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信用峰會:金融科技與信用風險高峰論壇」於杭州成功舉辦!

「全球信用峰會:金融科技與信用風險高峰論壇」於杭州成功舉辦!

新加坡國立大學、復旦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三所高校以及領信信用評級成功聯合舉辦首屆 「金融科技與信用風險高峰論壇」

2018 年5 月17 日-18 日,由新加坡國立大學風險管理研究所、普林斯頓大學本德海姆金融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主辦,領信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和中國金融出版社共同承辦的「全球信用峰會:金融科技與信用風險」在杭州市浙江西子賓館舉行。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學教授段錦泉先生主持論壇開幕式,來自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印度央行以及杭州市政府等相關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蒞臨會議並作了精彩的演講,政府相關部門、國內外金融監管機構、銀行、券商、私募、學術機構以及金融科技企業的代表三百餘人出席論壇。

面對當前金融科技方興未艾、信用風險日趨複雜、金融監管任務艱巨的現實,本次論壇圍繞金融科技在防範信用風險中的作用展開了討論。與會的中外嘉賓聚焦信用風險,分享當前國際國內信用風險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成功經驗,探索深度信用分析的應用實踐,探討大數據風險預警和信貸組合風險管理。

大會主席、 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講席教授段錦泉,杭州市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沈昱以及杭州市金融辦主任王越見,分別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詞。

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Lakshimi Shyam-Sunder 發表主題演講,她介紹了世界銀行的資產結構和投資組合及其面臨的各種信用風險。她表示,金融科技在甄別信用風險、提高信貸和風控效率、降低監管成本等方面大有作為。她認為基礎設施建設對於金融科技進步尤為重要,並介紹了世界銀行利用CriAT的科技成果防控交易對手方信用風險的成功經驗。Lakshimi還特別讚揚了中國政府和監管部門在科技創新與防範風險方面達成的平衡。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沈遲介紹了國內城市群的發展情況及四大衡量標準—— 速度,密度,尺度與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運營總監李紅崗和研發部主任孫浩、印度儲備銀行 CAFRAL中心研究主任Anand Srinivasan 以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級經濟學家 Jorge Chan-Lau 分享了全球與區域監管機構在利用金融科技推進電子支付、數字貨幣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阿里巴巴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陳龍在「數字時代的信用風險」的主題演講指出風險管理的四大轉變:從信用資產定價到信用作為一種服務;服務人群進一步擴大到廣泛服務小微企業,並讓初創企業得到金融的支持;信息維度大幅度增加;甄別方式改變,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實時在線的風控管理。

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兼CEO李一從外資投行的角度概括了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四大風險——基礎性風險、改革性風險、新型風險及疊加風險。他建議應用金融科技強化信用風險分析和防控能力,提升投資價值。

AIG董事總經理、信用和結構性產品風險分析主管Jack Chen,亞洲開發銀行風險管理辦公室顧問、財政和運營風險部主管Martin Kroll,世界銀行商業交易對手信用風險主管Fred Haddad,招商銀行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李明強分別介紹了依據自身投資組合特點的信用風險管理實踐,展現了國內外金融機構利用金融科技提升信用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明略數據技術合伙人張旭介紹了如何應用企業級知識圖譜融合全量數據重構銀行數據架構成果,該成果可以幫助金融機構更好地應對未來更加複雜的風控、監管、營銷挑戰。中科聚信副總裁邱智聰先生分享了基於深度學習和關聯分析網路協助金融機構提升反欺詐分析技術優勢的經驗。

新加坡國立大學信用研究計劃(CRI)吳怡萱和CriAT聯合創始人兼CEO繆維民博士分別介紹了將企業與市場大數據轉變為智慧數據的路徑,並通過相關案例,分享了全球金融機構利用領先信用模型進把智慧數據轉化為可執行數據的成功經驗。

在區塊鏈分論壇,惠智技術CEO鄧牧提出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企業在物聯網時代跨平台的信用互聯方案。

KMV公司創始合伙人Oldrich Vasicek 介紹了著名的信貸投資組合風險量化模型——Vasicek Model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當今金融風控中演繹和發展。國際著名的資產證券化專家、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李祥林介紹了海外資產證券化市場的主要產品及其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發展狀況,並提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建議。

平安集團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陳興盛先生介紹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房地產估值、反欺詐、信用風險等七大領域的應用經驗。SAS中華區風險管理總經理劉志玲強調金融科技的應用必須有的放矢、量身定製,要在完全理解和可控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加以推進。財新智庫高爾基副總裁介紹了當前數據市場發展的模式,並指出大數據對未來諸多領域產生的重大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金融雜誌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稅改效應
科技促進供應鏈金融轉型節選

TAG:中國金融雜誌 |