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手下戰將,曾立下不朽功勛,打的李自成走投無路

崇禎手下戰將,曾立下不朽功勛,打的李自成走投無路

崇禎皇帝在位期間,關外遼東的清朝日漸強大。在一代梟雄皇太極的帶領下,清軍頻頻發動對明朝的進攻。而曾經威震東亞兩百多年的明朝軍隊,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在皇太極的八旗鐵騎的凌厲攻勢下,連戰連敗,毫無還手之力。而東北的建州女真部族,在梟雄努爾哈赤的指揮下迅速崛起,與明王朝分庭抗禮連年交兵,使得明朝最終倒在義軍和清軍兩大力量的夾攻之下。

《明史》記載,非常形象地描寫了明朝軍隊中的種種不良風氣,認為明軍戰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就在於統兵武將素質低下,既無以身許國的勇氣,又缺乏用兵之才,還滿腹私心嫉妒賢能。結果在戰場上連吃敗仗,導致農民軍越剿越多,幾成燎原之勢,清軍在關外也是鐵蹄縱橫無人抗衡。明朝方面派出的眾多名臣宿將,接二連三遭遇挫敗。

崇禎手下的武將中,還真有幾個英雄好漢,對朝廷忠心耿耿,上了戰場捨生忘死,打起仗來智勇雙全,堪稱難得的將才。可惜的是,這樣的人物在明朝武將中,所佔比例極低,並不能對整個戰局發揮根本性的影響。他一生馳騁疆場,無論是在關內剿滅農民軍的戰鬥中,還是在關外抗擊八旗鐵騎的戰場上,他都曾立下不朽功勛。

屢戰屢勝的皇太極,根本沒把兵微將寡的松山堡放在眼裡。清兵本就驍勇善戰,再加上紅夷大炮,堪稱如虎添翼,打下一個小小的松山堡不在話下。眼看義軍大部隊中了圈套,「變蛟追及,大呼斫賊」,於是伏兵四起,向李自成發起猛烈衝擊。李自成雖然驍勇善戰,但此時已經人困馬乏,兵無鬥志,最終全線潰敗,身邊將士傷亡逃散一空。

那麼,李自成如果被封王,歷史依然不會改變嗎?我相信應該會有一些改變。那就是崇禎帝至少不會自殺。清的入關會推遲,而明的國運會延長,最終有可能變成天下四分。明一份,清一份,李自成一份,張獻忠一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下場:李自成最慘,張獻忠最壯烈,只有他最冤
此將領完敗高迎祥,吊打李自成,如果他不死,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