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什麼原因導致零式戰機迅速衰落?這些因素必須知曉

什麼原因導致零式戰機迅速衰落?這些因素必須知曉

零式戰鬥機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最常使用的一款戰鬥機,曾在戰爭前期創造過「無敵」的神話。可是,到了戰爭後期,零式戰鬥機卻成為對手的靶子。是什麼問題導致這款戰鬥機落後了呢?這就要從這款戰鬥機的研製背景說起。

日本海軍發現自己原來裝備的96 式艦戰速度不高、航程有限、火力也很弱,無論用作遠程制空護航作戰還是用於要地防空作戰都非常吃力, 而這兩種能力對於以航空母艦和島嶼為出擊基地的日本海軍都是必須的。因此,日本海軍急於獲得更快更遠更強的新型戰鬥機。更進一步說,航空母艦載機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時搭載兩種戰鬥機,所以一架令人滿意的海軍艦載戰鬥機就應該是同時具備跨海出擊殲滅敵戰鬥機以奪取戰場制空權、為艦載攻擊機和轟炸機提供全程護航和為航空母艦編隊提供空中掩護的多重能力。高速度、大航程、重火力和高機動性一個也不能少。所以,日本海軍決定研製一款新式戰鬥機,並提出非常高的性能要求。

可是,軍方的性能要求中其實有不少項目是互相衝突的,很難兩全其美。例如高速度的要求就需要加大發動機的功率同時盡量減小飛機的翼展以降低阻力。同時更大功率的發動機也必然會使飛機增重。但是對於水平機動性的高要求又需要儘可能的減小機翼載荷,需要較大的機翼面積同時減小飛機的重量。反過來, 更大的航程和更強的武備自然需要更大更重的機身…… 凡此種種就形成了一個互相制約的怪圈。其實飛機設計本來就是一個根據可能的作戰需要在各方面的性能上做出取捨的過程,以求得一個最後的合理的平衡的結果。日本設計師決定通過降低飛機重量的方式來提升飛行性能,採用了強度高、密度小的新型鋁鎂合金來製造新型戰鬥機。只有使用這種合金,才能保證新型戰鬥機既有足夠大的機身容納足夠的燃油和武備,又能夠擁有足夠輕的重量。同時,為了進一步壓低重量,在當時歐美的戰鬥機中已經全面普及的座艙裝甲、防彈玻璃、自封油箱等防護措施,在新式戰鬥機上統統取消。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既然明面上的要求不能妥協,就得其他方面做出點犧牲。於是,日本設計師便以這種劍走偏鋒的方式滿足了軍方的要求。之後,新型戰鬥機順利投產,並被命名為零式戰鬥機。

設計師的努力讓零式戰鬥機擁有了優秀的操縱性和良好的飛行性能。其的最大平飛速度在530-550千米/之間,公道的說, 放在l 940 - 1942 年屬於准一流的水平,比歐美最新型的戰鬥機如噴火MKI 、BF- 109 E7 、P-40B要慢一點,又比同期歐美的艦載戰鬥機F2A 、海咫風和F4F快一點。再加上輕機體小翼載帶來的非常出色的中低空低速盤旋性能和爬升性能,配合以受過非常嚴格的訓練而且久經戰陣的飛行員,歐美在亞太地區部署的戰鬥機完全不是零戰的對手。這也造就了太平洋戰爭初期零戰神話。

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隨著盟軍不斷將飛行性能得到全面改善的新型作戰飛機如F4U海盜和P-38 閃電等機型投入實戰,以及盟軍飛行員技戰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零戰原有的性能優勢已不復存在。相反,由於機體機構脆弱和缺少防彈裝甲、自封油箱等先天不足,大批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空戰老手陸續折鞍沉沙。實戰結果表明, 零戰已經難以滿足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日本海軍急需得到全新的作戰飛機以替換開始趨於老化的零戰。無奈日本的航空工業底子並不厚, 零戰的開發已經屬於超越實際能力的冒險一躍,戰爭爆發後進入研製階段的新式戰鬥機的研製都遇到了這樣那樣的眾多困難,距離實用化淫遙遙無期,日本海軍不得不繼續依靠零戰這隻老戰鳥繼續支撐門面。因此,面對後期出現的各種越來越先進的盟軍,零戰就成為了對手的靶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霹靂火軍事 的精彩文章:

突然開火!土耳其為何遭到盟友翻臉,中國軍迷一針見血說出大實話
大疆無人機電池5870毫安,為什麼不裝一個2萬毫安?答案實在太直接

TAG:霹靂火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