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黏土工匠:讓一把「泥巴」講故事

黏土工匠:讓一把「泥巴」講故事

編者按

文博會期間,省內外一大批民間手工藝人齊聚,紛紛為所在地市「站台」,他們不僅擁有各種精湛的製作技藝和絕活,專註堅韌的工匠精神也令與會的海內外嘉賓佩服不已。通過文博會這扇窗口和平台,這些民間技藝以及背後的傳統文化正走入市場、走出國門,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南方日報深讀欄目從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文博會人物誌」,對相關藝人進行報道。敬請垂注。

深讀 人物

文博會人物誌

這一屆文博會,廣東省全省21個地市全部參展,再一次實現了「滿堂紅」,不少地市更已經連續多年組團參展,除了傳統傳承外,創新發展的意味更濃。肇慶館中一部正在播放的黏土定格動畫就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一把「泥巴」可以玩出什麼花樣?哎,可別小瞧它,70後的潘建得「玩泥巴」已經30多年了。2013年,一次軟陶愛好者聚會讓潘建得認識了黏土動畫,並由此踏上了黏土快樂修鍊之旅,和隊友合作的動畫還登陸了央視。橡皮泥、蠟甚至是西江邊上的淤泥,幾乎沒有他沒玩過的。

如今,潘建得不僅設計了表現家鄉本土飲食文化的「裹哥」「蒸妹」卡通形象,在他的指導下,動畫工作室的小學生學員們製作的《小草》去年還拿到了全國中小學生定格動畫「最佳創意獎」。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周豫

把傳統文化「捏」進去

文博會「青磚朱門」的肇慶館裡,端硯、木雕、四會玉器、廣寧綠玉令人眼花繚亂,但並沒有讓人停留太久。畢竟,這些傳統工藝美術作品作為當地的文化名片,此前已在文博會上多次亮相。

開幕當天一大早,潘建得就帶著學員們來到會場,將最新的黏土作品擺上展示架。雖然這已是他第二次參加文博會,但他內心依然有點忐忑:自己的展位在角落裡,前面還有國家級傳承人現場表演端硯製作,規格很高,而他只是個痴迷於「玩泥巴」的人。

潘建得是個標準的「70後」,「玩泥巴」已經30多年了。「小時候,我性格很內向,一個人隨手在地里抓一把泥,便可以玩很久,玩泥巴能讓我專註而放鬆。」橡皮泥、蠟甚至是西江邊上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淤泥,都成為了潘建得最喜愛的「玩具」。

黏土這種指尖上的藝術,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就能將無型的黏土設計成他想像的樣子。黏土這種天然的材料給了潘建得最初的藝術快樂,最終也變成了他最佳的情感表達方式。

一直以來,潘建得玩的材料都以超輕黏土和軟陶居多,前者可以自然風乾,後者則需要烤制。中國雖然是瓷器大國,但軟陶卻是「舶來品」,是一種人工的低溫聚合黏土。它們與傳統的陶土相比,由於色彩更豐富,質感又比較像塑膠,用來製作擺件、裝飾品,美觀與實用性更強。軟陶與中國傳統的麵塑頗有幾分相似,如今潘建得已有了不少「粉絲」。尤其是去年參加了文博會後,更多人知道了潘建得和他的工作室。

在並不算大的展示架上,擺放著一個微縮版的「茶坊」。整個「茶坊」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只有一桌兩椅、一壺兩盞。一紅一白兩塊小小的泥,通過揉片、粘合、摺疊、切割、揉捏,就形成了一片片帶著紋理的物件。紅色紋理分明,白的毫無雜質,相映成趣、無比和諧。更奇特的是,茶坊的「老闆」和「來客」都不是「人」,而是兩隻「毛猴」,一隻懷裡還抱著張「拾元大鈔」,那鈔票竟然比猴身還要寬大,可見這猴「身形」之微小。

「毛猴起源於清道光年間,一名小夥計無意間用辛夷等各種中藥材創造出毛猴。後逐漸在民間流傳,是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北京玩意兒,但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無人製作曾經絕跡了幾十年。」潘建得對南方日報記者說。這款作品是他按照北京客戶的要求定製的,目的也是通過「新手藝」留住「老手藝」。

「小泥巴」玩出「大花樣」

一把泥,究竟可以玩出什麼花樣?潘建得用滿架的作品解答了文博會上好奇的圍觀者。

臉龐圓圓的Q版包公、眼睛大肚子圓的「粽子」、笑臉燦爛的「砂糖橘」……在並不算大的陳列架上,各種用黏土製成的小人偶琳琅滿目、造型各異、色彩繽紛。尤其是包公、龍母、利瑪竇、莫宣卿等這些根據當地歷史人物創作的巴掌大小的「泥人兒」一上架,就立馬有參觀者過來詢問。

一位外省的參觀者指著桌子上的文化衫,問「上面這對胖滾滾的綠色人偶有什麼來頭」,其實,這是潘建得去年根據肇慶的地道美食「裹蒸」創作的一對黏土人偶造型,底座邊長不到5厘米,外形敦厚可愛,又契合當地飲食文化,一誕生就成了肇慶的新「代言人」。「如今我們開發了貼紙、T恤等系列周邊,還製作了一套手機表情包。」潘建得說。

