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財金讀報告:聯想怎麼了?

財金讀報告:聯想怎麼了?

編者按:

從商業分析角度來說,聯想錯過了從智能手機開始的所有風口,在可預見的將來,也不大可能進一步轉型。讓人不禁想問,聯想怎麼了?

本文亦將發表於香港《明報》。

今天是2018年5月19號

這是《財金讀報告》的第9篇文章

最近在港上市的聯想集團新聞不斷。首先是在5月4日,聯想集團被剔除出恒生指數成分股。自從2013年3月被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以來,聯想集團股價已經下跌了56%,而恒生指數在這期間上漲了接近50%。單計算5月4日恆指公司進行指數檢討的1年內計(2017.5.4 – 2018.5.4),聯想集團股價下跌了24%,而恒生指數在這期間上漲了21%。換句話說,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和股價下跌相比較,另一則新聞對聯繫的打擊更大。上個周末國內網站上突然翻出了一則舊聞,事關2年前在國際3GPP標準化組織對全球5G標準進行投票時,聯想在部分標準的投票中,選擇了高通提出的標準,而不是華為提出的標準。在中美貿易戰的敏感時刻,這箇舊聞的翻出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聯想為什麼不給華為投票?」「因為聯想站隊高通,最終導致華為以微弱差距輸了!」「中美為5G打得頭破血流,聯想卻投靠了美帝?!」等文章網上迅速傳播。即使聯想老帥柳傳志親自出來說明,華為也在微博上進行澄清,事情仍在不斷發酵中。

技術標準的選取比較複雜,不是今天的短文能夠說清楚的。5G的標準不是一個,而是一組,聯想基於商業考慮和對投票形式的判讀,分別選擇了高通佔優的一部分標準和華為佔優的一部分標準,本身無可厚非。聯想包括摩托羅拉的這兩票也未必能對最終結果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更應該思索的問題是,聯想還能是5G市場的玩家嗎?

2001年楊元慶接手柳傳志執掌聯想集團以來,聯想在短暫的成為全球PC市場老大之後迅速衰退,幾乎錯過了從智能手機開始的所有風口,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似乎都和聯想無緣。目前聯想手上最值錢的專利技術,恐怕還是來源於從谷歌手上買來的摩托羅拉。現在與其說聯想是一個科技股,還不如說它是一個傳統的製造業公司。

國內對聯想和華為的發展路線爭論了20多年。聯想的「貿-工-技」戰略側重於營銷推廣和渠道,以運營驅動為主,前期公司的運營風險小。而華為的「技-工-貿」路線則強調技術先行,但如果前期技術路線選擇錯誤,則很容易耗盡公司資本,過早破產。

我們不能要求聯想在公司初期就激進地選擇華為路線,進行技術大開發。但是在聯想坐穩了全球PC屆老大的時刻,應該趁著公司資源豐富,提早帶領公司轉型,深入技術發展。

筆者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聯想也不大可能進一步轉型。聯想已經被自身的貿易基因深深束縛了。

財金編輯部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XFA新華財金 的精彩文章:

TAG:XFA新華財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