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生家庭影響下的戀愛關係

原生家庭影響下的戀愛關係

片資源:關注公眾號,回復飲食男女」

說這部《飲食男女》是一部親情電影有失偏頗,因為它更像一部愛情電影!片名用「飲食男女」,而不是「飲食父女」。我看到的更是一個原生家庭影響下的男女戀愛關係。

——《飲食男女》 觀影於2018-05-14

When I Fall In Love

 溫柔的愛你

Robert Bonfiglio 

00:00/03:37

邊寫文邊聽口琴曲,MySweetHeartForYou .

人如其食

影片最開始的幾分鐘,地道的中國美食視覺衝擊,而後最最欽佩的是做菜人對於時間掌握的部分。統籌基本上是廚師的必修課了,做菜時間的把控,做菜人花的心思,大著呢。

吃什麼也許就定義了我們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隨便填飽肚子吃一頓,也可以隨便湊合一個人生活,那還是動物,我們想超越動物,就要把菜做好,做精緻,感情亦然。

原生家庭

一個人最初的安全感、信任感、身份認同,確實都從父母那裡獲得

這個家庭母親的缺失,父親對情感的噤若寒蟬,讓姊妹間的溝通、親密也化為泡影。

沒有溝通,是因為不敢,他們必須關閉起情感之門,小心翼翼地剋制著、守護著這份情慾。因為壓抑,作為國內頂級大廚的父親也過早地味覺退化。

當生活到達了一個急需改變卻仍未改變的焦慮狀態,左右躊躇。這焦慮令人疲憊不堪,讓一切變得味同嚼蠟

人生不能像做菜,

把所有材料準備好再下鍋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

當女兒們都已經成大成人時,家庭壓抑多年的壓抑、僵化的關係模式也讓每一位家庭成員厚積薄發,做好了衝破的準備。

影片從一開始就已經展開了這種衝破局面。正準備周末家宴的父親接了一個電話,他用低沉溫柔的嗓音關切對方,教導對方如何做魚(埋下伏筆)。

這裡是家,沒什麼不好

在母親缺失的家庭,大女兒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補位上去,替代母親,去完成母親未完成的使命、家庭職責。

大女兒家珍內心無意識的「母親」角色,這種來自於無意識的守潔,性慾望已然萌動。她同父親一樣,採取了迴避、壓抑、剋制情感。

家珍的出場:頭戴耳機,神情肅穆地聽著宗教聖歌,與現實世界、真實生活隔離、迴避。

然而,即使皈依基督,滿臉寫著「清心寡欲」,似乎再也壓抑不住蓬勃的生命原動力。情愛熾烈的她,熱烈、大膽、主動,控制。

她甚至等不及地立即和明道登記結了婚,晚餐跟家人宣布後,就立即坐上明道的摩托車,飛馳而去。

家倩問家珍,「你不是教徒么?怎麼會嫁給一個非教徒?」家珍充滿自信地答「他很快就是!」

她並沒有走出「母親」這個角色,沒有學會做一個女人、做自己,而不是「母親」。

不幸的明道和家珍的結合,只是讓他和一個控制欲的「媽媽」生活在一起。

明道在和家珍的兩性關係上,在全家聚餐的飯桌上,在被牧師受洗時,他所有的表情、行為舉止都表現出一個不成熟的孩子形象。

置疑,如果去探究明道的原生家庭,極可能發現,他一定有一個強控制欲的母親。家珍離開原生家庭,在新組建的小家庭里找到了做母親的感覺。生命的重複在可怕、可悲地上演著。

想到可以離開這個家,一切都值得

三女兒家寧,作為最小的一個女兒,她周旋於姊妹之間,扮演著和事佬角色。

影片沒有在她原生家庭中渲染太多筆墨,而是講述她用一些小手段搶了好朋友的男朋友來含指。

她在競爭父愛的成長過程中學會的能力,捕獲了她的愛人,使得這個最小的女兒最早離開了原生家庭。

談起自己的感情生活,都很諷刺

二女兒家倩最獨立摩登,美貌與才智兼備,她有呼風喚雨的事業,也有關係融洽的情人。

可是她在最情緒混亂、無所適從的時候,心中默念著「拜託一定要在家」,敲開了男人的門,像是撲向最後一根稻草一樣奮不顧身。

結果是極度的失望,男人光著上半身打開門,屋裡有另外一個女人。此情此景,女人在受傷之後,還要依照約定俗成的炮友關係,因為打擾了對方而道歉。

看到她面無表情地起身,飛快地離開那個卑劣的男人,我能領悟到其中深刻的自我顛覆: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嗎,如今分明是來自取其辱,原先的優越感是否已蕩然無存

