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告訴她會盡量陪伴她,能多久就多久|李光耀和柯玉芝的愛情故事

我告訴她會盡量陪伴她,能多久就多久|李光耀和柯玉芝的愛情故事

原標題:我告訴她會盡量陪伴她,能多久就多久|李光耀和柯玉芝的愛情故事

「他們不但是戀人,也是最好的朋友,從未計較對方在這段感情里付出多少。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文|李光耀之女李瑋玲

明天又到「5·20」,要表白的可以準備起來啦!

前幾天和編輯聊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之女李瑋玲的這本回憶錄《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編輯姐姐說在知乎上有個問題:

「最浪漫的愛情故事」,居然還獲得了一千多個「贊」,說實話讓我震驚到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李光耀和柯玉芝的愛情故事。

以下整理自《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作為女兒、醫生、愛國的新加坡人的心路歷程》李瑋玲著,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部分圖文引自網路新聞材料。


?學霸的初識


李光耀在新加坡頂級牛校萊佛士書院就讀時,「第一學期英文和經濟成績最好的不是我,落在一個叫柯玉芝的小姐後面,她是這所男校唯一的女生,校長叫她頒獎給我。」(出自《李光耀回憶錄》)李瑋玲形容父親與母親絕對不是一見鍾情,而是因為「性格上合得來加上心靈相通而相愛」。



李光耀與柯玉芝年輕時的合影


? 姐弟戀的先驅


1946 年,李光耀獲英國女王獎學金,赴英國留學之前,問柯玉芝願不願意等他,柯玉芝反問:「你知道我大你 2 歲半嗎?」李光耀不但回答知道,還說已仔細考慮清楚,自己少年老成,要的就是和自己一樣成熟的伴侶。而如果得不到獎學金,柯玉芝就得等他三年。


李光耀與柯玉芝在萊佛士書院的合影


? 秘密結婚


次年,柯玉芝也獲得了英國女王獎學金,前往劍橋深造(是的,該獎學金新加坡一年只有一個名額,分別落入這兩位學霸囊中)。當年兩人在英國秘密註冊結婚。柯玉芝用了兩年時間,考獲法科雙重第一榮譽學位,李光耀也獲得雙重榮譽第一學位,名列榜首,但卻用了三年時間。


結婚的事當時無人知曉,直到 1950 年返回新加坡,才通知雙方父母,並補辦婚禮。



李光耀與柯玉芝婚禮照片


? 經濟後盾


李光耀回到新加坡後,進入律師事務所,後轉而從政,薪資不高,柯玉芝一生從事律師職業,成為李及李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合伙人,在經濟上提供了堅實的支撐,一直是家裡主要的經濟支柱。李家迎來了三個新成員:長子李顯龍、次女李瑋玲、幼子李顯揚。


李光耀、柯玉芝與長子李顯龍合影


? 風雨攜手


李光耀為工人運動辯護時,剛生下大兒子還在休產假的柯玉芝不舍晝夜幫他修改聲明。李光耀當選立法議會議員後,柯玉芝協助他起草了人民行動黨的黨章,並召集創黨成員的妻子,為要參加會議的人縫製徽章。新馬分家,新加坡宣布獨立前夕,柯玉芝幫助李光耀草擬了法律文書,用詞精準嚴謹,作為馬來西亞聯邦修正憲法的一部分,以及分離協議的附錄,在聯合國記錄在案。每次馬來西亞的馬來領導人恫言要切斷水供,這個馬來西亞政府在憲法里做出的清楚而莊嚴的承諾會讓新加坡人放心,因為聯合國安理會會站在他們這一邊。



1965 年,李光耀與孩子們下棋


? 敢對總理叫板


李瑋玲回憶父母時寫道:我記得有一次,母親委婉地抗議父親要她做的一件事。「親愛的,這是一種夥伴關係。」父親敦促道。「但這不是平等的夥伴關係。」母親回答道。


李光耀每回出國時都會自己洗內衣褲,因為他總是覺得五星級酒店洗衣服務的價格高得讓人足以買新的內衣褲。某日,李光耀的舊跑步短褲的鬆緊帶鬆脫了,當時柯玉芝視力退化,因此告訴丈夫:「如果你這是要我證明對你的愛,我會試著做。」結果李瑋玲趕緊打岔,把這件活兒攬了過來。



