不要沒完沒了。青椒為了生存打個擦邊球大家能理解,可為了名利無休無止地這麼干,帶歪後輩,敗壞學術環境,就缺乏學術道德了。說句不好聽的,國內有的學者真是吃相難看。

5. 范老師既然牛,就去國際TOP發它幾篇證明一下自己,把OYM的嘴堵上。范老師團隊的不是覺得國際期刊2013年發,2011年底都有可能看到國內研究生的文章借鑒它嗎?范老師2年也發幾篇JOE,JEStat,MacroD爭口氣。如果牛,發篇AER,讓老外都引用你們的,給中國人爭口氣,免得抱怨國外的人用你們的idea發top。

誰是誰非,可能很難說清楚

不知你怎麼看?

-END-

關注Science公眾號,後台回復【PPT禮包】【Excel禮包】即可領取相應80PPT模板和24套Excel圖表模板!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南開大學EMBA因違規辦學被撤銷招生權,分管副校長被免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