不僅如此,近年來潘建得還開始嘗試製作黏土動畫。說著,他打開電腦,播放了一段動畫:肚子胖滾滾的大眼粽子「裹哥」,城門旁柴火烈烈隨風而動,而從蒸籠里新鮮「出爐」的,正是「裹哥」和「蒸妹」兩個裹蒸形狀、敦厚可愛的黏土卡通……

如果說過去十幾年,潘建得對泥土的痴迷還處於自娛自樂的狀態,那麼2013年的那次北京之行,則讓他看到了黏土這門手藝的更多可能性。

2013年初,他到北京參加了全國性的軟陶愛好者聚會,認識了從小酷愛立體造型的當代黏土動畫藝術家路岩。隨後,潘建得加入了公益組織——「守藝」工作室,開始著手準備央視一套馬年春節黏土動畫的製作。

這是最累的動畫拍攝形式,一秒24幀的動畫必須全靠工作人員手動「擺拍」,一天能完成兩三秒就算很了不得了,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場景都需要動畫師手工製作、潤色,小到一盆花、大到一棟樓,都要這樣一點一點地細緻刻畫。為了讓人物表情豐富,還需要製作不同表情的面部部件,每個部件可能只會使用一次。

用潘建得的話說,簡直「不瘋魔不成活」。

由於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動畫培訓,剛接觸黏土動畫的時候,潘建得和工作室其他大多數成員一樣只擅長人偶製作,「對於視覺和電視製作規律,感覺很棘手。」

更不巧的是,馬年央視一套的春節宣傳片製作周期特別緊張,從前期策划到完成一共不到3個月。最早的時候,項目還是在央視數碼的一個攝影棚進行的,製作進行到中期結果他們被告知馬上要拆遷,沒辦法只能繼續找其他場地。

「光前期打包就準備了兩個星期左右,黏土動畫的道具都特別金貴,不能磕也不能碰,零零碎碎還特別多。尤其你做到一半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沒做完,必須保持原狀,不然搬完之後就接不上了。」回憶起那段經歷,潘建得至今印象深刻。

所幸,有個朋友是藝術營的負責人,剛好有一塊地方空著,就暫時借給項目組了。那是北京最冷的3個月,幾個人在一個1200平方米的廠房裡,沒有暖氣,屋裡甚至比外面還冷,屋裡的人都「流著鼻涕做事」,電暖氣買一堆圍著都沒用。

就這樣,這個動畫項目在缺錢、缺場地、缺時間的情況下完成了。動畫一播出,這種新穎的欄目包裝形式充滿了趣味與中國特色,讓大眾對黏土這門手藝的印象一下子就改變了。

逐幀去實現的「動畫夢」

一塊黏土,一把刻刀,一支筆,一架攝像機,這便是一部活靈活現又討巧的「黏土動畫」的全部「家當」,看似簡單,背後的工作實則相當繁瑣,即便是對於潘建得這樣在黏土這條傳統手工藝路上已經堅持了數十年的人而言。

「現在我們通常所指的定格動畫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來演出的。這種動畫形式的歷史其實非常古老,近兩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里不少都是定格動畫。」令潘建得有些失落的是,雖然定格動畫在國外非常流行,但在國內反倒是近兩年才漸漸興起。

一撇小鬍子、扎著個小馬尾,講起話來擲地有聲的潘建得看上去酷酷的,其實內心總有一股氣在憋著:「20世紀50年代中國有《神筆馬良》這樣里程碑式的動畫電影,80年代的《阿凡提的故事》也是用木偶製作的定格動畫,為什麼到了我們這一代反而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呢?」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雖然黏土動畫在國內不是一個爆棚的行業,但我相信所有看過它的人,都會愛上它。」潘建得說。

2016年,在肇慶包公文化園旁,潘建得開設了當地唯一一間黏土動畫工作室。短短一年,當地4名小學生就在他的指導下憑藉名叫《小草》的黏土動畫作品拿到了「新光獎」中國西安第六屆國際原創動漫大賽中小學生定格動畫最佳創意獎。

因為定格動畫由逐幀拍攝製作而成,角色動作要連貫、劇情發展要順暢,必須要做好道具,每拍一張相片,都要重新捏角色、擺動作,這活兒細緻、瑣碎得令人難以想像。制好黏土偶後,還要再將場景擺好,並逐格地拍攝對象,才能合成使之連續放映。

《小草》的時長雖然只有3分鐘,卻需要拍攝1000張相片,4個孩子整整花了一個月時間才完成。

作為他們的指導老師,潘建得很欣慰,雖然劇本是他制定的,但孩子們都有發揮自己的審美意趣,在創作的過程中古靈精怪的想法也從未斷過,「製作黏土動畫需要用到數學、語文、美術、音樂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它能讓人靜下心來專註地做好一件事。」

現在,黏土動畫的運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包括遊戲、短視頻等當下最熱門的文化產業「風口」,但潘建得依然希望能有機會製作一部中國原創的黏土動畫長片,「目前工作室有些項目還不得不通過眾籌平台來籌措製作經費,我們也希望『裹哥』和「蒸妹」這類本土文化作品,有機會通過文博會這個大平台向更多人推廣。」潘建得說。

「雖然這條路會很漫長,但我無論如何也會堅持下去。」他說。

策劃:王長庚 統籌:李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2018世界盃 「即刻猜球」小程序上線
恢復中國書法的雄強雅健之氣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