缺乏世俗的日常態不是能夠輕易超越的,它就像空氣一樣,可以不被感知,但必須存在

為什麼能心安理得地分手後當炮友?因為實用主義。家倩是一個很注重表達的人,正因為此,她才很敏感、很刺蝟、很容易受傷,也很容易脆弱。她無法排遣繁重工作帶來的壓力,而互相不溝通的家庭關係又只是讓她覺得高處不勝寒。只是因為她在最親近的人中無法得到精神慰藉,沒有能感同身受的人,所以靠性愛獲取片刻的寧靜和慰藉。性成了一種「溝通途徑

她無疑還愛著前男友,並把他當做最親、值得依賴的人。每次在一起時總會看到她在交代自己近況(實則是剖析自我感受),是我能感受到的她心底最大的悲涼,對方滿腦子只是性。

兩人最後在畫廊時,那個男人最傷她的話,是沉浸在對未婚妻讚許中的這句「還很會燒菜」,天知道家倩的廚藝有多精湛。是他不珍惜!

心中有個惜字,才能感受到對方。就像擁抱時對方不帶有珍惜之情時,疲憊的心是得不到任何慰藉的;不帶珍惜之情的吃菜,也沒有胃口,就像女兒們品嘗父親的家宴一樣。

終歸是個傳統的人,你可以說她跟炮友上床,跟有婦之夫調情,但其實本質上,她只跟心底里愛著的人做。對比炮友,家倩與李凱的對話,才是真的懂味的人

兩個人對面而坐,說著世俗很不理解,自己卻無比熟悉的話,至始至終都有一種「我懂你」的默契在

做好朋友即可,這才是感情中最長久穩定的關係如果一個人想長期陪在你身邊,同時不想讓關係變質,友情是最好的選擇婚姻,總是充滿了嘲諷意味。就像李凱調侃自己的婚姻「我們之所以還沒分開,只是因為忙得沒有時間離婚」。一旦成為戀人,感情就會變質、不新鮮,開始想要丟棄、逃離。而友情,永遠如是

父女和解,只差一張醫療報告

家倩因為在醫院意外遇見做體檢的父親,誤以為父親心臟出了問題,這一誤會開始讓她放下對父親的抗拒,內心真實的情感開始流動起來。

我能看到她做了很多嘗試:姍姍與家寧在院子嬉鬧時呈現出的家庭式溫馨,讓埋頭工作中的她抬頭嚮往;與姐姐家珍洗碗時主動說出感受,建立溝通;當情變後更是體會到社會的殘酷、渴望回歸家庭,從她迎合家寧搖著撥浪鼓追憶孩童往事時一副沒有氣派的貼心狀;與李凱喝茶時說起父親需要自己、要放棄阿姆斯特丹高管大好前途時,一廂情願地散發聖母光環;當家變後痛心的樣子。

心存顧忌,到哪都是家

看似早早吵著要離開家的二女兒,其實與家的連結卻是最深的。反叛的背後,是對家、對父親的深深的眷戀和愛。

影片最後,留守在家中的,是最反叛的二女兒,即使其他人都無比熱情地開啟了各自的幸福生活。她對精心準備的家宴家人不來沒有感到失落,依舊選擇了自己獨立堅強,也繼續走對自己最好的路——去阿姆斯特丹。她明白,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獲得救贖的,除了自己,還有這個家

一家人住在一個屋檐下,照樣的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可是從心理產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

性向是流動的,且不論對象

無論是鰥夫父親還是尋找愛情的女兒們,他們彼此互相都產生了類似愛情的感情,不僅限於親情。

鏡頭多次停留在這位父親的妻子遺像,簡直跟二女兒一模一樣!這也就完美解釋了為什麼二女兒一直認為父親最不喜歡自己,而是這位父親每每看到二女兒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妻子一樣,囿於親情的阻礙,於是只能壓抑住內心的愛情。更在後來直接把對女兒的愛情移情到了「四女兒」錦榮身上。

再迴轉來看錦榮,錦榮早年喪父,她選擇嫁給一個父親年紀大小的男人,不也正是父愛缺失的一種替代滿足么?

倘若原生家庭並不完滿,父親缺席,母親不在場,或者說,他們雖在,卻如隱形人。我們也無法一直抱怨。當你已成年,就要記得,能負責你的餘生的,只有你自己

你大可以利用後天的努力,去填滿內心的空洞。這種努力就是,從外在轉向內在,挖掘缺失的力量。從渴望被保護,轉為保護他人;從一個被引導者,轉為引導者。當你做到了這些,你自己,已經成為了力量源泉

好滋味誰嘗過

「我嘗到味道了」

直到最後,影片高潮處,當所有人都認定父親要和錦榮的母親梁伯母結婚時,父親在酒後鼓足了勇氣站起來,說他一定會好好照顧錦榮和姍姍,請伯母成全。

直到各位主人公終於找到了走下去的方向,生活才漸漸舒展開來,找到了它該有的興味。

THANKS FOR WATCHING .

E N D.

影片資源:關注公眾號,回復「飲食男女」

Thank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還只會穿小白鞋?百搭又減齡的帆布鞋你更值得擁有!
怎樣的童年劇12年後影響了我的愛情觀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