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叫中醫基礎理論現代化,又如何現代化?

什麼叫中醫基礎理論現代化,又如何現代化?

導讀:近來提到中醫基礎理論現代化的問題,一些網友意見挺大,覺得中醫現代化就是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代名詞,這會把中醫搞得不倫不類。看來這些朋友是理解錯了,我說的中醫現代化是用大白話來替代那些誰也搞不懂的中醫名詞,讓大家都能夠真正理解中醫的精髓。

現在中醫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它不是政策,也不是領導方向,而是中醫理論停留在幾千年前的語言模式,現代絕大多數人都不懂。中醫學子們不懂,就學不好中醫,談療效更是瞎扯;國民們不懂,治病就不會優先選擇中醫,中醫就沒有發展的空間。即使有幾個悟性好的理解了中醫的精髓,也不過是三核桃兩棗,它挑不起振興中醫的大任。中醫要想振興,必須教育出一大批真正懂中醫精髓的人,而這必須要使中醫理論現代化。

或許是過去中醫理論現代化的失敗,很多人一提起這個名詞,就聯想到是將中醫西醫化。其實不然,中醫現代化的本質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大家能夠理解中醫的精髓。這就象錢學森指出的那樣:「醫學的前途是中醫現代化,而這個現代化的方向是中醫,不是西醫,西醫也要走到中醫的道路上來。」

中醫和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醫學體系,它們分別是建立在不同的前提假設之上的。中醫的基礎是東方科學,它的前提假設是氣一元論,即相信萬物歸一氣,萬物同一理,中醫就建立在對這個理的把握之上的;西醫的基本是西方科學,它的前提假設是原子說,即相信萬物統一到少數幾個基本粒子之上,西醫就建立在對人體基本結構的觀察之上的。立足點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站在西醫的立足點上來理解中醫,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中醫和西醫的關鍵區別在哪?如果你用心去審視,就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它只有兩點,一個是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一個是對整體與局部關係的認識。西醫基於觀察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了這兩種關係,才造成了中西醫之間的巨大矛盾。看看對病因的認識就清楚了,中醫學認識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就得出了疾病的外因是人與自然的矛盾激化,認識到了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就得出了疾病的內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體管理失控;而西醫呢?觀察不到人與自然的關係,疾病的原因就和自然沒關係,觀察不到整體與局部的關係,疾病的原因就和整體沒有關係,最後只觀察到的細胞病變和疾病的對應性,就想當然地得出了疾病的原因是細胞病變。

對病因的認識不同,對疾病的治療方法也大相徑庭。中醫治病靠的是整體的力量,調節整體的平衡,恢復整體的管理,使病變細胞在整體力量的控制下改邪歸正就是中醫治病的方法論。而西醫呢?它治病的力量根源於外力,用外力殺死病變細胞就是西醫的全部。如此大的差別,怎麼可能用西醫來解釋中醫呢?

就拿中醫診斷來說,中醫診斷的理論基礎是整體與局部的關係,即局部是整體功能狀態的一個縮影,通過了解局部來認識整體的功能狀態。可以這樣說,精通任何一門診斷方法都可以準確診斷,如有人精通於舌診,就可以準確找出病因,有人精通於脈診,也可以準確找出病因,當然中醫診斷方法非常多,絕不止四診,比如遙診,這在西醫看來肯定是無稽之談,但對中醫來說,它根據的是天人合一的原理,即使自己變成被測人,通過自己的體感來診斷疾病,這種方法往往極准。而西醫診斷呢?它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用精密儀器觀察,觀察不到細胞病變,那就是沒病,觀察到了細胞病變,那就是有病。

中醫診斷的目標是什麼?它就是看身體的一把手(心)的管理出了什麼問題?用科學的語言來說,就是看血液對各組織分配的不平衡關鍵點在哪?中醫上的疾病有兩類,一類是細胞的功能亢進(熱),它是血液總是優先這些細胞造成的;一類是細胞的功能低下(寒),它是血液總是對它供應不足造成的。細胞病變只是這種不平衡達到一定程度所出現的一種疾病現象。中醫診斷就是要判斷身體各組織是功能亢進還是功能低下,以及它們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的程度!而西醫呢?病因只有一類,那就是細胞病變。它與中醫的差別就在於中醫把細胞病變之前的量變過程也視為疾病狀態,而西醫只把細胞病變當成了疾病。中醫的優勢就在於此,它在細胞病變之前(不平衡程度)就能夠發現,而西醫只有等到細胞病變了才能夠發現,這使中醫能夠在細胞病變之前就進行治療,從而避免疾病的惡化。

