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黃昏哭鬧綜合征」,這真的是一種病的名字?

「黃昏哭鬧綜合征」,這真的是一種病的名字?

一提起兒子小時候帶他時的狀態,我就有一肚子的牢騷,的確,帶個孩子太心累了,尤其是面對他半夜嗷嗷哭的時候,對於我的這種心態,相信有經驗的寶媽們都經歷過吧。

記得,當年有老人說,孩子一到傍晚五六點開始,毫無理由地大哭,這是「見鬼」了。

要驅鬼,孩子才能好。當時是昏了頭,病急亂投醫,我還真試過,可是沒管用。孩子依舊怎麼都哄不好,有時還能哭到半夜。

實在沒辦法,我突然想到是不是孩子生病了,就抱著兒子去了醫院。

結果被醫生診斷,孩子患上了「黃昏哭吵綜合征」。

原來還真不能怪孩子鬧,是他得了「病」。

不過有經驗的我告訴各位寶媽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千萬不必驚慌,面對這樣難以對付的「哭哭寶」,我們還是有希望,有盼頭的,因為他會自行停止半夜哭鬧的狀態。

一般情況下,在寶寶產後2周左右出現哭鬧行為,產後第6-8周達到最高峰值,不過進入3-4月齡以後,連哭帶鬧的現象就不常見了。

醫生說,原則上來講,這不屬於生病的範疇,是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發育發展的一種重要里程碑,雖然成因並沒有帶到科學上的認證,但它確實出自於寶寶出生後的一種心理和認知的發展規律。

當然,也曾經有相關一些專家認為,這可能是一種「腸絞痛」。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而且還顯得更專業,更有說服力。

但如果寶寶不伴隨著厭食、脹氣、便秘等情況時,似乎這個說法又出現了漏洞。

連專家都模稜兩可事,我們也別沒有根據的亂猜了,但這不代表就可以沒有原則要遵循。

比如,我帶孩子去看時,主治醫生面對這個「黃昏哭」的寶寶,就首先著重考慮了孩子同時伴有的癥狀。

如果,孩子一切正常,身體各方面不存在疾病的跡象,精神狀態也沒有異常時,基本可以認定是心理上的因素導致了孩子夜間的哭鬧。

也可以想像成,孩子實在太小,她的神經系統太過薄弱,所以,在面對一天的新事物變化時,就會覺得有壓力,夜晚來臨,孩子終於可以回歸到「子宮」中,他努力了整天為了適應新環境,此時可以發泄了,於是就開始哭鬧,與獲得母親對自己的慰藉,和給予自己更加如同「子宮」般的保護和安全感。

原來,不是鬧鬼也並非生病,而面對孩子的這個現象,作為寶媽,除了耐心還是耐心,別無他法。

各位寶媽們,前面的路還很漫長,你們辛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