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創新引爆點:指數級增長

科技創新引爆點:指數級增長

全球技術地圖

創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資訊

對於有抱負的企業家來說,可能的創新範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廣,改造工業的潛力從未如此巨大,也將有比以往更多的資本來支持好的創意。現在正是創業的好時機。

EarthNow最近宣布了一項價值10億美元的投資,以建立一個全球衛星星座,這項投資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A輪融資。螞蟻金服計劃以1500億美元的預期估值募集90億美元,使其成為估值最高的私人控股公司。去年,軟銀也啟動了一個10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這個數字比以往任何一個風險投資基金都大30倍。

風投行業正在爭先恐後地做出反應。包括紅杉(Sequoia)、科斯拉(Khosla)、諾韋斯特(Norwest)和炮台(Battery)在內的幾家老牌基金,最近都宣布了迄今為止它們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在過去五年里,估值和每輪融資的規模平均都翻了一番。

科技創新的速度和規模是十分驚人的,甚至那些幾十年來一直在科技創新行業核心工作的人都感到驚愕。那些似乎與科技無關的傳統行業也被互聯世界打亂了步伐,開始轉型。而雲端、移動設備、感測器和人工智慧技術的融合也為傳統產業的創新提供了新的路徑。麥肯錫指出,受互聯網影響的行業佔全球經濟的15%。而物聯網也將影響其餘行業,並且到2025年可能產生11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

我們可以將技術革新比作一個地球村。中國只用了2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一個技術落後者到快速跟隨者,最終到一個領導者的蛻變。今年,中國的風險投資很可能將首次超過美國。歐洲也正在發展尖端技術和高科技公司,最新的例子就是之前Spotify的IPO。矽谷的風險投資者過去一直採用橋牌規則:如果一項投資越過了相關的界限,那就不用再考慮了而現在,許多人開始應用雙飛規則(一種乘坐電梯的規則。除非你需要乘坐電梯上下超過兩次,否則不要乘坐電梯,以節省他人時間。):如果投資能在兩輪之內完成,那麼它就是一場公平的遊戲。

然而,我們仍然要思考:市場是否已經瘋狂了?否則,是什麼因素驅動了風投史上最長的牛市呢?對此,MIT的Brynjolfsson和McAfee在《第二個機器時代:輝煌的科技時代中的工作、進步和繁榮》中提供了一些觀點。

首先,他們注意到,當我們接近「棋盤的另一半」時,創新正在加速。「棋盤的另一半」是摩爾定律的比喻,在這裡它指的就是指數級增長。公元六世紀,國際象棋起源於位於現代印度的古普塔帝國。據說,國王很欣賞這個有難度但設計巧妙的遊戲感到驚嘆,於是他請發明者提出他所需要的報酬。發明者說:「我只想要一些大米來養活我的家人。」他請求國王在國際象棋棋盤的第一個格子里放一粒米,之後每一個格子里所放的米粒數量都是前一格的兩倍。

國王欣然允諾了這位發明家看似簡單的請求,回答說:「那就這樣吧。」然而如果這項要求得滿足,整個棋盤的64個格子里將一共放上1.8×10^19粒大米,這比世界歷史上所生產的稻米總量還多。以此計算,棋盤中點的格子里需要放上40億粒大米,相當於一大塊田地的產量。前面似乎還能接受,但當他們進入這下半場的棋盤時,國王和發明者中至少有一個人要有麻煩了。

傑弗里·摩爾在1965年首次提出了「摩爾定律」——計算能力每兩年將增加一倍。摩爾最初表示,他預見這個模式至少持續10年。儘管摩爾的定律只是一個指導原則,然而在過去的50年里,它確實是可靠的,專家還指出,它很可能會再持續10-15年。如果從1958年半導體的發明開始根據這個定律進行計算,那麼我們現在正處在第30個格子上——快速接近棋盤的另一半。

直到最近,摩爾定律的影響都是可以預測的。我第一次推斷摩爾定律將從1990年代開始,持續10-15年。人們已經可以展望計算機的小型化、智能手機和Dick Tracy手錶的崛起、感測器的激增、處理速度的提高、存儲容量的擴大以及能夠支撐機器人技術、增強智能和邊緣網路計算的運算效能。當我們望向未來時,植入設備、自我修復操作和自動駕駛車輛的時代也似乎即將到來。

但在機器的運算效能遠超人類的同時,我們也越來越難以琢磨摩爾定律在未來的影響。就像故事中皇帝和發明家一樣,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科技創新的引爆點,也就是所謂的「另一半棋盤」,創新的加速和變革的規模讓我們進入了一個充滿希望但前路也更加迷茫的領域。

Brynjolfsson和McAfee強調的第二個概念是基礎創新的延遲影響。蒸汽機、內燃機、電力和室內管道的普及都需要數十年,往往是30-60年。這些創新幾乎都是在幾十年後新的製造設施建成之後才被推廣使用的。

我們注意到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方面也有類似的趨勢。圖書和報紙出版業是互聯網應用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然而,我們也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去調整閱讀習慣和整個行業。現在也還有許多人會說,這項工作還遠沒有結束。儘管金融行業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一個數字行業,但許多根深蒂固的習慣仍然存在:現金和信用卡支付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汽車行業也剛剛開始與無數新技術打交道。製造業和工業顯然需要更長的時間。

所以兩種創新趨勢是一致的。機器運算效能的提高首次使人工智慧、智能感測器和邊緣計算大放光芒。與此同時,許多行業也正在努力採用數十年來市場上已有的技術。對於有抱負的企業家來說,可能的創新範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廣,改造工業的潛力從未如此巨大,也將有比以往更多的資本來支持好的創意。現在正是創業的好時機。

作者丨Paul Asel

編譯丨楊諾婭、顧心怡

選自丨TechCrunc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技術地圖 的精彩文章:

科技界熱議:什麼阻礙了科研人員「獲得感」
DARPA的下一個挑戰:艱苦的地下之旅

TAG:全球技術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