? 角色對換

2003 年 9 月 16 日,在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的生日會上,李光耀與相攜 56 年的妻子柯玉芝共同吹滅了生日蠟燭。僅僅一個月後,柯玉芝在陪同李光耀訪問英國時突然在倫敦中風。


這次中風後,她失去了左邊的視野。這影響了她的閱讀速度。她學習適應,以一把尺來幫助閱讀。她每天傍晚都游泳,幽默地把生活分成「中風前」和「中風後」,就像「公元前」和「公元後」。



在柯玉芝病情加重時,李光耀擔起了照顧她的重任,因為柯玉芝清楚表示,和醫生相比,她更喜歡丈夫照顧她。


李光耀總能記住她服藥的複雜順序。由於柯玉芝左邊的視線受影響,他會在她用餐時坐在她的左側,提醒她把盤子左邊的食物吃掉,並替她撿起左手掉在桌上的食物。


每天,李光耀都要為柯玉芝量好幾次血壓,後來李瑋玲找到了一款可佩戴式血壓監測表,可母親告訴她:「我還是比較喜歡我的丈夫給我量血壓。」



? 二次中風


2008 年 5 月,柯玉芝第二次中風,卧床不起,不能動彈,也不能講話。「她的頭腦還是清醒的,但聲音卻變微弱了。我吻她的面頰時,她叫我不要太靠近她,以免感染到她的肺炎。在醫院裡收到一些桃子後,她吩咐女傭帶一個回家讓我再午餐時吃。我是她生活的中心。」


李光耀下班後都會花兩個小時,給妻子敘述當天發生的事,和朗讀她最喜愛的詩歌。由於這些詩集相當厚重,李光耀會將它們放在樂譜架上。有一晚,他給妻子念詩時累得打盹,結果一頭撞在金屬制的樂譜架上,掛了彩。但他只怪自己太不小心,每晚仍繼續為她朗讀詩歌。

李光耀有一個大表格,上面記著閱讀書目,有簡·奧斯丁、魯德亞德·吉卜林和劉易斯·卡洛爾的小說,也有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李光耀說,他那時一直在讀基督教的婚誓,為這句話深深打動:「無論生病或健康,無論境遇好壞,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相互珍惜,至死不渝。我告訴她會盡量陪伴她,能多久就多久,她是明白的。」



當時,醫生斷言柯玉芝只能支撐幾個星期,但在李光耀的細心陪護下,她又頑強地堅持了兩年,直到 2010 年 10 月 2 日逝世。


柯玉芝去世後,在電視機前,新加坡人看到這位開國領袖用緩慢而模糊的聲音讀出對亡妻的悼詞:「我們在一起的 63 年,我有珍貴的回憶。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1988 年,柯玉芝在羅馬許願池邊投硬幣許願


他們是彼此的精神伴侶,在慶祝了「鑽石婚」之後仍然幸福。但他們很少在公開場合秀恩愛,就連私底下也不常以擁抱或親吻等親密舉動向對方表達愛意。據李瑋玲回憶,她只有在母親第二次中風後,才偶然看到父親輕吻她的額頭,以示安慰。



最後的吻別:2010 年 10 月 6 日,在柯玉芝葬禮接近尾聲時,李光耀起身為她獻上一朵紅玫瑰,然後用手心貼著自己的嘴唇,輕撫她的臉頰。


新加坡著名的作家兼社會批評家林寶音這樣描述李光耀:「專職獨裁、務實、少動情。」的確,李光耀幾乎不會當眾暴露心中的脆弱。一次是在 1965 年,當李光耀宣布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宣布獨立時,他當著眾人的面愴然淚下。另一次則是在妻子的追悼會上,這個孑然一身的老者,神色悲傷。


(完)


擴展閱讀,戳標題可看


李瑋玲:心疼母親所受的苦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一個客家女子的新加坡故事


——作為女兒、醫生、愛國的新加坡人的心路歷程


[新加坡] 李瑋玲|著


陸彩霞|譯

李瑋玲是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唯一的女兒,也是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的妹妹。她與父親李光耀的關係非常親近,常年陪伴他出訪國外,並照料他的晚年生活直至他 2015 年逝世。書中的「家庭」和「與父親同行」等章節披露了李光耀家族不為外人所知的第一手資料,揭開了這個顯赫家族的神秘面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譯文 的精彩文章:

一封寫給李顯龍的家書

TAG:上海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