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失去聯想意味著什麼?

失去聯想意味著什麼?

從5月6日開始,聯想被冠以「美帝良心」標籤並逐漸陷入「賣國」漩渦。到5月16日,柳傳志兩度公開回應;5月17日,商界眾大佬集體聲援,輿論在兩周不到的時間裡快速發酵。雖然聯想以極快速度反應,並澄清了事實,華為也第一個出面證明了聯想投票並無問題,但在事實澄清後——為何聯想在輿論的風波里還是越陷越深?為何網路上群眾對聯想依然是罵聲一片?是誰在背後不停地攪動渾水?其中可能的關鍵行影響因素又有哪些?

一、中美博弈的窗口

其實大多數人都已經意識到,本次事件發生非常蹊蹺,2年前的一場投票突然在2年後形成狂熱的輿論勢頭,背後的目的暫且無人知曉,但有一個可以確定的情況,那就是在即將到來的6月份,要討論投票確定5G的另外兩個重要應用場景的編碼方案。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5G有三個重要應用場景,每個場景都需要確定一套編碼標準。

2016年投票確定的是eMBB場景編碼方案,它對應的是3D及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場景,是此次聯想風波涉及的場景;另外兩個場景分別是mMTC和URLLC。mMTC對應大規模物聯網業務,URLLC對應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這兩個場景的編碼標準即將在今年的6月進行討論和投票決定。

對於未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來講,eMBB場景應用是目前三個場景中經濟效益來得最快的,因此對於企業來說,誰拿下編碼標準,就意味著誰能站在利潤的頂端。而6月要確定的這兩個應用場景的編碼標準對整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甚至對中國智能製造實現飛躍有著更為關鍵的作用,因為大規模物聯網、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場景對於單個企業來說很難獨立搭建,更多地需要國家在產業政策層面給予支持,統一引導形成產業級的平台來實現。

基於此,人們將這次聯想投票風波,同即將來臨的6月投票聯繫起來,畢竟在大規模物聯網、工業自動化等平台級產業場景的5G標準制定上,中美企業的博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中國和美國的博弈,中國在不斷崛起的過程中,需要掌握更多的高科技技術主導權,因此此番投票關係重大。

鑒於3GPP是一個基於企業間的非政府組織,中美兩方政府不能直接出面干預,因此此風波如果破壞了國內科技企業之間的團結,造成嚴重內訌,那對於背後的黑手來說在即將到來的編碼標準爭奪戰中,將佔據有利之勢。

從國際局勢層面看,此番輿論發酵之時,正值中美貿易戰。

5月16日,國家副總理劉鶴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使赴美開展第二輪中美貿易談判。必須注意的是此次與美方展開談判的背景。由於5月初在北京的第一輪中美貿易談判未達成實質性的協議,第二輪談判因此被寄予厚望。

從談判策略來看,第一輪是雙方的試探和首次交鋒,意在表明態度,摸清籌碼,探明底牌。據說美國代表團當時帶來了減少2000億美元貿易逆差的清單,但中方沒有接受這個清單。在雙方領導人加強了互動和斡旋之後,雙方都做出了讓步的姿態,特朗普對制裁中興通訊突然「鬆口」,而中國也開始重新審查高通對恩智浦的併購案,並重新考慮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關稅問題。可以相信,對於第二輪中美貿易談判,雙方都寄予了希望,但也因此局勢變得更加複雜,談判壓力也會更大。

而在這樣一個中美貿易爭端談判壓力劇增之時,國內民眾的民族感情也自然隨著局勢的宣傳而緊繃,壓力不斷向全國各個層面傳導,一旦有任何被冠以愛國旗號的輿情煽動,都會形成民意井噴,造成局勢混亂。而聯想投票事件剛好可以被藉機利用,達到「一石多鳥」的目的,也因此,「聯想電腦在美國售價比在國內便宜」這種陳腔濫調也紛紛被拿出來,抹黑聯想不擇手段,目的就是要讓輿論不斷升級,商界內部混亂局勢不斷加劇。

有文章從企業輿情公關的技術角度指出,輿情的泛濫是因為聯想在回應網路輿論時犯了幾個致命錯誤:

在5月11日的聲明中,草率地將polar碼拼錯成了「portar」和「portal」,這種不專業的低級錯誤釀成悲劇;