西醫治病,機械而單一,那就是發現細胞病變,然後用西醫手段來消滅它。而中醫治病,方法有兩大類,對於細胞的功能亢進,中醫就用各種方法抑制血液對它的供應,缺乏了營養,它就不亢進了,這在中醫上叫祛邪法;對於細胞的功能低下,中醫就用各種方法增加血液對它的供應,得到了更多的營養,共功能自然增強。更重要的是,功能亢進或功能低下程度的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比如寒證有大寒、中寒、小寒,在用藥上就完全不一樣,大寒用附子,中寒用桂枝,小寒用乾薑。總之,中醫治病一切以恢復整體的平衡為前提,只要身體平衡了,一切疾病都能夠在整體的有效管理下得以康復。

顯然,中醫現代化不是中醫西化,而是要把中醫基礎理論用大家都懂的語言說出來,而不是停留在過去那種誰也不懂的狀態。比如對陰陽五行的理解,現在的所謂」中醫專家「可謂一人理解一個樣,用不好聽的話來說,對的最多只有一個,其它的理解都是錯的!這些專家把錯的認識教給下一代,有可能教出好的中醫嗎?

把陰陽五行學說現代化,就是用科學上大家公認的語言說出來,讓絕大多數人能懂。比如,站在氣一元論的基礎上,陰可以理解為統一物質(氣)的有序狀態,陽可以理解為統一物質(氣)的無序狀態。這樣,對陰陽學說的理解就統一了,由陽至陰,就是物質系統的產生,由陰至陽,就是物質系統的滅亡,陰陽變換的學說就揭示了物質系統的發展規律,這也是對大自然最普遍規律的一種總結。

現代人理解陰陽,總是習慣於把陰陽對等化,強調絕對的平衡。其實,在陰陽學說里,陰陽是不平等的,陽為主,陰為次,陽主陰從才是陰陽學說的核心。用科學的話來說,就是物質系統為陰,它所依賴生存的外在世界為陽,物質系統相對於它所依賴生存的環境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要想存在與發展,就必須在與外在世界變化的對立中不斷尋求與它在變化上的統一,這才是陰陽學說的真義。

同理,對五行學說的理解也應該標準化。站在氣一元論之上,五行就是統一物質(氣)的五種不同運動形式,如木體現了組織現象,金體現了離散現象,火體現了擴張現象,水體現了引力現象,土體現了普遍聯繫現象。它們都是系統當中普遍存在的運動形式,掌握了它,就可以用它來理解一切物質系統的存在。中醫就是建立在對這個系統學規律的把握之上的。

過去的中醫現代化為什麼會失敗呢?它顯然完全忽視了東西方科學體系的巨大差異,而單純是站在西方科學基礎上對東方科學進行機械地認識。比如,對陰陽的理解,站在原子說假設之上,陰陽就是本質不同的兩種東西,既然本質不同,它們之間的關係就無從理解了。同理,對五行的理解,站在原子說假設之上,五行就是本質不同的五種材料,既然本質不同,它們之間的關係就無從理解了。而站在氣一元論之上來理解,它們都是同一種物質的不同存在形式,當然可以相互轉化。

錢學森很早就提出了中醫現代化的思想,他這樣說過:「要在我國保存並進而發展中醫,必須在維護中醫理論全部實質的前提下,把其表面形象改變一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表述,不用古醫書中的詞句,寫出真正的現代中醫書籍。這要一整套書,不是另星的一本、幾本,要從人體理論到醫理,到臨床醫學。」「所以中醫(當然包括藏醫、蒙醫等)的現代闡述是一件關係到祖國傳統醫學的生死存亡大事,而且時不我待呵!」

是啊,中醫能否現代化是中醫振興的關鍵所在。因為一旦中醫現代化了,中醫內在的科學性就能夠得到全世界的公認,中國的領導即使再卑躬屈膝、崇洋媚外,也會以中醫為自豪,那時,阻礙中醫大發展的絆腳石就被清除了,主流的科學界從過去的反對中醫,到全面的支持中醫。更重要的是,國民理解了中醫,就會優先選擇中醫,中醫就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中藥企業也會在這個基礎上快速發展,迅速超越日韓;中醫的科學性一旦被證明,大家人才就會湧入中醫行業,學好中醫也不再難了,療效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普遍的提高,那時,才是中醫真正大發展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西匯通 的精彩文章:

別讓華佗在世也不合法!
舊的中醫行醫資格考試早該廢除了!

TAG:中西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