作為董事的長楊元慶在朋友圈的回復顯得過於傲慢,甚至以帶有質疑的反問語氣提出了一個引發輿論爭議的問題:技術標準與愛國能掛鉤嗎?這立馬成為事件升級的催化劑,招致了更多的罵聲和議論;

作為聯想創始人,號稱「民營企業教父」的柳傳志一出面就用「砸聯想人的飯碗」「要我們終身蒙羞」「窩囊廢」等極端的字眼和辭彙將輿論推上了企業存亡的高度,導致了輿論徹底被引爆,群情變得激憤,最終連商界赫赫有名的大佬們也不得不出來站台,捲入其中。

當然,對於聯想這樣一個經營了30多年的國際型企業來說,公關水平應該不差,畢竟在此之前聯想也曾多次陷入各種風波,近期就有superfish事件,不過都得到了很好的處理。但此次事件更為複雜,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因此即便是有公關高手來處理此事,也難免左支右絀,難以挽救局面。

而此時正值中美談判時期,官方不宜直接出面干預輿論,即使有CCTV、新華網等官方媒體陸續發聲為聯想澄清事實,依舊沒有形成輿論效應,這也是為何需要商界大佬出來發聲的原因。

二、一個極端的假設:如果失去聯想,意味著什麼?

做一個極端假設:如果我們就此失去聯想這樣號稱以產業報國的企業,那將意味著什麼?

無可否認,聯想目前的轉型十分艱難。正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所說,其所處的行業已經從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過渡到智能物聯網的新階段。而聯想的兩大支柱業務:PC和手機都不能滿足這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了。

這從聯想這些年逐年下滑的財報業績就能體現出來,2014年營業收入463億美元,2015年下滑至449億美元,2016年繼續下滑至430億美元。凈利潤也起起伏伏,2015財年甚至出現了1.3億美元的虧損。而在2018年5月4日,香港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從6月4日開始,聯想集團將被從「恒生指數50隻成份股」中剔除,由石葯集團取而代之,這已經是2003年登陸港股以來,第二次被踢出恒生指數50成分股。

儘管如此,聯想卻仍不可被忽視,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2017年全球筆記本出貨量達1.647億台,聯想佔據20.2%的份額,雖然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聯想失去了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第一的寶座,但其20.2%的市場比重仍然是一個穩定而又可靠的憑仗。

雖然,當前筆記本電腦正逐步被手機、平板電腦等替代,其購買率和使用率將逐步走低,不可否認筆記本電腦所承載的娛樂休閑功能確實已經被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所分流,但筆記本的辦公屬性在短期內仍將無法被替代,這也正是小米、華為開始涉足筆記本電腦領域,要在這樣一個早已瓜分殆盡的市場強行分一杯羹的原因。

作為未來智能物聯網架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筆記本電腦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傳統的PC互聯網時代,筆記本電腦僅僅作為獨立的娛樂和辦公工具,在未來聯想的智能化轉型中,所有的PC端都將打造為智能設備、智能服務、智能行業、智能互聯的載體,是整個智能物聯網建設中to c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未來要跨前一步實現廣泛的智能物聯,必須得依託當前聯想筆記本行業內地位和穩定的市場份額,因此聯想雖然業績下滑、輿論風波甚囂塵上,但失去它,就意味著中國智能物聯網的建設就失去了一塊重要基石,對整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升級將是一筆重大損失。

而另一方面,聯想集團也有著它的代表性和獨特性。從代表性來看,2003年收購IBM的PC業務,2013年聯想集團坐上全球PC第一把交椅,2014年完成對摩托羅拉的收購,短短30年時間,它從一家毫不起眼的計算機代理商成長為全球PC第一強企業,也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完美案例。

從獨特性來說,柳傳志創業,正是在中科院計算機所面臨困境,需自尋出路、開闢經濟效益的大背景下,在當年計算機所領導的各項優惠政策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這其中不乏柳傳志等人創業的拼搏,而政府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作為聯想PC發展路上的主要採購者和支持者,也體現出國家對民族企業的支持,這種國家與企業良性互動中形成的政商關係和形象,不容隨意失去,這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中國觀眾為什麼願意為印度電影買單?
傳今日頭條正展開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為350億美元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